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人的口头禅说起世界首富,排行榜上似乎总那几个老外,远在天边,可你想过吗?就在咱身边,这北京城里,曾有过一个不折不扣的。而且他那豪宅的奢华程度当年超过了皇上,如今还完整保存了下来……你想不想去亲身感受下?
这人,就是和珅,如果你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肯定知道这大贪官,关于演绎的故事,咱不多说,真正历史上,据专家详细测算,他的资产是8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年财政收入,妥妥的清朝整个276年的首富,放在全球,当时的法皇资产不到他五分之一,近百年之后的洛克菲勒也比不上,绝对是整个18世纪的全球首富。
今天,一阳就带你去他家——恭王府,探访一番!这周末下午,炎热的京城飘来阵细雨,都说“水乃财也”,看来,这雨中游恭王府,应该别有一番意趣。
车停到什刹海西北角,顺着一条绿柳荫荫的街巷走不到百米,就到了恭王府门口,它始建于十八世纪末,是全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走进去,果然气派非凡,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插一句,你知道吗?在北京,隶属文旅部的景点只有两个,故宫和恭王府,规格够高吧?在附近玩,一阳觉得真不必总去挤故宫和长城!这才是清代的精华,所谓“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真没有丝毫的溢美和夸张。
这里之所以叫恭王府,是因为原为乾隆后期大学士和珅的宅邸,后改赐为恭亲王奕忻的王府。
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 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建筑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
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院落布局分中东西,一阳分别沿着三路分别探访了八个宝藏景点:
它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古时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现在内部陈设有清代王府文化展,十分详实。
葆光室以介绍和珅的生平为主。想看看和珅到底有多富,就瞅瞅他们家的资产清单。随便挑一件,那都算得上是稀世珍宝。
不能入内,但从打开的门往里望去,也一览无余,其中一根金丝楠木柱子,估价就二十多亿,令人咋舌不已。
拥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连成一排,近200米长的后罩楼可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如一个屏障一般,将花园和府邸区巧妙的分开。而墙上的各种花窗形状,据说便于和珅辨别不同房间存放的宝贝种类。
洛可可风格的雕花石拱券门,建造形式受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影响,在皇家建筑之外的私家园林中难得一见,北京只有三处。
大戏楼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建筑面积685平方米,据说整个大戏楼虽为砖木结构建筑却没有用一根铁钉。戏台下还埋了9口大缸,形成独特的扩音器。
福字碑位于秘云洞内,是由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这块碑石长7.9米,嵌入假山。
康熙帝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而且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于是排队摸了福字,“福气到手”!
方塘水榭是恭王府花园西路的主景观,由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长方形池塘和水中央的湖心亭组成,山中凿泉引水,自池塘三个不同方位的石刻龙头流入池内,我们去时只见荷花开的正好,真令人“忆江南”啊……
这一圈转下来,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四个字:“万福之园”。因为王府中除了康熙“福”字之外,花园到处都有寓意“福”的景致和设计。
在太湖石的正后方,就是蝠池,它也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因整个池塘的形状就像一只展开翅膀的蝙蝠,因而得名。而花园后面,还看到一座高达3米左右的送子观音石,而关于这尊石像,还有它的来历和传说。
相传,和珅一直没儿子,直到有一年,和珅陪乾隆出游,得到了一座石像,传说是从太湖当中来的,外形看起来十分像一尊手中抱着小孩子的观音像。
和珅就把它放在了府中的后花园里。而说来也巧,第二年,和珅的原配夫人就生了一个儿子,就是由乾隆赐名的后来娶了公主的丰绅殷德……
伴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走出了恭王府,发现这周边的胡同也气象不凡,似也是藏福之地,难道真有“大隐隐于市”吗?
巧的是,正遇上在这儿拉“胡同游”的有名的“京城八爷”,于是,欣然坐上三轮车,又听他把这王府附近的胡同也讲了个明白:北京自古就有“东富西贵”之说,而这块地儿以恭王府为核心,是贵中之贵。
当时全国各地的很多高官的宅子集中在此,官员还按出身南北方不同各住一片。到了近现代,恭王府的隔壁还是大文学家郭沫若的故居,他在这住了15年之久。
细细的车轮子在曲折的胡同穿梭,耳边听着京腔京韵的讲解,从下马石,到从门墩看户主是文臣还是武将?
让人对恭王府周边的环境有了更深了解,这还是多部影视剧包括《老炮儿》的拍摄地。当下心里想:不知是这恭王府的福气外延滋润了这方土地,还是这龙脉上的土地用精华哺育了恭王府呢?
蒙蒙细雨中,感觉我们这探访首富豪宅恭王府一行也是沾了不少福气,希望把这福气也带给看到或听到这些文字的你,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传递这中国传统的“福”文化,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