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资料继《茶馆》《袍哥》后,王笛已经被誉为最懂成都的成都人,他从学术语境下,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聚焦成都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形象生动地还原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讲述我们与城市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浸透在每个人生活之中的片段,我们都在以各种方式与城市互相影响,互相改变。
今天的活动,崇德里的总策划,艺术家王亥受邀与王笛一起对谈。王笛透露,自己与王亥是中学同学,上个世纪70年代一起在成都三中读书。王笛说当时自己很喜欢画画,王亥是绘画天才,自己虽然从小也在画,很刻苦但没有天赋,后来机缘巧合去学了历史。王亥开玩笑道:“幸好王笛没学画画,不然就少了一流的历史家。”
土生土长的成都人王笛在离开成都后,一直在研究成都,写成都也是信手拈来。他以“成都文化”为主题写过《街头文化》,这本书主要是从学术的角度写晚清到民国初年成都的文化,从公共空间的角度来看成都文化的变迁,过去是怎么一回事。
王笛说,他想在这个课题的基础上,把学术的研究转换成大众阅读,把成都文化和转折以及城市的变迁,介绍给读者。于是,他写了几本关于成都的书,最新的《消失的古城》重构成都过去的空间和日常生活。此外,王笛还在《小商小贩给城市带来活力》一文中介绍,一位1906年来蓉的美国传教士估计,成都街头约有150种不同的小贩,主要销售食物、日用和妆饰三大类商品。
成都茶馆历史都是依靠外来人的描述,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往往会忽视它的特点。
王笛在美国待了25年,回国之后又一直在中国澳门工作和生活,从生活在外地的成都人的视角看成都这些年来飞速的变化。王笛感叹道:成都的变化非常之大,成都市在这么多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建设设施方面的巨大的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其实这种发展变化是我们每个居民,生活在城市中间居民可以感受。
比如,过去和尚街两边的铺面房条件很差,一是没有卫生的设备,冬冷夏热,特别是冬天,密闭性和封闭性都不行。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住房条件得到相应改善了,交通的情况、城市设施、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一点成都市做的非常好。我自己作为成都人也是很骄傲的事情,现在经常被人称为新一线城市,准备进入一线城市,是很成功。因为我住在大慈寺的对门,对门就是太古里,怎样的变化?是一种兴奋的心情,看到成都的新面貌。”
同时,王笛说自己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希望看到的城市是能够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不仅仅是在现代化、商业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城市的设施、外观要更快地发展,一方面也要看到它原来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能够完善地保存下来。
实际上,王笛对成都的观察是在离开成都后才逐渐有了感觉,到了美国,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就觉得要写成都,他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间,就感觉不是那么深刻的体会。比如过去关于成都茶馆的描述几乎都不是成都人自己写的,从19世纪晚清到20世纪初,外省人或者外国人到成都后,看到每条街都有茶馆,每个茶馆都是作客迎门,他们觉得这种东西只有成都才有,所以他们记载下来。那么多年过去了,要研究成都茶馆历史,依靠的是这些外来人的描述,而不是成都人自己的描述。
王笛去过很多国家的各个城市,他觉得成都的包容性是非常好的。在19年前,茶馆里面可以是知识分子,穿长衫的,教书的,也可以是短衣体力劳动者,可以坐在同一个桌子边上喝茶,大家摆龙门阵。成都也没有发生过排斥外地人的事情,这就是包容性。包容性还针对一般人群,针对下层民众,真是对生活在底层的包容性。
王笛说,城市要多元化,要包容,城市的街道要多元化,千篇一律就成了冷冰冰的城市,没有人性化的城市。他认为,成都非常有人情味,在外面他总是说成都太安逸了,吃又好、人又好、又会摆龙门阵。
什么是成都文化?成都文化是一句话说不清楚:你喜欢喝茶,茶馆就是成都味道;你喜欢火锅,火锅就是成都火锅;你喜欢古迹比如武侯祠,那三国文化就是成都味道。每个人感受和体会不一样,但是多样性是一个城市重要的东西,千万要避免千篇一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