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瑜个人资料最近身边很多朋友投身到自媒体的创业大潮中,但多数做得很苦很累,也没挣着什么钱。传统媒体也很苦很累,挣的钱也越来越少。曾经被视作竞争关系甚至是取代关系的新旧媒体,如今却很有些难兄难弟的意味。
对于近年来的媒体大变局,有许多解释和分析,而在我看来,一个最核心的分析工具应该是“时间”。
这些年来,传统媒体的内容变差了么?恐怕不完全是。日趋激烈的竞争,只会激发传统媒体拿出更优秀的文字、视频和产品。事实也是如此。新媒体更不用说,在体制、机制、技术、尺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内容也极具吸引力。但很遗憾,受众的时间却越来越不够用了。
媒体数量和形态可以无限扩充,但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人每天所拥有的时间是一定的。在一定的、有限的时间里,如果从前是分配给一本书、一份报纸、一个电视台,那么在同样的时间长度,现在就得分配给大量的报纸、电视频道、公众号、客户端等等,单个媒体拥有的“受众时间”越来越少,相应地,其广告价值和赚到钱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
甚至于,在信息传播载体暴增的前提下,越是垂直细分,越是内容精彩,大家挣到的钱可能越少——这样一个看上去颇有些诡异的逻辑,却逐渐被现实所证明。
譬如同样关于“魏则西之死”的分析和评论,受众可能只会选择一到两篇最精彩的阅读,也许其他还有许多很不错的内容,但很可惜,“受众时间”是一定的,没法再追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微信为例,一个公号每个月贡献一两篇十万加的精彩内容很有可能,但篇篇大受欢迎却很难,因为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追逐最好的,稍次一点的,都会被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投入大量心血创办的公号,所得的注意力回报就那么一丁点儿,而且随着更多公号的加入和更多优质内容的竞争,这种回报会变得日趋低廉。
微信公众号阅读率的大幅持续走低,恐怕正与此相关,其它媒体做得很努力很辛苦,回报却十分有限,也与此相关。有限的“受众时间”,如果大块划分给少量媒体,部分媒体的日子就好过;如果时间被严重切割、稀释,大家越努力,就越赚不到钱,或者说,赚到的钱不足以支撑投入,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很忙,日子都不好过。
在当前的创业大潮中,相当一部分都是OTO模式,而其中,线上部分多数是奔着公众号和APP去的,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做内容,想要在粉丝经济中捞一桶金,却怎奈粉丝的“受众时间”是一定的,实在无法雨露均沾,且面对数千万的公号和APP,粉丝的喜新厌旧令人很无奈,这给创业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除去极少数幸运儿和媒体大鳄,一个大家都赚不到钱或者都不怎么赚钱的媒体时代或已来临,但这并不妨碍更多的追梦者加入追逐注意力经济和粉丝经济的行列。其中一定会有少数人梦想成真,但更多的人则会败给有限的时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