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臭氧层保护日不吃饭不喝水,深夜坟前独坐,花圈当阳伞,路过奈何桥都要甩上两竿;听说牛屎能制作顶级饵料,就算被老婆家暴也要往冰箱里塞;钓鱼7天7夜,钓到和老婆离婚,法院都找不到人……
钓鱼,这项在普通人眼中颇为小众且与中年挂钩的休闲活动,近年来意外火爆起来,圈内调侃这是中年男人的“新”。
别看钓鱼佬小马扎一坐就是一天,皮肤晒得漆黑,沉默寡言,衣服上沾满泥点子,一身鱼腥味,人嫌狗憎,但其实,人才辈出!
这里有体育明星,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曾表示钓鱼比举重有意思多了,因为在举重73公斤级别,他已经没有对手了,但钓鱼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这里有偏爱海钓的互联网大佬,早在2007年,有网友发现马云在“亚洲第一钓场”、宁波象山的渔山岛参加海钓比赛。
快播王欣还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欢聚时代的李学凌、58同城的姚劲波组了一个海钓圈。
2012年欢聚时代上市后,李学凌迷上了海钓,愿意“痛苦等待五个小时、十个小时之后,突然钓上一条鱼”。
何小鹏在入局新势力造车前,创办的UC被阿里高价收购,37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为了海钓花几千万买了一艘游艇,成了香港游艇会的资深会员。
王欣在失去自由的那段日子里也不忘记钓鱼,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五月份了,风小了。不知道王羽他们最近有没有出船钓鱼呢?一定让他们等着我回来钓鱼呀。”
金山第七名员工、大麦网副总裁陈涛更是个资深海钓发烧友,不仅把钓鱼当爱好,还做成了事业,打造出国内第一家专业游钓团,一年接客2000人,流水1000多万,投资300万做自媒体号野行纪,渔业界最大的MCN公司,全网粉丝总数达500万。
而在钓鱼吧,钓鱼佬人均“见义勇为”,媲美“朝阳大妈”,钓出过一把霰弹枪、浮尸,下水救人……在钓鱼吧上,最新发帖的一位女钓手,凌晨夜钓时成功阻止了一起刑事案件。
“钓鱼佬除了钓鱼什么都会,哪怕问题再稀奇古怪,只要去钓鱼吧上面提问,很快就会有大佬给你解决得妥妥当当,深藏功与名!”
南京最著名的地铁线号线,一群肩扛鱼竿、手拎水桶、背着钓具的中年老爷们每天五点多准时搭乘第一趟地铁坐到头后,再转公交,不辞辛劳、心无旁骛、直奔钓位。
北京护城河边、深圳洪湖公园、长沙湘江……城市有流水的地方,就有钓鱼佬的身影。
2015年,中国钓鱼协会曾给出一份数据:1.2亿人,每年4次以上钓鱼活动。
数据还显示,全国钓鱼者中男性占比90%,其中18岁以下钓鱼爱好者占总数13%,18至24岁占13%,25至45岁占总数的46%,45岁及以上占总数的32%。
在抖音上,与钓鱼相关的话题视频播放量出奇的高,累计播放总量已超过3000亿次,其中,“钓鱼”相关视频播放量高达1598.1亿次播放,“钓鱼人”视频播放量高达789.9亿次播放,“户外钓鱼”视频播放量达415.2亿次播放,
钓鱼,这个一度被视为中年男人的主战场,近年来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年轻化趋势,年轻人“未老先钓”、“英年早钓”。
在小红书这个年轻人为主的平台上,以“钓鱼”为关键词,搜索超过85万篇笔记,从新手怎么选鱼竿、鱼饵自制指南、钓鱼场地到钓鱼户外装备、时尚穿搭,内容应有尽有,但无一例外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并且出现不少靓丽的女玩家。
有网友发帖吐槽“男朋友才20岁不到,大半夜去湖边吹冷风钓鱼”,微博上的常态是“上班保温杯泡茶,下班钓鱼河边坐 ”。
年轻人不仅沉迷钓鱼,还身体力行为钓鱼交“爱好税”,天猫消费洞察数据显示,有200万95后每年都在购买垂钓产品,垂钓用品成为了线上体育消费热点,并且增速远超球类、游泳、骑行等其他体育项目。
从2011年起,我国休闲渔业产值稳步增长,2019年产值达943.18亿元,占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的3.57%,占涉渔第三产业产值的12.45%,同比增长12.34%。
2019年休闲垂钓及采集业营业额约284.16亿元,比2018年增长8.53%,占全国休闲渔业产值的30.13%。其中,淡水垂钓及采集业约229.98亿元,占80.93%;海洋垂钓及采集业约54.18亿元,占19.07%。
按照此势头,尼尔森就预测2020年中国休闲渔业规模将突破1100亿元,但没想到新冠疫情暴发,2020年休闲渔业产值780.57亿元,比2019年减少162.60亿元,不过,人均消费支出346.58元,同比略增0.51%。
从人均消费不降反增可以看出,虽然疫情导致出行不便,但对钓鱼的热情丝毫没减少,该花的钱没少花。
其实,休闲渔业不仅仅是垂钓这么简单,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升级为集钓、采、捕、观赏、品尝,以及旅游、交通、餐饮、竞技、文化相结合的多业态、多维度的新兴产业。
疫情之前,每年有300多场垂钓比赛在全国各地举行,形成多个垂钓中心。有媒体曾估计,河南郑州新增三四十个鱼塘,10万名郑州钓友消费超过15亿。
面向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四海钓鱼》电视频道,在传统媒体时代,凭借国内外各类钓鱼赛事报道、钓鱼知识与鱼文化普及,稳定拥有2000余万收费用户,而当时爱优腾等流媒体还在苦恼如何教育用户原创付费、打击盗版电影,根本不敢奢望付费用户。
一级竞钓大师“天元邓刚”,凭“黑坑盘老板”系列视频爆红出圈,一个月涨粉千万,抖音粉丝3398.6万,直播2小时成交额达700万元,店铺单个商品销量几十万件,销售额上千万元,并且还成立自己的渔具品牌。
钓鱼佬们钓出的另外一个百亿产业——制造型的钓具产业,而这绕不开一座海滨城市。
一组数据常常令人津津乐道,全球渔具80%来自中国,其中一半来自山东威海,若以细分领域钓鱼竿论,全球市场上的钓鱼竿基本全来自威海。
企查猫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24万余家渔具相关企业。其中,超七成的渔具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近10年,渔具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其中,2019~2020年,我国连续两年新增超过5.5万家渔具相关企业。
在山东威海,从钓鱼竿到鱼线以及相关户外钓鱼装备等,林林总总4000多家生产和销售企业,一家只卖钓鱼专用的仿生鱼饵企业,一年销售额就超过6000万元。
早在2011年,威海就获得了“中国钓具之都”的称号;2018年,威海还获得了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授予的“中国钓竿之城”的称号。
每一个资深的钓鱼佬信奉“买鱼竿,认准威海产”,威海鱼竿,就是品质的保证。
1950年代,欧美钓具产业完成第一次产业转移,日本当时凭借低廉人力成本,有技术条件生产高中低不同档次产品上位,日本钓具打出了质量好、精密的名声。
而这时,国内钓鱼还停留在竹竿自制的手工业阶段,尚未出现现代化、工业化制造渔具。
很快,日本劳动力红利不再明显,80年代初,钓具产业开始了第二次转移,转向了劳动力更低廉的韩国。
而威海此时仿制出了中国第一支玻璃纤维钓鱼竿,再加上改革开放政策刺激,威海本身具有不错的轻工业基础,顺利赶上时代潮流,承接日本钓具产业转移。
90年代,异军突起的威海自然让韩国同行不满,经过艰难的价格战,最终啃下了韩国同行所拥有的份额,奠定了威海全球最大渔具生产基地的地位,环球渔具、光威渔具两大龙头企业由此出圈。
但市场从来都是瞬息万变,千禧年之后,渔具也迎来了一次大升级,凭借强度高、重量轻、韧性好等特点,碳纤维渔具风靡全球,玻璃纤维渔具自动变成了低端产品。
碳纤维这种高端材料,最大的用途是飞机制造以及军工产业,当时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生产。
在“巴黎统筹委员会”规则下,中国代工厂从日本进口的碳纤维只能指定用途,还要记录数量,防止流失。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威海想要制造碳纤维渔具,只能仰人鼻息。
不仅防贼一样防着中国代工厂,而且对碳纤维的供给也是看心情。日本碳纤维优先供给空客、波音等大飞机制造行业,对于渔具行业的供给秉持着“通识性涨价,赏赐性供给”。
直到2005年,光威集团研制的碳纤维顺利通过863计划验收,打破了国外近40年的技术垄断。光威制造碳纤维渔具再也不用看日美脸色了,其研发的碳纤维还用在运20、歼20上。
2010年, 国产碳纤维产能达到7000余吨,生产量约1650吨,有效缓解了重大工程对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迫切需求,国产高强度碳纤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为全球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地,产能占比为31%,中国被称之为除日本、美国之外的全球碳纤维“第三极”。
如今,威海的钓具产业,具备了碳纤维预浸布、玻璃钢纤维制品等原材料的生产,钓鱼竿、鱼线轮、鱼钩、鱼线及把手等零部件的制造,可实现1小时交通半径的产业链闭环配套,年产值过百亿元。
虽然碳纤维上突破了技术垄断,但1%的高端渔具市场依旧被日本品牌把持,如达亿瓦,1945年成立的企业,被世界各地钓鱼爱好者视为“极品鱼竿”,还有至今在自行车变速器上卡我们脖子的禧玛诺,生产的渔具也是独具一格。
威海也在提升“中国钓具之都”品牌竞争力,发布钓具品牌的首个规范性文件《关于推动钓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打造自主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大佬会说,我钓的不是鱼,是人生!有人一身豪华装备,天天钓寂寞,有人随手折的竹杆,次次出“暴击”。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老渔夫桑地亚哥,“空军”84天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哈鱼,之口说出了著名硬汉宣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大卫·科金斯在《乐观主义者:飞钓生活案例》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钓鱼门槛低,即便是平时不参与任何运动的人,拿到鱼竿也不会感到压力。”
【1】《2022-2027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国户外休闲露营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对标研究、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