鬯薹鼍日前,网络媒体新榜发布了一篇《自媒体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自媒体人目前生存状况堪忧,除了极个别的成功案例之外,绝大多数自媒体的经营者处在不盈利状态,60%以上的月营收在1万元以下,而线%。
在新技术愈加发达的今天,自媒体正在成为新兴的传播力量,受众于信源的交互,短平快的传播方式,无门槛的经营模式等等都使得自媒体走在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上。
不过,直到今天,尽管自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无远弗届,深入到了现代人生活的每个角落,但大部分自媒体的经营仍旧依靠个人的兴趣,而难以产生有效的产业模式,因此,也局限着自媒体进一步的发展。未来的传播会是自媒体的天下,这是许多人都会认可的观点,然而,从手工作坊式单打独斗到真正雄霸天下,自媒体显然还有许多的难关要过。
自媒体发展迅猛,不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它的积累远远不足,最终成为发展的阻力,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国庆说:“几年前我写《媒体话语权》,在最后曾经提出过两个担忧,一个是新兴媒体的盈利模式问题,一个是信用问题”。
经历数百年积累的传统媒体,在今天虽然面对着新兴媒体的激烈冲击,但有一点显然是新媒体短时间内很难比拟的,张国庆说,“对于媒体来说,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有一点是共同需要的,就是信用,媒体要有话语权,就要有公信力、有信誉感,也就是别人凭什么相信你说的。信誉感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诚信,少发布假消息,不造谣传谣,时间长了自然人们就信任你。第二,要有权威性,不能信口胡说,要有知识含量,要有专业素养,也可以说专业性。这两个方面都是影响媒体公信力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在今天,显然两方面的问题都很严重”。
信用决定了受众的认可度,有了认可度,才会有经营、盈利等等后续的问题。张国庆说,“我们的新媒体在信用建设上显然还远远不够。首先,许多人为了吸引眼球,信口开河,什么都敢说,这样显然是靠不住的,说的多了自然被读者抛弃。第二,权威性,也是专业性。自媒体没有门槛,谁都能进,但是从事新闻传播需要专业的素养。而且,更重要的是,自从微博、微信出现以后,社会普遍变得浅质化,以前人们看书读报,最起码可以把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了解得差不多,但是微时代中,人们开始变得普遍浮躁,每个人都大量地阅读,但却很少深入地阅读,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实际上可能读了别人的只言片语,然后人云亦云。”
浮躁的阅读影响的不仅仅是读者,也包括自媒体的从业者,张国庆说,“浅质化的时代,自媒体的运营者很容易陷入到迎合潮流的漩涡中,结果越迎合自己就越肤浅,而且不以为肤浅,反而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没有他不能说的,没有他不能评论的。结果就是没有权威性,说的多得别人都不相信了。在这个世界上,通才确实需要,但首先需要的是专业,那些一流的知识分子、学者,看起来他们通达世事,但实际上仔细去看,他们本身都有自己的专业,先专而后再通。只通不专,从来都不是正途。而这正是当前许多自媒体严重的问题”。
在《自媒体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中》,自媒体本身发展不成熟、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是影响自媒体人生存现状的重要问题,而对自媒体人来说,如何找到新的属于自己的发展和盈利模式,同样重要。
张国庆说,“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任何一个新兴事物,它的运营模式必然都是不明确的,都是模糊的,当年淘宝这些网站他们的运营模式,也是通过无数的摸索,一点点成熟起来的,经历了很多艰苦的过程。”
问题是,从生涩到成熟,从来都不是简单而平静的,张国庆说,“这个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首先摸索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资金,其次,成功率极低,淘汰率极高,比如说网站,当初数以万亿的网站,能生存到现在的有多少,成名成功的有几个?就数的过来的那么几个。一个新事物出现时,总是不稳定的,只有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付出,到了稳定期,才会形成自己成熟的运营模式。但是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中途倒下,有多少人被无情地淘汰?绝大多数,成功太难了,成功的也太少了,天赋、能力、机会、坚持等等,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互相配合才有可能造就一两个成功者,大部分人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而对于大部分自媒体的运营者来说,显然还远远没有摸索到如何经营一个好的自媒体的方法。张国庆说,“做一个产业,需要很多东西,就如自媒体,内容、营销、管理、经营等诸多环节,要是都能做好自然最好,不能全部做好,你要么内容好,要么营销好,总得占一样,才有可能发展下去。而且对自媒体来说,现阶段可能营销的作用更大,媒体本来是传播的中介,所以它首先要把自己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同时再注重内容的建设,把知名度变成公信力,变成信誉感,让人们信赖。但是显然,目前来说,在这方面多数做得还远远不够”。
所以,看似完全开放的自媒体,仅仅是没有显性的门槛,真正要获得成就,必然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张国庆说,“这是一个机会成本极高的领域,不是谁都可以做自媒体”。
显然,自媒体的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宽阔和美好,张国庆说,“我们喜欢跟潮流,跟风,什么新鲜,就蜂拥而至。就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分子都写稿,靠稿费生活,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过得很艰难,因为市场是有限的,发表平台的容量是有限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家都去下海,最终有几个成功的呢?道理都是一样的,自媒体最后仍旧要形成金字塔结构,巅峰的位置站不下几个人,大部分还是会在底层苦苦挣扎”。
现实的残酷往往超出想象,张国庆说,“所以,对自媒体的从业者来说,首先应该意识到竞争的残酷,其次,应该考虑的是自己没有这个天赋和毅力,在这场竞争中坚持下去。成功是不容易的,需要天赋、能力、机遇等诸多的因素配合才有可能成功,不是谁都能成为巴菲特、马云。当然,这不是说要人们放弃,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一下,但是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觉得可以,那么就要坚持下去,觉得不行,就不必再干,再找别的机会”。
事实上,过分耽于某个领域,往往还会忽略了更多的机会,张国庆说,“今天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仍旧处在上升期,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机会绝不仅仅限于新媒体,各个领域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各有长处,所以最应该做的,是找到自己适合的领域,发挥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获得自己的成功。新媒体不错,但如果天赋不在此,那又何必非要在这个领域中最终把自己变成分母呢”?
自媒体从业者的群体在高速增长,然而,自媒体人的生存状态却越加艰难,张国庆说,“实际上真实的生存状态可能要比调查得更差。”
生存状态差,必然影响到发展的动力和生长的底蕴,张国庆说,“状态越差,就越没有精气神,实力越差,就越没有发展壮大的能力,这是恶性循环”。
许多人怀着梦想进入了自媒体的世界,但现实却总是给人当头一棒,张国庆说,“进去以后你会发现,自媒体和别的任何领域一样,不存在什么暴利空间。何况在今天这个阅读普遍低落的时代,更是如此。很多人都订阅过微信公众号,肯定会发现,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有的人一开始一天一更新,后来一周更新一次,再后来一个月、半年……然后就没有了。为什么?开始写的时候,很有激情,但是后来发现没人理他,也就没有动力了,越来越少,以至于无”。
自媒体或许是媒体的未来,但自媒体不是所有人的未来,张国庆说,“热衷于做自媒体的,我想第一个建议,是给自己的一个试用期,比如三个月、半年,真不行,就别干了,转行,要是有点儿起色、甚至渐入佳境,那时候再加大投入,为时不晚,完全来得及。”
除非极少数已经获得投资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媒体这个新兴的领域,更理性的态度的方法比冒然投入更好,张国庆说,“这是我的第二个建议,不要破釜沉舟。先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把自媒体当做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有了生活基础,做这个也就没有了负担,说不定一段时间后反而能做好。假如没有生活基础,把一切都投入其中,把所有的希望寄于此,对个人来说压力就太大了,反而不容易做好。就好像炒股,那些拿闲钱炒股的人,往往多有盈利的,而且即便不盈利,也不会影响生活,而那些孤注一掷,卖房子卖地去炒股的,有几个不失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