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绵绵无绝期全文这篇是《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彼得林奇在1990年后写的三本畅销书之一,国内大约在2010年出版。即便过去了二十多年,里面描述的所有事件都在现在的市场上一一验证再次重复。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几十或者上百年前在美国发生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股灾、垄断,在今天继续重演。超市、新兴食品、信用卡、汽车大发展等等正在我们国内市场陆续登场,但相对晚了几十甚至上百年。
彼得·林奇被称为最成功的基金投资经理,其管理的麦哲伦基金从1800万美元增加至140亿美元,复合收益率达到29%,甚至超过巴菲特。邱国鹭告诉他的基金经理,读书读资料要读老的资料、经典的数据,价值更大。今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说了些什么,对我们现在有什么指导意义:
1929年股灾:1929年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从最高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但这仅仅是开始,11月,股市跌至198点,跌幅高达48%。30年1-3月反弹至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
热门股美国钢铁公司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在1929年铁路是美国最大的行业,同时受欢迎的是福特公司的T型车,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两个最热门的股票会跌这么多。
这次股灾一直持续了25年,直到1954年二战后才逐步恢复到股灾前的水平。25年,令所有投资者远离股票,1952年,全美股东人数只有650万,占总人口的4.2%,且80%的人口由1.6%的人持有。
股灾于银行和整个经济体系形成恶性循环,股灾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商品积压更为严重。引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首先写这么一段,就是要敬畏市场,前段时间股市高涨,很多人自信心爆棚,都是股神。什么加杠杆,借钱炒股等等,我们也看到一些后果。前几天我知乎的一些留言,或者是一些价值投资大V下面的留言都是,小资金唯有短线,唯有加杠杆才能成功,无知者无畏!
彼得·林奇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崩盘,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每次崩盘都是低价买入股票的最好时刻。但主要的问题是股市需要多少时间恢复,1972年股指从1000点跌到1982年的800点,历时10年。1929年的下跌,历时25年。
就像我上篇文章说过的,股市需要极大的耐心。为什么富人容易越来越富,因为物质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足以支持他们耐心的等到下一个轮回的机会,最终呈几何级的增长。如果遇到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调整期,有几个人能坚持下去,所以最后在股市能成功的是极少数。但这个轮回一直在上演!
股灾的原因:彼得·林奇说,虽然1929年大崩盘经常被认为是大萧条的原因,但大萧条其实不是1929年大崩盘造成的。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极少数美国人拥有股票,同时也可以想象1929年我们国家处于什么情况,当年国内还在军阀混战,我们这代人还是比较幸运。
1929年经济大萧条美国的经济学家现在认为的原因是世界范围的经济下滑、政府对货币的供应错误以及政府在错误的时机提高利率所致。美国政府本应将更多的货币投入流通,刺激经济,但美国政府反而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于是美国经济出现的急刹车。
美国从错误中汲取了教训,每当经济减缓,政府就迅速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低息的贷款可以鼓励人们购房,购买昂贵的商品,鼓励企业扩张。另外就是社会保险和退休金会使一部分人有持续的收入,另外联邦到地方1800万人都是能提供一支庞大的消费大军。通过不断地放钱,二战后出现了九次经济减缓,但九次经济都恢复了。
如果你不认为还有一次大的经济萧条,只要经济运转,公司就能赚钱。如果公司还能赚钱,它的股价不至于到零,大多数公司能支撑到下一轮繁荣,那股价就会回升。也许每次调整都是机会,害怕股灾而丧失拥有股票所有利益只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如何面对熊市:股价下跌10%,就被称为“调整”,20世纪美国股市已经有53次调整,可以说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调整。当股价下调25%,我们称为熊市,20世纪的53次调整中有15次最后变成了熊市,平均看来,每6年就有一次熊市。
在1973-1974年间的“次超级熊市”,股价平均下跌了50%。1987年的大崩盘,道琼斯4个月下跌了近1000点,其中有一天跌了508点。如果你在1929年的高点买入股票(幸运的是,那样做的只有一小部分),他们需要等25年的时间才能解套。资金被套四分之一世纪是什么滋味。1969年高点买入需要12年解套。
面对熊市,无论你选股能力有多么高超,你持有的股票都会下跌。当你觉得股市已经见底时,股价仍然可能继续下跌。
那能不能在熊市之前卖掉手上的股票,然后在便宜的时候重新买入,那再好不过。问题在于没有人有办法正确的预测熊市。一名叫伊莱恩·的股票分析师成功的预测了1987年的熊市一夜成名,但你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能连续两次预测到熊市的来临。
人们在避开调整的尝试中损失的金钱,往往超过所有调整给他们真正造成的损失。投资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股市杀进杀出,避开调整。还有种错误是拿着一大笔钱,迟迟不入场,期待下一个调整来捡便宜货。
回顾1954年以来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可以发现:出现最大涨幅的几个短暂时刻在场外观望,投资者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果你这40年将全部的钱投入股市,你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1.5%,但你错过了这40年40个涨幅最大的月份,你的平均年回报率就只剩下2.7%。
彼得·林奇还有个统计数据分享:假如你的运气很差,自1970年以来都在你每年最高点买入2000美元的股票,则你平均回报率仍有8.5%。如果你完美的选时,每年都在股市最低点进入,则你的平均回报率为10.1%,选时最准和最差的回报率只差1.6%。即使你选时很差劲也没关系,你要做的就是买入好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还有一个简单对付熊市的简单办法:那就是定期用少量的资金买入股票和股票基金,其周期是每个月,每4个月或者每6个月,这样,你就不受牛市熊市争论的困扰。
上面就是《彼得·林奇教你理财》里面关于股灾,牛熊市的一些建议,我基本是原文摘抄,请见谅,估计真理就是很简单的。我们或多或少的处于里面的状态,或怕股灾战战兢兢,或拿着钱举棋不定。
但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长期,林奇举例是从1970年到他写书的期间,至少是20-30年的投资时间。芒格也说过,在长期的时间,最后投资的收益率会和企业的ROE一致。相对于择时对长期的影响很小,但我们大部分投资者不会看到这么长远。
比如茅台你2600买入,拉长来看,你最后大概率会解套,但要承受五年十年,很多人坚持不了。另外就是林奇是说长期定投,这个道理我就不多说了,最终你的收益也会得到这个票的平均收益。
说直白了,就是长期很重要,企业很重要,如果企业选择不了,那买指数。在看林奇这本书之前,我早已经开始定投,就是买的指数。还是带一点主观,企业的票不好判断高还是低,但指数还是比较直白。3000点以下我们可以说是便宜,5000点以上我们可以说是贵,便宜就多买点,贵就少买点。最终你能获得和一个指数差不多的收益,沪深300的收益率就是11%-13%。
这个收益估计能秒杀一大堆的投资者了,非要去追求高于指数收益,那难度又会大很多。格雷厄姆:投资艺术有一个特点不为大众所知。门外汉只需些努力与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即使并不可观)的结果。但是,如果想在这个容易获取的标准上更进一步,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智慧。
就说这么多了,算是自己的一篇日记。股灾就像春夏秋冬,不断轮回,但你不确定它什么时候会来,或者下次什么时候会来。优秀的企业会在股灾和经济萧条中顽强的活下来,在下次复苏中活得更加精彩。选择优秀的企业或者指数,长期持有方可穿越牛熊!文中涉及个股,为个人思考所用,不做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