乔津帆的手机对于深圳而言,从增进城市包容、祛除社会冷感的角度,实施关爱行动,打造关爱之城,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2003年起,深圳每年组织开展一届关爱行动,截至目前,深圳关爱行动已举办3.4万余项活动,推出2300多项优秀公益项目,吸引了千万人次参加,将“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感恩·回报”的理念广为传扬,为深圳树立起“关爱之城”的城市人文坐标。在“关爱行动”2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从城市包容等理论高度重新思考它对深圳未来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崛起,也历史性地形成了城市的“多副面孔”:从早期的“打工之城”,到一度有人称为“文化沙漠”,再到“创业之城”“创新之都”“义工之城”“设计之都”“全国文明城市”以及20年来所致力打造的“关爱之城”……诸多城市面孔的庞杂多变,一方面说明深圳具有很强的可变性或可塑性,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深圳所具有的城市包容性。
所谓城市包容,从分类上看可区分为经济包容、政治包容、社会包容和文化包容等,但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城市对社会多样性的容忍和接纳。不同于乡村的熟人社会,城市从本质上说是陌生人汇聚的地方,它从一开始就是包容的产物,正如城市史学家芒福德所说:“在城市成为人类的永久性固定居住地之前……这些地点是先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这同乡村那种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换句话说,包容外来者形成了城市居民的多样化基础,也构成了城市固有活力的根源。智者柏拉图早就指出,城市是一个含有相互支持的活动和交流的复合体,它的繁荣依赖多样性,从而也构成了“理想国”不可或缺的基本特性。
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崛起的原因固然很多,如毗邻香港、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等,但从根本上说源于城市包容。正是因为深圳从一开始就是相对包容的,这使得怀着各种理想的移民向深圳流动汇集,而深圳率先对外开放及其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所提供的“机会激励”,则为深圳这座包容之城提供了物质上的牵引力。不同于以情理为中心的传统乡土社会,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了现代法理型社会,讲究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和法律上的平等,这为深圳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上的包容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深圳作为移民城市,人们都来自五湖四海,较少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圈子文化,没有一种文化占据绝对优势,各类亚文化可以平等相处、交流、竞争,不同籍贯、年龄、就业、收入、教育水平的人,都会被城市相对平等地对待和接纳,“包容”极大地降低了外来移民进入深圳的门槛及其机会成本,从而锻造了深圳蓬勃的发展活力。
这种城市包容对于深圳发展的意义,在城中村得到了集中展现。在城市规划专家王富海看来,在深圳发展各阶段,城中村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服务支撑,让深圳能够容纳各种产业和多种收入的各类人群:在产业起步阶段,城中村成为招商引资的基本单元,并为工人提供简单的居住配套,适应了深圳在该阶段的产业和居住空间需求;在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为初入城者提供较近的、支付得起的生活环境,降低了城市综合生活成本,更好地支撑城市新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在创新驱动阶段,城中村发挥了低成本、齐配套、近距离优势,降低了创新创业的培育和后续经营成本,助力创新创业力量的繁衍壮大。在深圳,城中村不仅构成了深圳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组织的特性也赋予自身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塑造了“活的”空间基础,为不同个体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机会,进而形成整体的活力,并对深圳的文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它不仅是最能体现和传承深圳移民文化的场所,也是深圳进行现代城市文明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多元、包容、和谐的特征代表着深圳城市文化的底色。
我们知道考量社会包容度的一个突出标志,在于城市如何对待、容纳来到城市的建设者。
联合国人居署2000年提出了“包容性城市”(InclusiveCities)概念,即城市中每个人,不论财富、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都能在城市所提供的机会中参与生产活动: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应该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每一个人公平地获得就业机会;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够逐步通过城市权利获得更好的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工作和机会;包容性城市的多样性特质最终能够促进社会融合的进程。由此可见,城市包容本身就内含着对来到城市的建设者的关爱精神,这种关爱,既体现于政府的就业、教育、卫生、文化政策上,也体现于城市居民之间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它不仅对于各个阶层境遇的改善和能力的提高具有普遍价值,对于城市而言,它也有利于容纳、融合更多元的外来移民,有利于形成新的创造性的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城市社会的和谐、平衡和内部合作,从而也最终有利于城市肌体的健康和城市活力的增强。这可以说也映照出了深圳20年来持续开展“关爱行动”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同时,对于深圳而言,从增进城市包容、祛除社会冷感的角度,实施关爱行动,打造关爱之城,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本身的要求或题中应有之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未来,深圳的使命,就是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而作为其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显然,要建设“现代文明之城”,必须在社会发展各方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把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作为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看到,上述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内含着一种追求和谐、平等、友善的人类社会精神,体现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关爱与包容,而恰恰是这点,构成了现代文明之为“文明”的内核性的东西,形成了“社会主义”作为理论概念和社会制度的本质性规定和人文性魅力,自然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讲究市场效率、公平竞争的深圳,我们寄希望于关爱行动持续开展,有助于“大城大爱”和社会情味的培育,有助于多元包容的社会活力和城市肌体健康的增进,有助于彼此关爱、守望相助的美好社会的建造,为深圳的现代文明之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清新而又刚健的情感内驱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