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树 形 导 航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今天是: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自媒体网红排名网红八卦网红名字网红零食网红收入娱乐八卦网红主播网红明星
相关文章
 粉丝量逾350万“网红记者”晏…
 2024十大热点事件盘点 年终专…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争辩被万斯…
 兴长信达高效构建自媒体矩阵…
 规范内容标注这些知识点你得…
 女大学生网红灯大颜值高蜜桃…
 三亚这一天女网红们的“真实…
 又一位千万网红“见光死”!…
 win8如何更改时钟和日期样式…
 抖音上很火的那个时钟app叫什…
 抖音很火的时钟数字罗盘软件…
 网红罗大美遇害案开庭家属:…
 28岁“青海摇”网红阿浩患肝…
 网红罗大美遇害案今日开庭 家…
 对售卖过期食品说不
 广东一中学禁带零食惹争议学…
 90后老师大方告诉学生自己怀…
 中国人民大学报告:快手带动…
 有人敲诈勒索有人骚扰女性!…
 四川刘二狗和甘肃小可爱的CP…
 定格动画让传统手工艺“动起…
 从零开始制作吸引人视频:自…
 国内永久在线免费红桃视频
 快手网红忆崽崽曝光视频 MBA…
 2021最火十大带货网红主播_一…
 快手某网红被青海警方公开征…
 可心柔:从母婴专属到精致刚…
 私人版抖音视频V
 私人版抖音视频
 驰援西藏!众星捐款名单曝光…
 620万!南山网红次新房豪方天…
 娱乐圈又丢人!韩红公布驰援…
 一个年货节为什么能办15届而…
 线下零售变天_折扣_零食_商品
 胖东来到底值不值得去说一下…
 AI网红24小时无休年入7000万…
 中国第一代网红:童年凄惨被…
 2025-2030年中国网红经济投资…
 2025年新春走基层|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绿意妈妈盎然 - 天涯…
 天涯海角论坛V11410(2024已更…
 日本美女主播因垃圾屋直播意…
 25岁网红“酷萱”被害!知情…
 首页吃瓜-网红黑料-91吃瓜首…
 昔日韩星RAIN也变油腻了!穿…
 “鹿哈们” 的奇幻逆袭:从草…
 戴耀明内地出场费曝光五万块…
 卡码拍大一码是什么意思
 做自媒体想挣到钱请学刀郎的…
 做自媒体的最佳人群:三年涨…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网红资讯网 >> 网红明星 >> 正文
高级搜索
粉丝量逾350万“网红记者”晏秋秋的转型之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3/2 4:55:01 | 【字体:

  乔津帆的手机2000年7月毕业至今,晏秋秋一直在新民晚报从事采编工作;2020年7月起他转向短视频领域,4年多来已发布视频2100多个,全网粉丝量逾350万,总流量超38亿;2024年2月,他又瞄准直播,每天坚持进行一场超过100分钟的直播,场均点赞量超168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型媒体人。2024年11月,晏秋秋入选中国记协等组织的“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团。

  晏秋秋4年来的转型之路表明,传统媒体人只要敢于转型,善于视频化表达、直播式互动,勇于在互联网平台发声,坚持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同样能赢得大流量。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我们更有效地增强主流舆论引导力,主动拥抱新媒体、新技术,创设更多的“新闻+场景”,推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闻生产方式和产品形态不断变化,加之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主流媒体开始瞄准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内容生产部门主动创新,以跨部门合作等方式孵化出一批优质融媒体产品,一批批媒体“网红”记者编辑脱颖而出,通过权威专业的报道、鲜明犀利的评论、亲切真诚的互动,赢得受众的好评,实现了媒体影响力和个人知名度的双赢。

  主流媒体通过记者编辑积极发声,主动投身到各类传播阵地,打造IP化的“网红记者”,将利于进一步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扩大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网红记者”通过个人视角、本土语言、有料有趣的传播项目,与受众持续建立线上联系,有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正成为主流媒体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的重要举措。

  实践表明,工作室项目制是“网红”发展壮大的有效运行模式。很多媒体以“网红”记者编辑为核心人员建立工作室、组成精干团队,在明确定位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内容生产、传播推广、运营管理,特别是加强垂直化、细分化、个性化内容生产传播,不断积累品牌效应。近年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等通过纷纷组建“融媒体工作室”等方式,为“网红”型媒体人脱颖而出创造机制,值得借鉴。2022年3月,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印发方案,鼓励采编人员跨部门组建融媒体工作室;2022年6月,上海报业集团启动“融媒工作室赋能计划”。“融媒工作室赋能计划”探索主流媒体以组织创新激发生产动能,以视频内容生产紧抓重要机遇窗口,以平台资源对接、新媒体技术培训等赋能采编队伍,进一步打造提升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生产力。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融媒工作室赋能计划”发挥了引导作用,强化了“赛马”机制,激发了你追我赶、“人人举手”的良好氛围,融媒队伍不断壮大,一批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融媒佳作广受好评,在此过程中,一些工作室和媒体人迅速成长为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主流媒体大V和知名IP,“晏秋秋工作室”就是主要代表之一。

  近年来,“网红”引起了社会、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但在主流媒体中,得到多方认可的“网红记者”尚不多。晏秋秋4年多的转型实践,可以提供一定参考。

  从2000年7月复旦大学毕业到2020年7月,晏秋秋参加新闻采编工作刚好20年,面对融媒转型浪潮,他决定自我挑战,尝试拍摄短视频。他还记得拍摄第一个视频时的场景,就在办公室,架着一部手机,面对镜头吃洋葱,视频发布后,只有十几个点赞、看过。但晏秋秋深知,作为一个互联网新兵,只有持续输出才能赢得粉丝。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受疫情等影响,晏秋秋发布的视频并不多。

  2022年5月,终于迎来了转机。当时,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已接近尾声,晏秋秋和公益团队克服多重困难,一起到虹桥火车站外,给即将离沪的滞留者送上开水和泡面,并对他们说上一句“谢谢你们来过上海”,随后发布了《谢谢你们来过上海》一文和视频,这一暖心之举在网民中引起极大反响,微信文章阅读量超200万次,全网传播量超1000万次。

  2022年6月16日,上海报业集团“融媒工作室赋能计划”启动,计划在集团内重点培育一批IP和主流舆论的“金字招牌”,“晏秋秋工作室”入选。由此,在上海报业集团和新民晚报社支持下,以晏秋秋个人命名的“晏秋秋工作室”进入发展快车道。2年多来,晏秋秋已经累计发布1800个视频,每天平均近2个,最多的一天发布6个视频。

  与很多“网红”单一的视频或直播不同,“晏秋秋工作室”拥有三大产品,即短视频、直播、线下活动,这些产品都坚持公益性和正能量,所有的产品都不接软文、不带货、不开粉丝灯牌,公益成为“晏秋秋工作室”坚持的一大特色。

  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晏秋秋曾自费购买了10万公斤蔬菜,送到上海40多家养老院。从2023年10月起,他发起创办了一个品牌活动——“金色阳光嘉年华”,这是专门为老年朋友服务的公益项目,被誉为“老年朋友的迪士尼”,至今已举办24场。每场公益活动邀请医疗健康专家、社区达人等参与,参与人数从300人到1000人不等,同步进行直播,为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福利。

  目前,“金色阳光嘉年华”已入选上海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晏秋秋也多次获得上海市公益新闻奖,并被评为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绝大多数流量都是给明星、“网红”的,面对直播热潮,作为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人,晏秋秋主动“应战”,决定在微信视频号上进行直播。

  2023年10月21日,晏秋秋迎来了首场视频号直播试水,这是一个敬老节活动,直播持续3个半小时,得到粉丝的好评。从2024年2月10日大年初一起,晏秋秋正式开启了视频号直播,截至2024年12月20日已开设310场,每场约100分钟,直播总时长超过618小时,点赞超过38亿次,累计评论超152万条。

  晏秋秋的直播,以“解读政策、解答疑惑”为主,每天晚上8点半,他会在直播间与老百姓准时相约,分享最新的民生资讯、社会热点、生活提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热情地回答每一位粉丝的提问。

  传统媒体人不能跟风“网红”,而应形成自身特色和标识度,这样才能更受关注。晏秋秋视频从构思、打腹稿、拍摄、剪辑、制作到发布,几乎全部由其本人完成,关注时政热点、关心民生话题,真人出镜、口播观点,以百姓视角发表独立观点,由此形成了视频的六大“标识度”。

  只要有热点,晏秋秋总会在第一时间发声。作为主流媒体记者,晏秋秋一直保持着对新闻的敏感和热情,内容上坚持以民生话题为主,通过社会热点事件,讲述老百姓关心的事。晏秋秋的短视频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时政热点,一类是民生话题。其中时政热点线%,民生热点线%。

  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时代,政策的发布和老百姓的理解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解读、沟通需要。主流媒体记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对政策加以诠释、引导、解惑。

  以2024年8月底住建部发布的“房屋养老金”为例,很多市民一开始对此一头雾水,以为又要收费了,质疑声很大。晏秋秋以《房屋养老金的逻辑》等为题连发3个视频,综合播放量超800万,并配以连续3天5小时直播释疑,帮助很多受众弄清楚了“房屋养老金”究竟是什么。

  时效性对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媒体人做评论类短视频的独特优势。“晏秋秋工作室”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热点新闻,根据定位和自身特色及时发声。为了提高时效性,晏秋秋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从视频的构思、打腹稿、拍摄、制作、发布,原则上要在半小时内完成,这样贴合热点的视频评论在互联网平台上是较少见的。

  新闻评论的度,包括力度、角度、高度和密度,总体上体现媒体人的专业度。如日本核污染水事件系列短视频,“晏秋秋工作室”连续发布了10条,视频号平台累计播放量超1000万,点赞数超15万。医疗卫生领域的反腐话题曾持续发酵,主流媒体较少报道,“晏秋秋工作室”通过《医院套路》《黑心医院回扣院长》《医院反腐先退讲课费》《看病冤枉钱去了哪里》《神秘的医药代表》《医院不是独立王国》《7个医院的贪腐细节》等视频,进行了持续全面关注,总点赞数超75万。

  全国网民目前已接近11亿,但移动互联网是受众细分时代,作为“网红”媒体人,同样需要瞄准一个群体或年龄层的用户,如果能吸引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关注,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一家传统媒体。针对上海深度老龄化趋势,“晏秋秋工作室”瞄准的是“活力老人”,也就是他的“铁粉”。

  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68万人,占总人口的37.4%,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他们不仅有时间、有热情,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是视频用户的生力军。“晏秋秋工作室”对“活力老人”尤其友善,一个个诸如《老年人的一顿热乎饭》《骗人的老年鞋》《老年人要有事可做》《父母在不远游》等视频,贴近老年朋友心坎。

  晏秋秋的视频产品,封面的上半部分为头部照,下半部分配以3到8个字的醒目标题,简练而直观,独具一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晏秋秋的视频,加上声音,以及最后一句“各位粉丝,你们怎么看?”这些都成为晏秋秋视频的鲜明特色。

  与很多视频加画面、插入场景不同,晏秋秋视频最大亮点是“本尊露脸”,在2到3分钟的视频中,全程本人素颜出镜,做到一气呵成。在晏秋秋的视频中,对出镜并不太“讲究”,无论是录制的场合,还是服装等方面,更不用说化妆了。

  晏秋秋视频以短见长,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原因在于,首先,内容短小精悍,不仅说清楚新闻背景,还有效阐述观点,让人接受;其次,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尤其是微信视频中,传播效果更佳;第三,3分钟以内的视频,基本上半小时可剪辑完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内容权威的优质内容依旧稀缺。站在媒体人的角度,“晏秋秋工作室”认为,老百姓和政府部门要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就事半而功倍。主流媒体人要做的事,是当好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晏秋秋的视频,很少配背景音乐,也很少有说教式的语气,而是以平等的视角,设身处地、心平气和地沟通,这是晏秋秋视频的又一大风格。老百姓的诉求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这就要求“网红记者”熟悉相关政策,理解透彻,面对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不能说错话,不能说过头话,也不能装作看不到。

  □ 2024年10月1日“一晏知秋”12小时大直播,晏秋秋(左)在上海工人文化宫专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蓝骑士职业培训专员宋增光

  主流媒体发声,不能只盯着流量,但也不能没有流量。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内容,还要学会吆喝。

  与很多传统媒体人不同,“晏秋秋工作室”高度重视运营。具体说来,运营有五招:

  第一招是视频第一时间转发朋友圈,这表明的是一种态度,运营要先从自己做起,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方式。

  第二招是圈层的运营,从社区合作群到粉丝群,晏秋秋一直活跃在这些圈层中。视频发布后,他和工作室成员会第一时间转发到数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微信群,好作品很快就传开了。

  第三招是加强与粉丝的交流互动。晏秋秋每天要花2-3小时浏览粉丝的留言,管理评论区,在几十个粉丝群中互动沟通。

  第四招是加强与平台方的协同。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对视频产品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分发和推荐机制方面也有所区分,“晏秋秋工作室”主动和微信、抖音等平台联系,熟悉平台规则,尽量契合平台的传播机制,更利于推广。

  第五招是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视频运营能力。“晏秋秋工作室”经常和同行交流、探讨,吸取各方经验,推动从“网红记者”升级到优质视频运营者。

  越来越多的记者向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的“融媒轻骑兵”转型,但要成为“网红”型媒体人并不容易,这需要记者具备多种基本能力。“晏秋秋工作室”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收获了不少经验教训,我们认为以下方面值得媒体同行注意: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的报纸媒体发展步入瓶颈期已成为趋势。但对“报”和“纸”这两个字,要分开理解。“纸”只是一种媒介,今后将逐步让位于云、网、端、元宇宙甚至人工智能,而“报”是一种情怀,既代表几代报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初心,也代表面对复杂环境的主动发声,更是一种如履薄冰的工作状态。

  “晏秋秋工作室”认为,进入短视频时代,“报”有了全新的含义。它不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的结合,而是一种行动、一种主动发声的勇气;它也是一种精神,是几代报人为了让新闻走进千家万户始终保持的初心;它更是一种状态,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枕戈待旦、战战兢兢、时刻保持警惕。

  4年多前,晏秋秋开始尝试从写文字转向拍视频,那时媒体生态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报纸,这个曾经的新闻传播主要平台,已经不再是唯一。对于传统媒体人,只有深刻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的变革,转变观念,拥抱新媒体、新技术,才能在主战场有所作为。

  在晏秋秋所有的新媒体作品中,从来不掩饰自己“体制内传统媒体人”的身份。为了履行媒体责任并确保导向正确,按照新民晚报相关采编流程,“晏秋秋工作室”的每个视频作品都严格执行“三审制”,这也正是体制内媒体的优势,力争每一个视频不随波逐流,以正能量应对“黄流量”“黑流量”,甚至是“毒流量”。

  媒体融合转型背景下,主流媒体记者要成为“网红”,至少要具有四大能力。一是新媒体报道能力,包括视频拍摄、剪辑、主播、发布、运营、互动等能力,为受众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新视频作品。二是新媒体运营能力,需要了解社交媒体的特点,能够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传递信息,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三是创新能力,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人的发展,“网红”型媒体人要勇于尝试新的报道形式,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四是持续创作能力,“网红”型媒体人除了日常工作外,要挤出大量的业余时间,投入精力和资源,将每一件融媒作品和融媒工作室呵护为“自己的孩子”,致力于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品牌。

  媒体打造“网红”本质上是在履行媒体职责,输出新闻报道、优质内容始终是根本任务。很多“网红”本就是业务能力突出的记者编辑,结合热点话题和民生关注事件,将新闻报道和个人视角有机结合,持续生产突出个性化、故事性、体验式的新闻报道产品,是目前不少媒体“网红”的主要内容、核心优势。但如果媒体“网红”仅仅专注于新闻报道,就难以充分满足受众对“网红”个人的兴趣和需求,难以建立与受众持续的联系沟通,不利于“网红”个人形象的有效树立和账号的发展壮大。

  同时,“网红”型媒体人与其他“网红”相比,更应注重自身形象和言行。“网红”型媒体人应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发挥榜样作用,避免因“人设崩塌”影响本人及所在媒体的公信力。此外,应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针对“网红”及其工作室可能出现的导向问题、报道差错、损害媒体声誉等情况,作出处罚性规定,并就“网红”账号权责归属等问题明确相关规定,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在纷繁芜杂的信息观点冲击下,在网络大V包围下,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人需要瞄准主战场,积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壮大并占领主流舆论,这是“网红”媒体人转型的意义所在。(作者均系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工作室”成员)

网红明星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网红明星:

  • 下一个网红明星: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网红明星 粉丝量逾350万“网红记者”晏秋秋的转型之路 (03-02)
    普通网红明星 2024十大热点事件盘点 年终专题② (03-02)
    普通网红明星 昔日韩星RAIN也变油腻了!穿长裤皮靴撞脸向佐… (02-28)
    普通网红明星 “鹿哈们” 的奇幻逆袭:从草根到顶流的流量密… (02-28)
    普通网红明星 戴耀明内地出场费曝光五万块5首歌网友直呼网红… (02-28)
    普通网红明星 潘宏各种黑料被扒爱狗人士这次是真想彻底封杀… (02-27)
    普通网红明星 万篇长征-黑料不打烊zztt11_万篇长征-黑料不打… (02-27)
    普通网红明星 万篇长征-黑料不打烊 (02-27)
    普通网红明星 SU7拍片群聊曝光!车主气的连夜卖车麻豆传媒摊… (02-26)
    普通网红明星 《三人行》剧组开始互撕主演导演爆李明德黑料… (02-26)
    普通网红明星 又来瓜了!曝张颂文线下约女粉丝提前发照片私… (02-26)
    普通网红明星 揭秘“黑料不打烊”:背后的隐秘诱惑 (02-25)
    普通网红明星 日本无卡六卡七卡八卡入口 - 日本无卡六卡七卡… (02-25)
    普通网红明星 168su黑料新入口_168su黑料新入口V (02-25)
    普通网红明星 航空一分钟 尽览国内外航空热点事件TOP10 (02-24)
    普通网红明星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2-24)
    普通网红明星 第二章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02-24)
    普通网红明星 何钰欣终于同意和猴哥离婚演了一年到手一套房… (02-23)
    普通网红明星 聂小雨黑衣战神V (02-23)
    普通网红明星 震撼!麦迪与聂小雨青花瓷同框帅气如鱼得水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