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冉25岁的屈楚萧估计没想到,第一次当电影男主角,就获得了近40亿票房的不俗成绩。
《流浪地球》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作为在影片中拯救了地球的男一号“刘启”,屈楚萧的星路按理应是一片坦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走红,伴随着激烈的争议、质疑与口水声。
不知是否是屈楚萧怒怼私生饭的“傲慢”行径惹恼了饭圈,网民对屈楚萧在社交网络下留下的数字痕迹展开了大清扫。不仅微博小号的旧日言论被扒出,就连他在大学期间使用的豆瓣账号也未能幸免。#屈楚萧三观#随即被顶上热搜且讨论度居高不下,截至发稿,阅读量已达3.5亿。
在整个事件中,焦点不仅是明星与饭圈的冲突问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网民的态度。由此次事件引发的,人们对性的态度、对明星的道德要求和数字化的旧日记忆等话题都可以从网民的态度中得以窥探。
屈楚萧名为张子明的豆瓣ID被扒,记录显示,2014年期间其经常访问SM小组,回帖讨论时长,并且发表了反对同性恋的言论。微博小号中也被指出有疑似歧视女性的言论。
在围绕屈楚萧三观的讨论中,性成为了牵扯在其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屈楚萧在社交平台上暴露的“性癖”成为了人们判断其三观的重要依据,“恐同”、“SM爱好者”和“歧视女性”等随即成为了他被人诟病的污点。
单看歧视同性恋这一条,屈楚萧的言论的确有些不妥,其他言论则多少透露着他青年时期的中二与狂妄。血气方刚的大男孩表现出自己的性冲动与好奇,部分人就已将其钉在了“下流”的耻辱柱上。仔细想来,在这些窥视与嘲讽背后,隐藏的是社会普遍对“性”的污名化与耻辱化——将生育当作常态,却谈性色变。
但与众多明星被扒事件不同,网民对屈楚萧的态度并不是简单的东风压倒西风,无论屈楚萧被曝出多少“黑料”,以@方式博主为代表的追星大号都始终坚定地站在屈的阵营里。无论是性姐微博中随处可见的小*文,还是评论中“自家姐妹”的颅内高潮, 这些屈粉的表现都证明了,她们不仅认为屈楚萧的言论无可厚非,更毫无顾忌地肯定了屈楚萧对自己的性吸引力。
两伙人截然不同的姿态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两种性观念的对立与碰撞。在知著君看来,两者分别代表的保守与开放之风像是被搁在了翘翘板的两端,对有关性的讨论施加规训的压力,自由开放的环境则会离现实的土壤越来越远。
知著君认为,人们对“性”的追求与渴望绝非人性中的阴暗面。无论是中国古语中的“饮食男女”“食色性也”,还是西方弗洛伊德的本我之说,都证明了性不仅是人类的本性,而且应该摆在人类生存的基础位置。在不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追求情欲,肯定肉体应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回归到网友对#屈楚萧三观#一事的讨论上,现在混饭圈的粉丝们,太习惯于活在完美人设中的明星了。无论是荧前还是幕后,粉丝始终期望看到自己的idol谦逊有礼,正直善良的那一面。而明星自身作为文化工业中生产消费链条中的一环,在粉丝面前卖人设,也已经成为了饭圈常态。
那么,微博作为与粉丝沟通的主要阵地,明星发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个人形象,都是自己建构“完美”人设计划的一部分。言语上的一个不小心,就会给自己招了黑,周冬雨、吴磊和黄景瑜等人都在这上面栽过跟头。
于是,明星们表达的自由只能通过注册小号来实现。屈楚萧在小号中怼私生饭,怼idol,这些真实甚至有些狂妄的言论,表现出屈楚萧完全将小号当成了自己宣泄和表达的平台,并且证明自己压根就不在乎什么演员应有的人设。
无论这种耿直是不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炒作”,知著君起初,都十分乐于看到这种改变。屈楚萧无畏于人们对其私下言论可能产生的质疑,起码证明了有人在为明星走下神坛做着些许改变。毕竟近些年,随着吴秀波、薛之谦等明星人设相继崩塌,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隐藏在人设背后的种种骗局与谎言。
但在#屈楚萧三观#的讨论中,网民对其近乎完美的道德要求和审视,暴露出的依然是草木皆兵的舆论环境。屈楚萧想摆脱娱乐圈固有的人设,但在网友的口水声和性姐的声援中,耿直boy的人设却无形中越发稳固地建立起来。
回顾这场舆论拉锯战,映射出来的是规训社会中权力拉扯的缩影。明星具有普通百姓没有的话语权,始终在权力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一旦网民掌握了能够改变明星命运的舆论场,在权力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网民也期望试图将明星关进被监视的道德监狱。
福柯曾说,“一种虚构的关系自动地产生出一种真实的征服”。当代社会的权力网络和无数的监视的眼睛无不使得每一个生存于社会中的个体被驯服或逐渐接受驯服。不知道屈楚萧的微博小号,在网友的监视之下,将会何去何从。
无论是QQ空间、天涯、BBS还是虎扑,80后和90后的我们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或多或少地都留下了数字痕迹。
互联网改变了社会书写集体记忆的方式,同样也记录了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那些或青涩、或愚蠢的青葱岁月。无论是停留在QQ空间首页上小时代姐妹花的图片封面,还是在天涯社区与哥们吹过的牛,都成为了隐藏在互联网深处的青年网民的旧日记忆。
屈楚萧无疑是与众多网民一样热爱网上冲浪的一员,互联网用代码和数据记录下了这个“直男”的过往,但明星的身份却将其旧日的过往再次带到如今每个网民的眼前,并对这些数字文本反复解读并创作。诚然,公众人物的言论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言论更要字斟句酌。但知著君认为,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这样打着正义旗号的隐私触碰与无底线的狂欢。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交往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给了人们利用互联网上的数字痕迹去窥探他人的可能。我们用戏谑的眼光对打量每一个人都可能存在的黑历史,却忘记了自己也是网络大军中的一员,忘记了互联网本身就充满了人们的伪装和被包裹的假象。知著君认为,对待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这些数字痕迹,我们无法也不能用如今的道德标准简单衡量。毕竟,十年前“886”流行的时候,我们与人告别都不忘说一句886。
互联网中的传播与交往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也是人们在线上空间的社会活动。我们不可避免地在网络社交中留下个人的观点与见解,但即使是明星的数字痕迹,也应该有被遗忘的权利和被世人接纳的空间。
知著君不是在为众多言论不当的明星进行开脱,公众人物不合时宜或者突破道德与法律界限的言论应该被指责。但当我们面对明星的一些打破粉丝完美幻想的旧日痕迹,面对不太完美的真实,我们能够试着去接纳这种真实吗?
毕竟,拿着美图秀秀中的放大镜功能去审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想任谁的“颜值”,都难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