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p点是什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讲好“伏羲画卦故事”,传播“伏羲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梳理历年媒体对“伏羲”的报道,开展新闻叙事分析,探索构建新媒体时代的“伏羲”新闻叙事,从而更好地推动有关新闻宣传工作。
在传统媒体时代,对“伏羲”的报道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发布,新闻的采写也是由具备一定资质的记者、编辑完成。据天水日报社2019年编印的《记录公祭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三十年集报汇编》所辑录的报道情况来看,从1988年启动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暨甘肃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以来,《天水报》(后为《天水日报》《天水晚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官方媒体一直是“伏羲”新闻叙事的主体。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伏羲”的报道,也做了一些新媒体的尝试,比如:在公祭伏羲大典前,天水市属媒体策划制作推出海报、H5、SVG、VR等新媒体稿件解读阐释伏羲文化、介绍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新媒体产品;在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投放宣传片;在公祭伏羲大典期间,通过各大主流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网络平台进行全程网络直播等等。这些运用新媒体形式进行的探索,从本质上来讲,依然是官方主导发布的权威信息。普通公众作为新闻叙事的主体叙述者,以个性化、大众化参与“伏羲文化”的传播仍然很少,这与新媒体所推崇的大众叙事主体有明显的区别。
对于“伏羲”的报道,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向外延伸的过程。比如:1988年6月30日《天水报》对“伏羲”的报道《羲皇故里隆重举行伏羲祭典活动》,主要报道了伏羲祭典活动现场,展现了当天隆重的祭祀场景,其所表达的“伏羲文化”内涵是相对单一的。但随着经济发展热潮迭起,政府更加希望借助“伏羲文化”影响力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对新闻报道的叙事导向产生了影响,1992年6月19日《天水报》的报道《“伏羲文化节”活动丰富多彩》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在报道中突出了文化节会的属性。此后在相关的报道中节会、旅游、经贸洽谈、城市发展以及周易、八卦、中华人文始祖故地等元素越来越多,在“伏羲”主题下,叙事内容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新闻语境下的“伏羲”形象越来越明晰、饱满、丰富,“伏羲文化”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影响力逐年扩大。同时,“伏羲”报道又与热点关联,诸如:1997年、1999年,结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这样的大事热点,《天水日报》先后以《明珠百年今合浦紫金花开慰羲皇我市隆重举行迎回归公祭伏羲典礼》《欣期九九回归日公祭毋忘告伏羲天水隆重举行99公祭伏羲典礼》做了报道,突出了“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回归”主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988年至2000年有关纸媒对“伏羲”的报道主要以消息为主,由于篇幅和形式的限制,对于“伏羲文化”“伏羲祭典”“伏羲故事”的阐释十分有限。2001年起,在“伏羲祭典”报道篇幅不断加长的同时,报道的形式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诸如:2001年出现了《“节会”日益临近记者策马探报》的预热报道、《伏羲从远古走来》的综述性报道,2006年《天水日报》《天水晚报》联合推出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我市太昊伏羲祭典榜上有名》的号外,2007年《天水日报》推出整版的《公祭伏羲大典掠影》《影像节会2007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撷英》,2009年《天水日报》推出“伏羲文化旅游节特刊”以通版图文形式展现《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天水》等等,多样化的新闻形式展现出更加饱满的新闻形象,宣传报道的量级有了质的提升。
综合以上分析,新媒体快速发展,不断更新新闻传播的语言和形式,也改变了人们接受新闻的习惯。对于讲好“伏羲画卦故事”,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权威、官方的特点,可以作为重大官方活动的发布平台,但是其相对狭窄的表达空间,对于伏羲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叙事有限;另一方面,新媒体广泛的传播表达空间为讲好“伏羲画卦故事”带来了新的机遇,需要我们探索新的传播语言、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的变革带来新闻生产与传播关系的变革,原来信息的“接受者”正在成为“生产者”,媒体传播从发布式的“一对多”变化为互为主体的“多对多”,“接受者”的参与度不仅限于“浏览”“获知”,而是以“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深度参与新闻叙事。这种变化带来传播上的优势:一方面,新闻叙事形式的美感和内容的深度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新闻不仅局限于文字形式,图片、视频、声音等视觉、听觉上的表达,使得新闻更加吸引人,更加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共鸣,特别是VR、AR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应用,实时交互、沉浸式的新闻体验也在变为现实;另一方面,新闻受众差异化的体验带来“爆炸式”的新闻影响力,在“多对多”的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新闻参与者站在不同的视角进行发布和评论,海量新闻碎片在传播的过程中重组增值,迅速形成热点和话题,引导观众源源不断进入、参与、讨论新闻事件,新闻事件的一些弊端也随之而来,如:新闻的形式化,过于偏重的形式化传播使得新闻信息传播的本质被淡化。采编的业余化,新媒体发布者大多未经专业新闻工作培训,他们通常采用匿名的方式,发布的信息不用经过核实,一些言论往往是基于自身的主观认识,部分网络媒体为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刻意夸张事实、制造虚假信息,导致新闻良莠不齐。信息的单面化,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逐渐成熟,大量的新闻信息更多地以喜好为依据被分类推送给不同的阅读者,阅读者长久处在这样单面的新闻信息环境中,逐渐缺少对整体的思辨能力,形成舆论的片面化、极端化。因此,在构建“伏羲画卦故事”新闻叙事中,应该充分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既抓住新媒体的高曝光、快传播、多热点的“爆炸式”特点,也要避免新媒体在传播中的良莠不齐,用好新闻叙事策略,进一步讲好“伏羲画卦故事”。
基于上文对历年“伏羲画卦故事”新闻叙事的分析,传统媒体在“伏羲”新闻叙事中较为强势直白,铺陈直叙,叙述缺乏故事性和多样性。但“伏羲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作为新石器时代以伏羲为首领的部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和民俗习尚多方面的一系列文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其丰厚文化价值和巨大新闻信息潜质对于天水乃至甘肃新闻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新闻叙事中应该改变以往简单的“羲皇故里”“伏羲功绩”“人文始祖”等概念的阐述,避免产生口号化的叙事效应,把“伏羲文化”隐藏在对“伏羲”有关文化遗址、文献史料、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习俗等具象的“信息”的传播上,在多样化和生动化的故事叙事之中达到传播效应。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下,新闻报道多采用零度焦点叙事或者外焦点叙事,其优点在于全方位、全景式和客观精准的叙述,具有广度、深度和权威性。新媒体的技术成果为讲好“伏羲画卦故事”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叙事角度,既可以实现官方对于重大活动的权威发布,也可以实现网络平台对“伏羲”的话题式讨论,这种叙事可以是第三人称的描述,可以是第二人称的对谈,还可以是第一人称的体验式感悟,甚至是集体的发声,形式更加灵活,进一步拉近了与阅读者的距离。在文本叙事的同时,影像叙述也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叙述的现场体验。
官方媒体对“伏羲”的叙事语言往往追求严谨、庄严或者宏大的叙事效果,特别是在报道“伏羲祭典”中,常会包含有大篇幅的环境描写,以营造庄严肃穆之感。但这种叙事语言并不适应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新媒体在传播上的高速高效性要求其文本具有“便携”的特点,其篇幅不能过长,以简短的文字更加直率地表达感性思考即可。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伏羲”新闻叙事中,应该注重新闻的互动性,运用故事化的叙事语言,使用读者熟悉的与有关内容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更加有效地将新闻文本传递给受众,使受众接受新闻文本,寻求与“接受者”共通的话语空间。
在当前新闻语境下,新闻媒体应该注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刻画,以更加丰富和形象化“伏羲”传播形象。
关于伏羲的传说有很多,如:华胥氏生伏羲、龙马献河图、伏羲画八卦、伏羲女娲滚磨成亲这些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又随着人们的再创作不断演变,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比如:伏羲、女娲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流传,虽然内容上有夫妻说、兄妹说、母子说、父女说等不尽一致,但是在主题上都与“创世”或者“繁衍”有关,得到广泛认同,“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中华始祖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因此,开展伏羲传说的文学研究、探源分析、实地考察,借以举办多样的文学交流、文化论坛、文艺创作,对“伏羲画卦故事”的新闻传播具有牵引作用,极易打造“新闻爆点”。
天水有伏羲庙、卦台山、封姓石、龙马洞、伏羲洗脚石等丰富的伏羲遗迹景观,闻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也不乏“伏羲女娲交尾图”浮雕等文化遗存,1978年大地湾遗址的挖掘为天水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丰富实物证据。这些遗迹背后都有相应的传说作为缘由和说明:传说卦台山是伏羲观天法地演绎八卦之地,封姓石是伏羲为人分封姓氏之地,龙马洞为“昔有龙马负图出于是洞,羲皇则之以画卦”(一说是伏羲女娲的“婚床”),洗脚石是伏羲结发为夫妻之地,伏羲庙相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这一连串的遗迹景观,勾画出一个生动的“伏羲”生活图景,将伏羲作为“人文始祖”的行动轨迹展现出来,在这里人们仿佛可以与远古对话,具有无尽的想象空间。从上文对“伏羲画卦故事”新闻叙事的梳理,目前新闻媒体对相关内容发掘还比较少,新闻报道中的“伏羲”形象主要是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开展对“伏羲遗迹”的发掘讲述,将为新闻叙事下的“伏羲”形象带来一个全新的认知,同时带动天水在旅游、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的新视角、新体验,是“伏羲文化”讲述应重视的方向之一。
关于伏羲文明成就,学界基本认同以下方面:始画八卦、结网罟兴渔猎、豢养牺牲、建造屋庐、作历度、以龙纪官、造书契、制嫁娶、制九针,等等。“伏羲氏族的文化创造囊括人类劳动生产、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诸如画八卦、社会治理、婚姻制度、文字创造、农业生产、医学、节气历度、建屋制陶等,都与文明源起息息相关,它们构成了伏羲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方面,可以从文明起源方面挖掘,比如近年对伏羲的新闻报道,包括对“伏羲祭典”的报道主要还是集中在这方面,通过公祭伏羲,歌颂他对中华文明的肇启之功,来说明伏羲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地位,也彰显天水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应该更加深入挖掘这些成就的现实表现,这些文明成就对现在有什么影响?天水地区还保留哪些与之相关的民俗?天水地区传统的渔猎工具、房屋制式、嫁娶习俗等还留存有哪些独特的习俗?都需要进一步挖掘展现。另一方面,注重阐释背后的重大意义,“研究伏羲时期的物质文化,从中抽绎精神要素,就是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这些文明成就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连接中华民族的“纽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开展对伏羲文明成就深层次的研究阐发,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邀请海内外华人走进天水、寻根天水,借以展现天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巨大潜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助推经济发展。
“始画八卦”无疑是伏羲最为人所熟知的贡献之一,在易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伏羲被认为具有“肇启之功”。作为“羲皇故里”的天水,有卦台山等一系列丰富的“易学”文化资源可供打造。据介绍,卦台山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西,相传为伏羲始创八卦的地方,其山突兀而起,状如倒扣之瓢,山顶为平台,东临三阳川盆地,三阳川在南北两山环抱中,渭河呈“S”形,由西向东穿过,如同一个真实的太极原图。卦台山周边集聚了龙马洞、封姓石等文化遗存,其传说均与伏羲“始画八卦”有关。这样集中且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挖掘打造价值。近年随着易文化越来越为人关注,天水也正在打造易学研究“高地”。因此,在对伏羲的新闻报道中,易学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构建“伏羲”新闻叙事和形象刻画的同时,应盘活当前的媒体资源,学习借鉴一些成熟的新闻方式,在“大宣传”的格局下,讲好“伏羲画卦故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级、省级媒体具有更加先进的传播手段、更加多样的媒体平台和更加先进的新闻理念,这与讲好“伏羲画卦故事”需要的故事大容量、叙事大视角、传播大平台相一致。在“伏羲画卦故事”新闻叙事上,应该尝试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与更大的媒体平台合作“借船出海”。在合作的形式上,可以邀请中央、省级有关主流媒体平台参与“伏羲祭典”等重大活动的直播、报道,利用各大平台迅速打开影响力;同时,还可借助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组织媒体交流、文化交流、民俗交流等系列活动,邀请高层次专家、著名人物参与活动,打造文化交流品牌。
网络短视频是目前传播力最强的形式之一,伴随一个网络短视频爆点的形成,往往会带动与之相关的城市、文化、习俗、人物、产品等成为热点,其传播速度和形成热度是极强的。在“伏羲画卦故事”讲述上,应该更加注重运用网络短视频等年轻化的传播形式,把伏羲神话传说、遗迹遗存、文明成就、易学文化等符号用短视频的形式、短视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挖掘伏羲祭典传人、卦台山老八卦等“”,形成具备潮流与新鲜刺激感的话题;邀请网红主播开展始祖文化游、大地湾遗址、伏羲女娲传说游等直播;开展麦积山石窟、卦台山云直播,等等,在短视频平台上打造“网红爆点”,形成传播效应,把伏羲传播形象从“居庙堂之高”带进“寻常百姓家”。
伏羲遗迹景观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天水市在建设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有关文件中提出,将“实施伏羲庙、卦台山、女娲祠、大地湾遗址等保护工程,保护修缮古树、古碑刻及卦台山周边封姓石、龙马洞、伏羲洗脚石等遗迹景观”。从新闻叙事角度来看,对伏羲遗迹景观进行保护性开发,让游客深入实景感受始祖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伏羲文化的讲述和传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将提升有关内容的网上曝光度,形成网上传播热潮。因此,在文旅开发中,应将传播因素考虑在内,注重打造“网红打卡地”“网络观景台”,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景点开发,用“伏羲故事”将各个遗迹遗存串珠成景。同时,注重旅游周边优质产品开发,近年涌现的“故宫文创雪糕”“甘肃省博物馆网红铜奔马”等旅游周边,带动了相关景点的爆火,伏羲、八卦、龙马等形象都具备开发潜质。
在新媒体时代,一部电影、一首歌、一本小说都能引起现象级网络话题。伏羲文化丰富的内涵,如伏羲女娲的“创世”传说、伏羲祭典礼仪乐舞、始画八卦与易经的神秘探索、传统的民俗风情等,都具有文艺创作的独特性、故事性、可读性,为文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可以结合伏羲文化,探索创办“创世”网络小说、“始祖”动漫展等奖项展会,引导全国有实力的文艺人才走进天水,开展有关创作,争取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同时,可支持创作一批以天水为背景、以展现传统民俗、以展示天水儿女弘扬始祖精神在新时代干事创业新形象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全面讲好天水“伏羲画卦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