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青岛撞人逃逸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之后紫竹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吴泾镇靠近黄浦江边的一大片老宅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本文作者从小生活在这一带,老屋的家什、屋后的菜园以及亲友们辛勤劳作的活色生香,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记忆。如今紫竹高新区已成立20多年,作者回忆起当年日常生活和童年往事,在对老屋片段式的追忆中,一解回不去的乡愁。
我那些从未来过上海的朋友,无一例外地认为我是石库门弄堂里长大的。他们并不知晓,上海的老房子,除了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石库门,还有一种历史更悠久的本地传统特色民宅——绞(方言读音gāo)圈房子。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原上海县(现紫竹高新科技园区用地)。与绞圈房子“口”字形貌不同的是,我家老屋呈“凵”字形,没有前埭(方言读音dā,意同行、列),居中一大间称客堂,左右两间称次间,次间两边各连一间落叶(也称梢间),东西落叶各南伸两间厢房。我家祖上是个大家族,传下这五开间四厢房,我就出生于此。
客堂是家族内举行婚丧仪式、宴宾议事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如今兴起的村居“睦邻客堂间”“文化客堂间”等,至今沿袭着“客堂间”的名称和聚会、商议、雅集的功能。
客堂也是一个老物件仓库,记得老屋客堂的东西墙上部搁置着农闲时不用的龙骨水车,西北角放着一座石磨,北窗下安置一架织布机,角落里还有一辆满身斑驳的老纺车。除了这些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别无其他装饰的物件。这些老物件都很实在,尽管有的比我祖父母年纪都大,却没有一件是“摆样子”的。
农忙一近,大人齐心协力将水车从墙上取下,仔细检查各环节运转情况。我总会凑上前去,前前后后看看摸摸,蹦跳着跟在“水车仪仗队”后面观摩下水仪式。四五米长的“大玩具”在田头架起,尾部浸入河水中,两位长辈推拉拐木,水车便载着清清河水,哗哗地流入稻田。我看得出神,心想着,等我长大有了力气,一定亲自玩个痛快。然而,还没等我长大,水车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才知道原来水车不是我爷爷发明制造的。
每当节庆时制作蒸糕、汤圆,一大家子会高高兴兴地齐聚客堂,围着石磨转。那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我5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大伙正准备我大叔大婶成亲喜宴上的糕点。男人们兴冲冲地推磨,女人们不停地往磨眼添料(浸泡后晾干的米、麦),雪白细碎的粉末从磨盘边缘纷纷扬扬降落到笸箩里。童年的我是个好动的“人来疯”,跑着奔着,不知被什么绊倒,一个踉跄扑进了笸箩,起身来,满头满脸连同那根冲天小辫,都被糯米粉沾得雪白,只有一双眼睛是黑的,满屋人看着我,一齐哈哈大笑……老石磨低沉单调的咏叹,和着大人们的话语、孩子们的嬉闹,合奏一首生动的农家长歌,为困苦贫瘠的年代,平添了一抹喜庆的亮色。
早年,本地人穿衣大都用土布,全靠自己种棉花、纺纱、织布,用现代时髦的说法,叫DIY。家家自备相对轻便的纺车,每个家族则共用一架织布机。冬闲时分,妇女们聚集在客堂间纺织、把话(聊天)。随着“吱扭吱扭”的纺车声此起彼伏,一锭锭纱线层层叠高;听着“咯噔咯噔”的织布声余音绕梁,一缕缕纱线就神奇地变成了几何花纹的布匹。姑姑婶婶们手里不停地忙着,嘴里也没闲着,借此收获家长里短的资讯:西场王二家的母猪一窝生了10个崽、河东滩吴三的孩子考上了县高中、哪里能买到好的菜秧子、交换最新的毛衣花式……也可分享日常生活的秘籍:怎么煮出糯哒哒的红豆沙,如何制作呱啦爽脆的酱瓜、鲜美流油的咸蛋、醇香醉人的甜酒酿……乡村质朴的时光里,既密布着辛劳,也点缀着若干闲趣。
除了上面几样,我记得的客堂老物件,还有神龛、烛具、八仙桌、老长凳……它们所在的大屋,是家族圣地,这一样样老物件,见证过一个个新生命的降临,迎来过一对对新人的婚姻,也依依不舍送别了一位位长辈……客堂里的灯火,至今仍把我的心照得通明,照亮着我的回家路。
房前的屋檐仅延伸半米左右,底下是长方形条石和青砖铺就的半米开外的街沿石,相当于狭窄的走廊。那些青砖已经被布鞋底磨得光亮平滑,砖块之间也长满苔青,它们默默地细数着悠长岁月里来来往往的脚步,也感受着脚步声里的喜怒哀乐,向往与奋斗……
冬日,搬出竹椅排坐在屋檐下孵(晒)太阳,怀里揣着汤婆子,听老人们讲很久以前的事情;雨天,躲着雨帘去串门,和小伙伴抢看小人书;饭点,端着一碗白饭屋檐下兜一圈,东家西家的菜全尝个遍。
说起恼人的雨天,由于老屋年久失修,屋顶瓦片破裂,雨水渗入屋内,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不得不用锅碗瓢盆迎接。现在回想起雨点击打搪瓷脸盆的清脆的叮咚声,犹如昨日般清晰。轻快欢蹦的小雨滴就如同无忧无虑,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我,根本不知大人的愁苦:雨再这样下,老墙要发霉啦,刚插的秧苗苗不会被雨水冲走吧?
冬天的雨雪过后,屋檐下挂着一排排晶莹剔透的冰凌,唤起我对冰棍的无限渴望,但暖阳下冰凌会冷不防地象冰刀一样坠落。过走廊时,父母总是走在外沿护着我,当我好奇地用小手试图去接住坠落的“冰棍”时,他们会立马喝止:“当心!勿要皮!”
谜语“一只瘪黄牛,尾巴翘到屋上头”,指的是本地农家灶头(柴灶),灶头间便是人间烟火气的营地。老灶所用的材料是砖块、泥浆和石灰。灶墙上用墨线勾画吉祥花草,侧面写上“火烛小心”之类的警句。用农作物成熟收割或脱粒后的秸秆晒制的柴禾(稻草、花萁、豆萁、麦萁等),是煮饭炒菜的最佳燃料。但如何灵活使用柴禾,拿捏火候,是做出可口饭菜的核心技术,就如同上演一台戏。
一般先用松软的稻草打个草团做引子,能快速均匀地热锅,营造氛围感。锅内倒入自制的菜籽油,等油喷香了,“chua”一声响,食材纷纷跃入滚烫的油锅,好戏正式开场了。灶台前铁铲摩擦铁锅的蹭蹭有力的节奏主导,灶膛里脾性刚烈暴躁的花萁(棉花秸秆,粗硬一些)、爽朗活泼的豆萁(毛豆秸秆,细脆一些)轮番上场。间杂着柴禾的噼啪爆裂声,偶尔火星子会从灶膛里飞出,像萤火虫一样划着优雅的弧线在半空消失。烟花狂欢一般的现场效果撩拨得锅内的食材按捺不住激情,滋滋作响,热气腾腾,满屋便萦绕着水蒸气、烟火味、饭菜香,如人间仙境一般。父母一人负责在灶后煽风点火,一人负责在灶前加油添醋,两人配合默契,一会儿工夫,一道(出)有声、有色、有味、有温度的好菜(戏)就这样烧(唱)就了。
如今有铺天盖地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各类网红零食,我的童年也有那个年代特有的“黑暗料理”。父母在刚做好饭菜的灶膛里“埋下”几颗山芋或土豆,趁着灶火的余温煨烤食材,给我加餐,这是城里孩子吃不到的美食。一次,我用火钳在灶膛里一通“挖雷”,由于“雷”藏的隐蔽,我又心急,小脑袋钻进灶膛,零星的火星窜出,把我的眉毛,睫毛烤焦了,但丝毫不影响一个小吃货的心情,剥开焦炭一般黑黑硬硬的壳,咬上一口热乎乎香喷喷的山芋,嘴角都是炭灰,像长了胡子一般,眨巴着睫毛消失了的小眼睛,满足得直咂嘴。
最天然的食材,最简单的烹饪,最是那留在记忆里抹不去的人间烟火味。在80后的认知体系里,大概已经没有“炊烟”一词了。而70后的我也只能在梦中“又见炊烟升起”了。
寒冬里,饭菜刚烧好,灶膛里的草木灰却要马不停蹄,奔赴它的新岗位。它被趁热装进了铜制的脚炉内(炉盖上有孔,热气上升,双脚搁在上面取暖),发挥余热。等到凉却后,草木灰还可能被分配去潮湿的猪圈(起到吸湿干燥的作用)或是为菜园刚割的韭菜茬消毒防病,提供养料(草木灰属碱性,是无机农家肥)。这时候,它才真正回归大地,走完它辛劳悲壮的一生。
自古人们歌颂春蚕蜡烛的牺牲精神。我情不自禁要赞美家乡的农作物:从一颗小小种子成长为一株庄稼,结出硕果,给农人衣与食。贡献完果实,秸秆被晒干,做成燃料。化成了灰,还在发挥价值,回报育苗人。农作物的生命周期与我父辈的三个人生阶段何其相似:拔节孕穗,积极奋斗的青春;燃烧自己,忍辱负重的中年;发挥余热,回归自然的暮年。我永远感激我的父母,我的家人。
灶头间相连的是一间柴房。水稻收成后,晒干的稻草堆满了大半个屋子。我常常爬上高高的草堆,惬意地一躺,想象自己拥有松软舒适的豪华大床,玩累了,就美美地睡上一觉。这里也是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圣地。我们钻进草堆,用稻草遮盖住身体,等小伙伴靠近时,突然大叫着从草堆里窜出做怪兽状,吓伙伴一跳,然后彼此哈哈大笑。其实大伙儿都心知肚明这是掩耳盗铃的把戏,但却百试不爽,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我对柴房心有余悸……话说一只母猫在稻草堆里生了一窝猫仔,并作为固定的育儿室。我尽地主之谊,前去探望,一天几回,甚是热情。有一天我突感脚背奇痒难忍,越抓越痒,越痒越抓,那模样活像只小猴。经父母诊断,我中了猫虱。差不多一个月左右才消停。从此我对柴房有了阴影,直到长大,一见到野猫,就下意识脚背一紧,敬而远之。对“母猫的礼物”也被贴上标签,陈列在我的“童年记忆收藏馆”里了。
老屋南面是我家的一块小菜园(我们称自留地),差不多有150平米大小。父母将菜园合理规划、科学种植、拔草除虫,施肥搭棚,悉心照料。收获的季节,红番茄、绿黄瓜、黄甜椒、紫茄子……如梵高的油画,阳光下闪耀着悦人的光彩,微风中摇曳着蓬勃的生机,向主人谄媚而虔诚地做汇报演出。绿色的植株挂着五彩饱满的果实,制成美味营养的菜肴,哪怕最简单的用一小撮盐就搞定的腌莴笋,腌茄子,也是极爽口美味。纯天然的果蔬装点着我家的四季餐桌,温暖着平淡的农家岁月。每次去菜园采摘,我都会带着寻宝的兴奋、丰收的喜悦,是一天中表现最积极最快乐的时光。
盛夏的果子最多,渴了馋了我就去菜园“扫荡”一番。没见过桃子满脸通红的样子、也没尝过黄白相间的黄金瓜到底可以有多甜、甜芦粟都没有机会黑穗儿呢……因为果子们还没等到长大,就到了同样还没长大的我的肚子里。
长大后,每每品尝果蔬,就会自觉启动我的味觉记忆和识别功能,准确地分辨是时令果蔬还是大棚培育,产地是本土的还是外地的。鲜少尝到记忆中的味道时,我都会做夸张的满足感,欣喜地欢呼:“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
菜园也收藏过我成长的眼泪。记得我八九岁的光景,一次考试严重失利。傍晚时分,父亲喊我一起到菜园劳动,我跟在父亲后面惴惴不安。他安排我给韭菜施肥(当时乡村家家都设化粪池)。从粪池到韭菜地,不过六七米,我挑着粪桶,摇摇晃晃,一脚高一脚低,差点摔跤。天色渐暗,心里越发紧张,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在一旁沉默的父亲终于说话了,他用低沉且严厉的嗓音说道:“你长大后就想干这个活儿吗?”我的眼泪终于决堤,亲爱的菜园听到了我的号啕大哭。
无数次梦见我的小菜园,也无数次回想着父亲的那句话。我想告诉父亲,现在的我,真的愿意回到小菜园,和我的可爱的蔬菜瓜果紧紧拥抱亲吻!
1984年,因家族繁衍,祖宅无法容纳众多人口而被推倒,父母借债万元,在原址建造了二上二下楼房。
拆房时,大伙在房梁上发现了一条长约两米的家蛇,在年幼的我眼中,简直是巨蟒!可奇怪的是,平日胆小的我一点也不害怕。它像一位绅士,在大家的目送下,安静、儒雅地离去。多年来,在我心中,早已认定这条家蛇是老屋的一员,它没有打扰、更从未伤害过家人,默默护佑着老屋,守卫着粮食免遭鼠患。至今它仍静居在我心一隅,继续忠诚地守护着我梦中的老屋。
2010年冬,因统筹规划紫竹高新科技园区,自建的二层楼房归入拆迁而彻底消失了。
老屋,简朴而宁静,悠远而亲切,犹如一座简洁的人文历史博物馆,记录了时代变迁,见证了前辈为了追求幸福而艰苦奋斗的人生,也收藏了我童年单纯的快乐。
老屋的变迁,带来过喜悦,留下过忧伤。老屋里的生命、老屋里的故事、老屋的一切永远停留在记忆里了,它是新世纪的孩子们眼里遥远、陌生而无解的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