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河微群不用任何调料,捧一根原汁原味的玉米棒子,甩开腮帮子大口啃,就是对秋天最好的致敬。
现在的玉米有甜的有糯的,还有又甜又糯的,还有被玉米黑穗菌感染后变成“乌米”的。你喜欢吃哪种?
玉米,大致起源于今天墨西哥南部地区,但它的“身世”长期成谜——玉米早就被美洲原住民完全驯化了,失去了自然繁衍能力,物种存续全靠人力播种。
如今在自然界,找不到野生玉米,也找不到和玉米形态接近的野生植物,我们很难知道玉米的祖先是谁、它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模样的。
人们只能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判断,玉米的祖先是同属植物大刍草。但大刍草的果穗,每颗果实(籽粒)外都包着坚硬的“颖壳”,玉米的果实却完全无壳。研究者只能推断,近一万年前,一些大刍草被美洲原住民长期采集、选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形成独立物种,进而被广泛播种,成了遍布全美洲的主粮作物。
美洲三大古文明(印加、玛雅、阿兹特克),都有专门的玉米神。在玛雅创世神话里,人甚至都是玉米做的:众神原本用木头造人,却发现他没有情感,于是把木头人变成猴子,又重新用玉米造了人。
玉米的发芽、成熟、被食用、被重新播种,在玛雅人眼中,象征着生死轮回。玛雅玉米神的形象是个英俊青年,据说古玛雅人为了让自己的外形与之接近,甚至会在孩子小时候就用木板夹头,让头型长成玉米穗的形状。
阿兹特克的玉米神是位女神。看她手中的玉米棒子,可见14-16世纪美洲种植的玉米,已经和今天没什么区别。
玉米虽然没了颖壳,但籽粒表皮依然富含不易消化的纤维——啃玉米棒,常会被这层皮塞牙。在玉米的故乡,美洲人民早有办法对付这层皮:将玉米粒在碱性的石灰水中浸泡,使外皮脱落,再把“瓤”捞起晒干、磨成粉。
美洲人吃玉米,跟亚欧人民吃小麦的思路差不多:玉米粉和面,擀成薄片,在陶土炉灶或铁板上烤熟,就成了玉米薄饼——它在墨西哥菜里,可是基石一般的存在,能卷一切,还能切碎了泡在炖菜汤汁里吃。
墨西哥传统卷饼“塔可”,就是将各种配菜放在薄软的玉米饼上,让食客自己卷起来食用。如今饭馆里也有直接卷好、切成小段再端上来的。图片来自:the spruce eats
墨西哥“国菜”玉米粉蒸肉,则是用玉米粉裹着肉、菜、奶酪等馅料,包在玉米苞叶里蒸熟。玉米粉或玉米粒还可以和奶油、肉汤一起,熬煮成浓稠的炖菜。
有些地方直接用玉米粉熬糊糊,静置凝固后倒扣出来,就成了一大块“玉米糕”,切开搭配肉菜吃。
玉米粉蒸肉,因为形式很像粽子,所以也可以叫“玉米粽”。图片来自:the spruce eats
哦对,还有种美洲玉米食材如今成了网红,被叫作“墨西哥黑松露”,其实就是被玉米黑穗菌感染后的病变体,也叫“乌米”,其原理与茭白类似。
16世纪中叶,玉米从东南海路、西南和西北陆路等各个方向传进了中国。它在各地得到了很多俗名,比如“玉米”“苞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为它定名“玉蜀黍”,则是因为他认为玉米从西蜀之地传来。
玉米刚传入时,没人想到吃它饱腹。当时流行的是用它做零食:“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就是我们熟悉的爆米花。后来人们发现它当主食性价比更高,渐渐开始广泛种植。
玉米虽好种,对“中国胃”来说,却是种不够细腻的粗粮。过去最常见的玉米吃法,就是把晒干的玉米粒研磨成缺乏黏性的玉米碴(东北俗称“碴子”),用来做窝窝头、粗饼子,或者熬成糊糊,口感相对粗粝单调。
不过,中国人在饮食上向来有创意,粗粮也能“细做”。比如经典东北菜“贴饼子”:把和好的玉米面一坨坨拍在要开的锅边,在高温中迅速烙熟。玉米饼子口感略粗,搭配浓油赤酱的炖菜,反倒是挺解腻。
玉米面也可以蒸发糕,西南的“玉米粑粑”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将发酵好的玉米面团裹回苞叶里,上笹蒸熟,让它汲取“本是同根生”的清香。放凉的玉米发糕还可以切成片,裹上蛋液,煎得香酥金黄,隔壁小孩都......
将玉米面在拌好的山野菜馅外滚几层,上锅蒸成菜团子,曾经是艰苦岁月的主食,现在却是健康少油的减脂餐。山西的玉米“块垒”可以看作菜团子的“粉碎版”,将玉米面裹上土豆块或榆钱、槐花等,摊在笼屉里蒸熟,拌上调料,亦菜亦饭。
在新疆南部,有食材丰富的“包谷汤饭”,是将磨碎的嫩玉米粒和羊肉、西红柿、皮牙子、辣椒、木耳一起,煮成香辣稠厚的浓汤。在南方食谱里,用嫩玉米炒菜、煲汤更是常事。玉米粒里的甜汁和略脆的胚乳,都是味道口感的加分项。
就连刚长出来的玉米嫩果穗,都被开发成了餐桌新秀。它被形象地叫做“玉米笋”,玉米粒小得几乎感觉不到,中间的嫩芯也可以一起吃。除了果穗,玉米须也可以煮凉茶,一些结不出果的玉米植株,则因糖分累积在茎秆中,而成为类似甘蔗的小零食“甜秆”。
除了拓展菜谱,在玉米发展史上,中国人还有一个特殊贡献,就是创造了“糯玉米”。
它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出现的突变品种,被喜爱黏食的傣族、哈尼族多年选育,培育出颗粒黏糯、口感有弹性的类型,籽粒的色彩也五彩缤纷。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较高,颗粒呈半透明状,因此英文里称之为“Waxy corn(蜡质玉米)”。
经过古今中外、经年累月的改造,如今,玉米早已不再粗粝单调,而是一种变化丰富、花样繁多的食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