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摄影初春时节,置身樱桃花海之中,感受春日的浪漫;炎炎夏日,到溪流山谷亲水消夏,在暑热中寻觅一丝清凉;硕果累累的秋天,来到采摘园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在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覆盖全时全域的文旅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
北宅街道位于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辖域内有北九水、华楼景区两个5A级景区,大崂樱桃谷等3个3A级景区。背靠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北宅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街道获评“中国樱桃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各项事业实现长足发展,群众幸福感与日俱增。
沿松岭路一路向西,一对可爱的“樱桃娃娃”站在路边,热情地向过往市民游客招手致意,他们是由北宅街道设计制作的自有IP“大北”和“小宅”。
上世纪90年代,北宅第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漫山遍野的樱桃树。2019年,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立园来到这里时,北宅樱桃节已经连续举办了20多年。
“北宅街道全域共有55万棵樱桃树,可由于知名度较低,且不易运输,优质的樱桃常常卖不上价,就连一开始的樱桃节,也只有周边的居民过来采摘。”王立园说。
“如何让北宅樱桃走出北宅?”这个问题沉甸甸地挂在了北宅街道党工委全体班子成员的心头。北宅街道宣传文体旅游中心主任王雅娟至今记得,为了提高北宅樱桃的知名度,街道曾与青岛话剧院合作,希望能够创作一台“北宅味儿”的话剧。这是一项从来没有过的举措,面对大家的担忧,王立园拍了板:“干,有什么事我来兜底。”
就这样,这台名为《樱桃红了》的话剧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王雅娟看来,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当精神,让大家有了大胆去想、大胆去试的勇气。
2021年,北宅街道又顶着巨大的压力,在樱桃谷首次举办了“樱桃赏花季”。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次尝试为北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也为今后的“樱桃花节”提供了新的样板。
近年来,北宅街道着重突出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因地制宜打造5条旅游环线,创新推出大型山间实景沉浸式演出、樱桃仙子评选等10余项主题特色活动,实现节庆活动一年四季不间断。2023年,北宅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拉动直接经济收入近15亿元,其中樱桃收入达到6.8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大崂樱桃谷负责人王德地亲身经历了这些年樱桃谷的变化。“之前我们都是村集体来经营,可交通不便、人手不够等问题也长期困扰着我们。从2022年开始,北宅街道引进了相关企业,为樱桃节的宣传、运营提供专业化服务,我们村民的收入翻了好几番。”王德地说。
樱桃、樱桃花的季节性较强,如何打造覆盖全时全域的文旅模式?北宅街道立足优越的自然条件,着力打造“不打烊”的景区,推动乡村振兴持续走向深入。
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农户领到致富路上。街道围绕“资源增值、集体增收、农民增财、发展增速”的目标,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深入开展“百企进百村、促振兴共富裕”行动,组建5个党建产业联盟、11个共富公司,引导乡村资源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重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当前辖区内共有农业园、农家宴、民宿、露营地、咖啡店、网红打卡点等200余个,旅游业态收入3.17亿元,带动周边就业2000余人。
“何不咖啡”位于河东村九水景区,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也为这家特色民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主理人陶妤说:“目前,我们正在参与认定‘五星级民宿’,街道工作人员专门为我们找到了文旅行业的专家,小到毛巾的摆放,大到布草间的布局,都一一进行了指导,这是我们无论花多少钱都做不到的事情。”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东乌衣巷·田园会客厅的主理人毕吉钰出生在不远处的毕家村,是土生土长的“北宅人”,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家门口是一条沙土胡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到了夏天,垃圾池散发出阵阵异味,北宅街道更是全区人居环境的“吊车尾”。可当2021年毕吉钰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景象。“家门口的沙土路变成了硬化道路,露天的垃圾池换成了更卫生的垃圾箱。”目前,北宅街道已连续19个月在崂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中排名第一。
家乡的巨大变化坚定了毕吉钰回乡创业的想法,随着事业步入正轨,他也开始发挥自己的力量“反哺”家乡。“我们的工作人员有七成以上是本地村民,到了樱桃季,公司还会依托客流量帮助本地果农采摘、销售樱桃,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的收入。”毕吉钰说。
“乡村振兴是北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更加‘有颜值、有产值’的新农村,持续优化农文体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北宅新路。”王立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