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 shenaz david昨晚,有个朋友分享了他对我发表在自媒体文章的看法。他说有时总感觉我写的文章拖泥带水,不够简洁明了。他身边几个朋友也这么认为,让我改进。
关于干货满满的建议,之前也有不少朋友和读者向我提出了要求。其实,我是有我考虑的。我的考虑是:练功自媒体,功力在其外。
当前,我发表在自媒体的文章,更多是个把钟头的成果,看即兴发挥的效果,然后过一遍,没有错字就直接发表,几乎不作修改,于是导致了文章整体质量不高。这些自媒体文章只是从练笔的角度出发考虑,主要目的是把自己锻造成为高手,提升自己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就是利用它刷存在感、抛砖引玉,并没有通过自媒体平台成为网红的想法。
过去,我发表在自媒体上的文章,确实朝着干货满满的角度努力,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文章。但是,我辛苦写出来的文章,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收获的只是寥寥的流量费,连电费都不够交。当中一些文章甚至被别人“拿来主义”,变成别人的成品,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虽然我不是物质主义者,在自媒体写文也不是为了利益考虑,但看到长期的付出不成收获,找不到成就感和荣誉感,我也就不想再花那么多的时间和功夫创作高质量的文章了。
过去为了赚流量和名气,我全开放各种自媒体平台并向熟悉的人大力推介我的文章。但这并没有让我收获更多流量,带来的更多是负面能量。在熟悉的人面前卖弄自己写文的本事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造成干扰的同时还让人感觉不务正业,当中除了利用并没有价值。
现在,我主动向身边的人关闭了自媒体平台,不再对他们开放。我写的文章,主要不是写给熟悉的人看,熟悉的人并不能带给我更多成就,反而对我的写作造成了极大干扰。我写的文章,目标对象是广大民众,更多聚焦那些不熟悉的人,以求获得更多认可、认同。
人至中年,工作上升空间已如强弩之末。若瞄准工作,拿写作这项技能作交易谋取一官半职已不具备操作空间和现实意义。这个时候,务实而有效的考虑是瞄准事业,通过创作、写作打开事业更大发展空间。
我已经写了三十几年的文章,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成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坚持在写文这条道上一直走下去,做足“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我认为会有质变。写作可以推动我创出一番事业,成就人生价值。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今后我创作、写作更多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办大事,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有目的地争取一些重大课题、聚焦一些重大课题开展研究。比如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发展等方面,体现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待时机成熟后,成立专门的个人工作室,专门搞课题研究。
另一方面,以史为记写就重磅作品。树立创作大格局、大维度,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角度搞创作。
重大课题成果和重磅作品,需要更纯粹,需要静下心来,是背后长期的坚守,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自媒体更多是哗众取宠的手段,成就不了重大成果和重磅作品。自媒体作为市场经济产物,自媒体日更、刷存在感是一种经济行为,是流水线操作模式,是逐利行为,有了更多私心杂念,让人难以静下心来。故自媒体难出精品,更多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但是,若抛弃利益考虑,拿自媒体平台作为练笔之地是非常有必要的。创作者搞创作、写作不能仅是自我沉湎,脱离社会现实。创作、写作的东西目的是给人看的,不去了解大家喜欢看什么就搞创作肯定不行。要想知道大众喜欢看什么,必须有一个沟通交流了解的过程,然后才知道写什么。况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个人不可能天天都干大事,故我不可能天天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以及写史。
自媒体不但可以练笔,还可以成为我创作、写作交流的平台。自媒体只是一个平台,自媒体文章更多起着交流媒介的作用,体现沟通交流的成果。我在自媒体上日更、刷存在感,主要目的是让人知道我是做什么的以及我要怎样做,并非用来炫技。我在自媒体的很多文章,都是回答读者之疑、之问而作,这就体现了创作的时代性、人民性、责任性。素未谋面的天南地北的朋友,通过我的文章认识我、了解钦州,视我为知己,向我提出意见和建议,接受我的意见和建议,这就体现了交流沟通的成果。
功夫在其外。自媒体的文章并不能真正反映我创作、写作的实力,更多是为了沟通交流。真正展示我创作、写作实力的是我的课题研究成果以及我下苦功创作的原创文章。
现在的我,在创作、写作上已能做到胸有成竹,知道如何布局、着墨文章,形成了创作、写作的规矩和方圆,有相当多的人认可我创作、写作的实力,尊称我“老师”。当然那种不是创作、写作的材料另当别论,材料不是搞创作、写作,更多是意志命令和循规蹈矩,是按部就班、集体智慧,不允许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写好材料并不易,身不由己,没有任何主动权。
从喜欢写作至今三十多年,我一直保持着比较纯粹的心态,只是因为喜爱所以坚持,简简单单才是真,缺乏足够的功利心、野心。当中,有人惊讶于我不计名利写了这么多年,靠什么支撑。我的回答是: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人生在世,太强调利己,做精准利己主义,太过于斤斤计较,只有害处,没有益处,所谓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事和行为,超越了利益,超越了一己之私、一己之身。
有这么一段时间,我想着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搞创作、写作,体现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当中形成了一些合作,但缺乏纯粹的基础,最终导致“道不同不相为谋”。创作、写作是一种智力输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假强弱难辨,所谓的“文无第一”。即使可以分辨真假强弱,子丑寅卯,但“文人相轻”“同行相斥”等思想作崇,合作更多是“心怀鬼胎”,实力比你强的人利用你,否则他没有必要合作,实力不济的人有求于你,把包袱丢给你,最终是你一个人扛下所有。
靠人不如靠己。今后,我在创作、写作的考虑还是立足自身,依靠自己,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之前,我的调研报告、课题成果以及获奖作品均是依靠一己之力完成。我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实力。
最后,再强调一下:我发表在自媒体上的文章更多是练笔,只宜作“管中窥豹”之用,并不能真实反映我的实力。要想了解我创作、写作的真正实力,只能通过课题研究成果以及重磅原创文章考验我、了解我,允许诸位看客向我丢过来,欢迎来搞哈。
陈天祖,男,汉族,1978年10月生,广西灵山人,中共党员,资深创作者,专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部湾专业委员会委员、钦州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陌上春天花似锦,水下冬天鱼不寒;北部湾风生水起,二叔说事有温度;以文载道释价值,携手共创赢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