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妻慈蓝伶从广西钦州三娘湾景区海滩登上快艇,一路劈波斩浪,不一会儿就驶到钦州大风江口附近海域。年过五旬的林三哥和他的队友掏出单反相机,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海面。
“在那!”随着一声轻呼,林三哥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不远处跃出海面的一头中华白海豚,一旁的队友用纸笔记录下海豚出现的位置、行为特征等信息。拍完海豚,林三哥又熟练地用仪器测量海水的温度和深度并取样。
林三哥是三娘湾土生土长的渔民,他的另一重身份,是钦州市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研究保护与生命教育中心科研团队(下称“科研团队”)成员。中国生物学界泰斗潘文石教授是该团队的发起人和负责人,林三哥在团队工作已超过十年。
“只要天气允许,我们都会出海,年平均出海至少160多天。”北京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赵一说,他和妻子潘岳接过岳父潘文石教授的衣钵,常年在三娘湾跟踪研究中华白海豚。
5月正值南海(含北部湾)伏季休渔期,平静的海面上不时可以看到觅食和嬉戏的中华白海豚。有着“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又称印度太平洋驼背豚,是中国仅存的国家一级保护鲸豚哺乳动物。
赵一介绍说,中华白海豚四大种群中,福建厦门种群、台湾西部种群、珠江口-香港种群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唯有北部湾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经过常年追踪研究发现,北部湾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已由2004年的不足百头,增加到逾300头,并且年龄结构合理,可繁殖群体约占70%。
“这是科研机构、官方和民间三方合力的成果。”赵一说,数年前,钦州市政府在征询了科研团队的意见后,果断放弃了一个投资数十亿元人民币的造船项目,守住了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同时,在科研团队的建议下,将整个港口工业的布局由东边的浅海区调整到西边的深海区。
如今,一条壮观的入海公路将三娘湾和钦州港海域一分为二,路的东边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海域,路的西边是布局了“油、煤、气、盐”多头并进产业体系的临港工业区。
这条由科研团队建议、当地仅用2个月便建成的入海公路,底层岩石犹如一堵天然的海中城墙,庇护着中华白海豚免受污染和侵扰。“这是一条生态红线。”赵一说,这条路也因此被誉为“最美入海公路”。
北部湾是中国最洁净的海湾之一,拥有红树林、海草床及珊瑚礁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科研价值。
“生态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护中华白海豚实际上就是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赵一说,与钦州市历届政府一起接力保护中华白海豚的还有当地渔民,近年来一些年轻人也加入保护研究中华白海豚的队伍中。
林三哥的儿子阿杰从桂林理工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与父亲一起接棒保护中华白海豚。他在科研团队中运用无人机拍摄、识别中华白海豚,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模型分析。
“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我想坚持下去。”阿杰说。他与父亲林三哥拥有同样的信念:保护海豚就是在保护这片土地上的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