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宠贱妃最近的工作真是又紧张又刺激。紧张,因为项目赶进程天天忙得四脚朝天;刺激……那要从时下特别流行的一个话题说起。
众所周知,如今中国有个特色,叫网红经济。网红就是知名度不及当红明星,却拥有数量可观的粉丝,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万的一些“十八线的星”,这些人通常被叫做网红。他们有一些比较统一的特点,比如颜值稍好(注意,只是稍好),多数人没有什么过硬的本领和技能,不像明星歌星至少会演戏唱歌,可是他们却具备一些快速发家的致富之路。
因为近几年中国娱乐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些网红聚集了相当数量的粉丝,然后,机会来了。很多品牌开始请他们做宣传,所谓的宣传,当然离代言还有十万八千里,其实就是通过自己在社交平台、直播平台上的一些曝光,给一些产品增加露出的机会。这种曝光成本低,目标群体集中,因此比传统的电视广告更加划算(估计电视台也很痛恨网红抢了他们的生意)。
网红经济看起来欣欣向荣,粉丝们一呼百应,一个消息的发布动辄几万点赞,一段直播的发布动辄几百万浏览。这不免给人一种感觉,就是网红经济确实能够刺激消费。当然同时也产生一种疑问:网红,到底是在促进经济,还是吹起更大的泡沫?
那时候的商品信息,多来源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周围人的介绍,以及商品的销售人员。人们对于这些信息来源有着明确的心理预期,比如广告里的明星和销售人员的介绍,让人会在心里提前有个判断,即他们说的话不能完全信任;而周围朋友的介绍,某种程度上可信度比较强,如果他们只是因为使用过这些产品,而跟产品本身没有利益挂钩,那么这些人的评价是比较中立的,也是比较可信的。
而网红的出现,恰好处于这两者中间,网红不是周围的朋友,却比明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因为他们比较愿意暴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技能,当然通常他们会人为制造一些爆点,比如煽动性的观点(制造网络暴力),宣扬自己贴近奢侈的生活方式(无名牌不生活),炫耀一下爆表的颜值(上扬45度镜头的标准大眼锥形网红脸),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些追随他们的粉丝。当网红推荐他们使用的产品时,便会有很多人跟风购买。这其中,无不体现的是一种对网红所宣扬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天真地认为自己用了这些产品,也会变成像网红一样“有档次”、“有颜值”的人。
看到很多网红一夜暴富,很多人红了眼,不就是需要豁得出去吗,谁不会?于是,催生了一批“假”网红。假网红们表面上也看起来很美,很贵,可实际上却是一个扛着空壳子的蝉蜕。
网络世界,虚实难辨,粉丝的数量更是一个可虚可实的数字,假网红们花个几万块的启动资金,把粉丝量做到几百万,也照样有人来找他们做生意。
其实,不管真网红还是假网红,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都不具备足够正面的影响。他们所产生的泡沫,要远远大于产生的经济利益。
从网红的社会效益来看,以娱乐大众为手段,用一些肤浅夸张的言语行为博得眼球,会为社会的浮躁之气添砖加瓦。不可否认娱乐本身的积极作用,生活之道,贵在张弛有道。人不可能总处于紧张严肃的环境中,适当的娱乐于身于心有利。
可是当娱乐正向着全民皆欢的势头演进的时候,大量泥沙俱下的低俗娱乐,不顾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而以纯粹无脑的形式,侵蚀整个娱乐界,这不得不引起注意。一股靠整容,媚俗,炫耀奢侈为主流的娱乐势力,对社会的整体进步只有反作用。
从网红经济对上游(品牌商)的效益来看,难免造成资源浪费。如果说真网红们,还是依靠自己实打实的粉丝粘性,成功向社会推销了很多商品,刺激了消费,那么那些假网红,则是赤裸裸地抢劫。
说到文初的刺激,则是来源于最近抓到的几个假网红。有些品牌迫于生存压力,需要找到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增加产品曝光。可是在具体实测中却发现,很多网红的真实粉丝率极低,动辄几百万的粉丝都是花钱买来的僵尸粉。
这好像涨潮时,大家看到的是一群游得畅快的人,退了潮,才发现相当一部分一直在裸泳。揪出他们的小辫子,有点像打假办发现目标一样,让人感觉刺激和兴奋。毕竟,我是不担心被假网红们灭口的,因为他们改天换个地方支起摊子,照样有人上钩。而他们收进口袋里的大把银子,却是社会资源的浪费,除了助长这些人的进一步弄虚作假,行骗江湖,毫无益处。
从网红对粉丝的影响来看,他们也算是无形杀手。他们对成年人,造成的是精神的麻痹;对未成年人,造成的是扭曲的价值观引导。对于成年人,网红们在鼓励人本来就有的虚荣心,撩拨起每个人内心蠢蠢欲动的物欲,放大本身就已浮躁不堪的情绪。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价值观尚未成型,过多接触非健康导向的宣传,不免让祖国的树苗们产生长歪的风险。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那些网红所赖以生存的平台,到底罪该如何?最近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被约“喝茶”,同时向外界发布了一系列整改信息,比如快手App上线了“家长控制模式”,关闭直播打赏功能,抖音禁封15000多个账号,27000多条视频和近9000条音频内容由于涉嫌“低俗”、“侮辱谩骂”、“造谣传谣”、“垃圾广告”等原因被下架。
网络平台的审查机制的严格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让网红们收紧手脚,躲避风口浪尖。问题在于,平台是不是始作俑者?亦或是只是提供了一个藏污纳垢的空间?
如《娱乐至死》一书所提到的,如果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将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对于网红经济所产生的现象级影响,可以说这不但是泡沫,而且是个带着鲜亮彩色的毒泡沫。然而这恐怕绝非是平台本身可以完全控制的,俗话说不能因噎废食,就像扫黄打非不是要取缔所有的酒店宾馆那么简单。这恐怕需要一个长期系统的规划和调整过程,毕竟垃圾堆的产生不是因为有了存放垃圾的这块空地,而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