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斗牛场一百多年前的1911年,津浦铁路开通。火车隆隆,南来北往,蚌埠一跃成为南北通衢、水陆枢纽、物流重镇。
现在,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更进一步提升了蚌埠的交通枢纽地位。
蚌埠不仅有铁路这个坚实的基础,境内还有多条高速贯通;更重要作为内陆城市的它,坐拥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交通带来的人和物流动,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十足便利。
经历了2021年GDP负增长的尴尬后,外地人对蚌埠的发展冷嘲热讽,当地人对蚌埠的未来忧心忡忡,质疑声随之而来。
提及安徽省内各地市,“合芜蚌”概念始终是绕不开的。但如今的情形是:合肥老大地位稳固,GDP已过万亿;芜湖紧随其后,大有“起飞”之势;而作为车牌排名第三的“皖C”,难道真的“绷不住了”?
有过往日的辉煌,经受今日的质疑,弱小者会一蹶不振、难过关隘;而强大者则会奋发图强、迎难而上!
凤凰网安徽从今年以来蚌埠主动发力的各种动作看到:皖C不会心甘情愿被称为“弱小者”;重新变为“强大者”,蚌埠正发力。
热播电视剧《长月烬明》今年4月受到广泛关注,上线天即登上近三年古装剧上线首日市占第一。
让人意外的是,既不是取景地也不是出资方的蚌埠,伴着这部剧突然就火了起来。
凤凰网安徽发现,从4月17日开始,就陆续有网友在蚌埠市政府网站留言,建议蚌埠抓住机遇,“做点什么”。
例如,有网友建议蚌埠梳理城市IP,及时推出外宣作品,在年轻人群体和新型社媒投放并力争破圈;还有网友结合之前的“淄博烧烤”,建议蚌埠将美食节搭起来,让打卡游客“吃饱喝足”;更有网友直接发出了“建议蚌埠市打造网红城市倡议书”……
网友为城市发展的诚恳建议,蚌埠听到了。蚌埠文化旅游美食季、龙虾啤酒嗨玩节、龙湖音乐节、蚌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涂山庙会、全国乒乓球锦标赛预赛、2023安徽固镇伏羊节……
短短三个月时间,蚌埠紧紧抓住“破圈”引燃点,发力节会经济。这些活动不仅群众喜闻乐见,吸引全国游客前来蚌埠“逛吃”。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动作持续引爆热点、吸引关注,蚌埠的知名度、美誉度史无前例,游客对蚌埠的认可度、满意度前所未有。
据凤凰网安徽从权威渠道获悉,音乐发烧友比较关注的“果实音乐节”,将从贵州遵义平移至蚌埠。这场音乐节计划在今年8月18日至8月20日举办,演出场地达到7万平方米。
凤凰网安徽观察到,作为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蚌埠一直没有忘记“产业强市”的初心,尤其是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今天。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蚌埠作为工业城市曾与青岛、无锡等并驾齐驱,工业体系完备、科研院所众多。
去年虎年春节假期刚过,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成立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成立大会在蚌埠隆重举行,“标志着玻璃新材料创新发展新征程开启”。
在蚌埠,创新赋予玻璃无限可能:一片玻璃可以比纸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可以替代外墙发光发电……
凤凰网安徽了解到,蚌埠硅基新材料拥有健全的产业体系:涵盖光伏玻璃、显示玻璃、玻璃粉体材料、普通玻璃、玻璃装备等方面;依托国家级创新中心和重点科研院所支持,生产线无论体量还是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有的甚至国际领先。
早在2015年,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就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北京冬奥会期间,蚌埠著名本土企业丰原集团旗下公司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应商,用创新技术践行了“绿色奥运”办奥理念。值得一提的是:丰原集团是国内从事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的科技产业型公司。
凤凰网安徽查阅相关材料发现,包括生物化工在内,蚌埠近年来正着力突破发展“四大产业集群”。
2023年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2年蚌埠“集中精力攻坚突破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四大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40%,提高5个百分点”。
在2023年重点工作中,蚌埠明确:今年四大产业集群产值要分别达到250亿元、200亿元、75亿元、400亿元。
握指成拳、靶向发力,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蚌埠产业强市的“四梁八柱”已经撑起来。
因为历史阶段、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等方面因素,一些从前“阔过”的城市,在转型发展中经历了阵痛。对自身定位、对未来目标,内心也很着急,但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
互联网时代,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以瞬时激发城市的激情,就像“淄博烧烤”、比如“芜湖起飞”。
凤凰网安徽从2020和2021年《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蚌埠之所以会经历“尴尬的负增长”,最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发展不利:2020年蚌埠市第二产业增加值 835.19亿元,而2021年只有673.56 亿元,比上一年下降13.5%,直接导致了2021年GDP的负增长。
这就可以理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蚌埠为何把“以四大产业集群为突破,纵深推进产业强市战略”放在八大工作首位,且明确表示要“顶格推进”、“重点突破”、“龙头带动”。
而“网红”这一意外身份的突然降临,让本就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的蚌埠倍受激励。
这封名为《人性化服务感动异乡客 水利局借势巧招商》的表扬信,由一位回乡办理户籍问题的移居上海的蚌埠人发来。在办事过程中,这位蚌埠籍人士感到:政府部门无论是在工作方法、态度、流程等方面,已经不是他以往认识的蚌埠了!
同时,还给予了很高评价:“全市上下一派政通人和的繁荣景象,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能力,对我的认知,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7月8日至10日,蚌埠党政一把手亲自率队深入辖区三县六区开展二季度招商引资“三看三比”活动。
7月10日的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黄晓武指出:看项目“热火朝天”,找差距“满头大汗”,促发展“蒸蒸日上”。
同时,他再次提醒全市上下:“建设现代化幸福蚌埠、无功就是过”的责任感以及“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要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