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报价不知何时起,大街小巷里出现了不少穿着绿色青蛙服的人偶,拖着一串“青蛙崽”气球售卖。在“卖崽”的闲暇时段,他们还会“导演”出不少和其他人互动的场面。滑稽搞笑的样子成了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为什么街上会突然出现这么一群角色,其中是否真的存在巨大商机?日前,记者走访了多位“摆摊卖青蛙”的创业者,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经历和心得。
“小青蛙来了,拿好,15元...... ”上午十点,南京河西的某商场门口,两个穿着玩偶服的“网红青蛙”,拖着满满的青蛙崽气球四处“游走”,呆萌搞笑的造型引得过往的市民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或合影。不一会儿,人群中就多了几个拿着青蛙崽气球的市民。南京市民张女士:“网上这种青蛙很红的,今天就偶遇一个偶像真人,买一个青蛙气球给小朋友玩玩。”
青蛙扮演者之一小军(化名)告诉记者,他本身在网络公司上班,工作之余就会来到广场、公园售卖青蛙气球,一次出摊多则七八个小时,少则两三个小时,运气好的话一次可以卖掉三十多个气球。但大部分时间运气没那么好。“我有的时候可能就卖个十几个,城管、商场保安还会驱赶我们,能自由活动的地方并不太多。”小军介绍。
据了解,青蛙们最早出现是游乐园员工上演的平凡的cosplay,突然就有人据此想出了穿青蛙玩偶服、卖青蛙气球的赚钱门路,并打响了“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忍心卖儿卖女”的悲情口号。相比于正经摆摊卖货,一开始的他们更多地是在玩梗,在大街上与其他玩偶疯狂互动。
令人眼红的围观热度,让许多人开始觉得其中存在巨大商机。于是,从小县城广场到一二线城市,“卖崽”的身影逐渐遍布全国,“赚笔零花钱”成了他们的“朴实”愿望。“气球批发价大概5块钱左右,但它容易破损,成本实际上可能要六七块钱,每次赚的其实也不是太多。”谈及赚钱的问题,小军这样告诉记者。
相比于传统的街头卖气球生意,青蛙们在卖崽时往往还会突然跳起魔性舞蹈,或来一段莫名的互动,“不设限”的方式甚至成了一种“流量密码”。随着“蛙人”越来越多,不少青蛙扮演者还开始在线上经营起自媒体账号。青蛙扮演者兮兮说道:“其实今年卖蛙的生意没有去年好了,我现在主要是赚在做视频账号上面。从卖崽的视频,有一阵子是转到了跳舞风格的,现在是在做帮小朋友实现心愿的主题,后面还是想继续做一些比较搞笑的剧情。”兮兮说道。
线下流量逐渐衰减的事实,兮兮很早之前就有所预料。去年8月,她设计原创了全网首套青蛙玩偶服,账号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如今她还建立了一个“蛙蛙讨论群”,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经验和想法。兮兮说:“有很多网友私信会问服装在哪购买的,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大家在群里会一起讨论改进这方面的流程,比如衣服有些要修改脚的穿法,从连体改到分体设计,再比如说什么样的气球质量更好,怎样进货价格更优惠等。”
相比之下,小军则选择了直播带货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前不久,他在宿舍附近的街头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直播带货,虽然销售的产品是垃圾袋、成交数也不多,但他觉得,靠自己的努力挣钱并不丢人。他告诉记者:“我第一次带货卖了大概五六单,做这方面的业务也是因为我非常看好直播带货方向,能赚更多的钱,就可以在南京买房了,这是我的动力。”
除了经济方面的效益,不少扮演者其实更加看重青蛙表演对于人们的情绪价值。杭州的阿蓝(化名)因为选择了不一样的红色“蛙皮”,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青蛙公主”。视频中,这个平日里有些“社恐”的姑娘尽情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她表示“披上蛙皮无人认识自己,可以将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释放出来”“我们这个账号,第一篇视频讲的就是用一套蛙服来治愈我们的社恐,记录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是说让流量变现,视频能给我带来一些快乐,那么我相信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治愈其他人。”阿蓝介绍。
穿梭在夜市的“卖崽青蛙”不仅是社交媒体上的刷屏顶流,也是“贩卖快乐”的城市风景线。虽然青蛙玩偶的神态千篇一律,但是配合不同的场景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万种情绪。披上蛙皮无人认识,没有职场压力,青蛙人偶卖气球实现了“体力劳动不丢人”的愿望,这也是青蛙人偶之所以火爆的另一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