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情人孟小冬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就北半球而言相对于二分日,气压带、风带夏至日位置偏北,冬至日位置偏南。
气团:大范围内物理性质比较稳定均匀的大团空气。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单调,表现出与气团性质基本一致的天气特征。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前是被迫抬升的暖气团;暖锋是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锋前是被迫后退的冷气团。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总是向冷气团一侧倾科,降水也主要发生在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符号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的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锋的移动方向。
在水平气压场中,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中心(气旋)周围,而不会形成于高压中心(反气旋)周围,因为低压中心周围气流是向中心幅合的,冷、暖气团可以在低压槽线处相遇,形成锋面。高压中心不能形成锋面,因为高压中心周围的气流向四周辐散,冷、暖气团不能相遇。
(1)热带雨林气候并不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澳大利亚东北部南回归线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的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暖流的影响有关。
(2)赤道地区并不都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1)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例如,黄河下游、长江的荆江河段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2)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湖泊的位置。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全年都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水起调蓄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①径流总量,其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的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的多少、蒸发量的大小(与温度高低有关);
④含沙量,其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流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⑤航运价值,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稳,河道深且宽阔园,无瀑布、急流的河流,航运价值高;
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的大小;③支流数量及形态;④河网密度;⑤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一般同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不同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有可能比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如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比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
形成断层,岩体必定断裂,但岩体产生断裂,未必会形成断层,断层产生的关键在于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顺地形是指与构造形迹一致的地形,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是内力作用形成的顺地形。逆地形是指与构造形迹不一致的地形,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外力作用形成的逆地形。背斜谷从地形上看是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看还是背斜。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严重。
干旱地区一般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一定只出现在干旱地区,湿润地区也可能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如我国云贵地区和新加坡。一般而言,各地区的水量支出(主要是生产、生活用水)超过水量收入(主要是降水)时,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水危机)问题,其解决措施通常有开源(如跨流域调水)和节流(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两大方面。
火山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如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等。
人口流动是指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活动等。人口迁移是指一定时期内人的居住地发生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的居住地变动。
人口增长率降低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一般情况下,当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时,人口数量才减少。
城市化水平主要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速度反映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为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
郊区城市化:指城市附近的郊区转变为城区的过程,是郊区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
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城市中心区衰败,即出现“空心化”现象。
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指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即要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这种因素,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地势低洼)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其发展的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得到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得到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得到满足,则该条件往往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资源,因此水资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流灌溉,水源就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的地区;热带地区因为热量非常丰富,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梯田一般适合布局在坡度比较小的山区,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立体农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多级能量物质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农业经营模式。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将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观光农业: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观光农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循环农业: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同时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季风水田农业一般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较高,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小型机械化水平较高。
只要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市场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产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如北京、上海附近的牛奶生产企业。
工业联系是指若干工业企业之间存在的关系,包括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和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是指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企业集中于一定地域。工业分散是指工业企业、工业点等散布于一定地域。工业的集聚与分散都是工业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地理分布上的相对状况,是工业布局空间特征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则可以有效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经济发展可能会带来环境问期,但是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
(1)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将众多中小型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2)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这些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一般而育,发达国家或地区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劳动力廉价和地价便宜的优势,同时又能占领当地市场,减少产品运输费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则主要是为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
遥感主要是利用传感器获取信息,例重于监测、获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系统,侧重于信息管理、查询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来定位和导航,其功能侧重于定位、导航。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地理统计图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
统计图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注意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一、坐标图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常见的是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对于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应注意: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三角坐标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不可以任意增减;三角坐标图中的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递增方向一致,即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分布。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C.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D.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A. 农业
D. 旅游业解析:首先根据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小,不难看出图上部曲线表示的是泰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高,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低,图下部是德国产业构成人口的历史演变曲线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约为70%,到1999年呈下降趋势。(2)首先,明确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商业和旅游业为第三产业。其次,泰国农业人口从1980年到1999年下降最快,其数量变化也最大。答案:(1)B (2)A
二、曲线图(含折线图)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 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 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3. 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1)该河流位于( )A. 亚热带季风区 B. 亚热带大陆西岸C. 温带季风区D. 高寒地带
A. 只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 有一个汛期C. 冬季可能断流D. 年径流总量特大
解析:本题以曲线图为切入点考查判读能力及河流补给等知识。解答时首先要看清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流量。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试题设计者没有按常规的坐标绘制法将流量为0的刻度标在横坐标上,而是位于横坐标上一个刻度,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答案:(1)C(2)B
三、扇形图(饼状图)扇形图是以圆面积中扇形的大小表示地理数字资料的图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及构成或表示同一地理事物的地理分布。饼状图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关系的同时,也反映总体的绝对值。判读步骤:1. 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2. 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3. 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4. 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
例3、下图分别为某高科技园区空间结构和用地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是______功能区,其环境绿化用地比例大,主要原因是______。
(2)除环境绿化用地外,该高科技园区用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_____用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3)高科技产业地域分布一般具有______集聚的特点,这有利于______。解析:对一圈多要素要综合分析,综合分析两图,生产功能区处于核心地位。高科技产业往往对环境质量要求高,所以绿地面积占的比例是最高的。答案:(1)生产。对环境质量要求高。(2)科研与教育。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高科技产业的依托。(3)共用基础设施。企业间合作与交流。
四、雷达图此类图主要用来表示影响某地理事物的几种要素所占的比重及各要素的变化趋势。判读步骤:1. 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2. 雷达图可能有多个坐标轴,但各个坐标轴上的读数之和等于100%。如有四个坐标轴组成,四个坐标的原点都为零,距离原点越远,所占百分比越大,并且四个坐标轴的数值相加为100%;3. 此类图构成要素一般可为四项。
(1)依据图中信息,在空白圆圈中用所给图例绘制模式Ⅱ的产业结构扇形统计图。我国发展此种模式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2)分析图中模式Ⅰ反映出的工业生产投入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雷达”式统计图的阅读能力。在模式Ⅰ中,资金密集型占22%,劳动密集型占12%,资源密集型占23%,知识密集型占43%;而模式Ⅱ中,资金密集型占25%,劳动密集型占50%,资源密集型占12%,知识密集型占13%。其余结合相关知识作答。答案:(1)图略(劳动密集型占50%,资金密集型占25%,知识密集型占13%,资源密集型占12%)。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2)劳动密集型产业少,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大;说明劳动力数量在布局中的作用减弱,劳动力素质在布局中的作用增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五、风玫瑰图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判读步骤:1. 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多边形,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多边形的大小成正比关系;2. 呈辐射状分布的线. 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
(1)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必须考虑盛行风向,根据风玫瑰图,各主导风向所对应的正确的功能分区是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2)图中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表示_______,主要由________构成。(3)对于英国的某城市来说,正确的功能分区是_______(填序号)。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要求较高。根据图,“玫瑰瓣”大的或长的方向即为风向频率高、风力大的来向。答案:(1)⑤④①③(2)卫生防护带 绿化带 河道(3)④⑤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图文并茂,无图考图”已成为地理命题的特点。因此,把握正确的图表解读方法,充分挖掘图表信息,是保证顺利解答地理试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解析]第(1)题,东京星级餐厅多只能说明到东京旅游观光、就餐的人数多,星级餐厅并不是其地域文化的主体,A错;电影院屏幕属于文化设施,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不属于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B错;剧院也属于文化设施,纽约剧院多反映了当地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对;外籍学生多,是文化交流形成的,不属于伦敦地域文化特色,D错。第(2)题,由表可知,东京和纽约经济总量都比较大,说明其经济功能较伦敦、巴黎更为突出。伦敦、巴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由图可知两城市中图书馆、文化遗产等建筑较多,反映城市文化功能较突出。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玫瑰图等,其中地理坐标图和结构图一直是命题主角,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基本特点是判读的关键。
无论何种形式的地理统计图,均通过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趋势来承载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应重点判读以下两个方面。
(1)判读同一地理事物(现象)的数量大小和变化,如数值的大小、极值、特征值、随时空变化规律(趋势)等,并进行适当计算,最后用准确的地理术语描述其特征。具体做法如下表:
(2)判读不同地理事物(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判读统计对象各部分的构成情况。具体判读内容和方法如下表:
(2020届高三·太原月考)根据土地对农、林、牧等生产的适宜性,土地被划分为不同的土地适宜类型,而同一土地适宜类型中,根据其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大小又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三个质量等级。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土地适宜类型等级的面积比例。据此回答1~2题。
4.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市场、动力和原料)的比重,则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2019·江西南康中学月考)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读该地区某气象站所绘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完成5~7题。
答案:1.C2.B解析:第1题,该图反映我国农业用地的类型较全,但是不能反映数量多少,A错;该图没有显示我国农业用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农业用地地区分布状况,B、D错;由于我国宜农荒地及宜林荒地中高等级土地占比较小,因此改造的潜力较大,C对。第2题,我国农业土地中等级较高的比重较小,今后应当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B对;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易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A错;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易产生荒漠化问题,C错;盲目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宜农土地面积,易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D错。
答案:3.C4.C解析:第3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国家产业结构,c国第三产业占50%左右,①对。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a、b两国第三产业只占20%,比重小,②错。c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小,第三产业比重大,对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③对。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b、a、c,④错。故选C。第4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则a原料占比最大,是原料导向型工业;b动力占比最大,是动力导向型工业;c市场占比最大,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据此结合选项分析即可。故选C。
解析:5.B6.C7.A第5题,由图可知,该气象站1995~2010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变化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错误;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因此年内季节变化大,D错误;总体来看,冬夏的平衡数据叠加,可以得出年总平衡为负平衡,B正确;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波动较大,C错误。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增大,因此夏季呈负平衡,C正确;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误;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错误;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错误。第7题,读图可知,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区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A正确;气候变暖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误;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错误;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