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女日记19楼“大王叫我来巡山”的小钻风是《西游记》里最火的妖怪,给职场人士演绎如何摸鱼躺平;狐狸精有无数的版本,它们活跃在《封神榜》《聊斋志异》《火影忍者》等作品中,扮演着正邪难分的角色;白蛇与青蛇,从小说、电视一直纠缠到电影、游戏、戏剧舞台,几乎是中国知名度最高、流传度最广的爱情故事。
在东亚国家,妖怪文化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学和民间传说中的重要角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世界观。
人们对妖怪的想象,其实是对未知的想象。远古时代,面对令人敬畏又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就猜想是否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未知力量。年,传说中是一种妖怪,怕光、红色和爆竹声,因此每年春节人们总要彻夜点灯,燃烧红色的炮仗。在日本,许许多多的妖怪依然“活跃”在节日和流行文化中。
妖怪故事喂养了人类的好奇心:人类期待化身为某个物种,获得上天入地的非凡能力,冲出贫乏有限的日常生活。所以,数千年来,人们痴迷于妖怪和它们的故事。所有的妖怪故事,说到底讲的都是世情和人心。
最近,新周刊推出了封面专题《妖怪传》,为读者带来一期妖怪故事盛宴。硬核读书会推出一份特别的妖怪书单,与大家一同进入那个光怪陆离的平行世界。
曾有学者说过,“幻想引领人类,神话催生文明”。各类各色的中国神话信仰,深深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串联起我们的文化记忆,就像因嫦娥奔月而起的中秋佳节,或是因神话“除夕”“过年”而来的春节。
我们是如何认识神话的?大抵是从口耳相传的故事中,用女娲、精卫、夸父等形象搭建起共鸣的文化记忆。
《诸神的复活:中国神话的文学移位》以原型批评的“移位”理论作为基点,释放了中国神话研究的空间。简单来说,就是挖掘出我们以前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如精卫填海故事里对悲冤主题意象的广泛接受和书写。
作者宁稼雨等学者在十个章节里,围绕女娲、精卫、嫦娥、西王母等神话主题的故事系列,在不同故事文本中把握神话主题的流变。
这本书跨越了单一文体、单一作品的问题壁垒,勾勒出神话主题变化的历史地图,从浩如烟海的文献材料中串联出一条文化脉络,解读中国神话与文学中绵延的文化编码。
凤凰浴火重生、精卫填海、饕餮贪吃,这些故事中的妖怪在口语中常常作为一种隐喻出现。《搜神札记》一书中收录的文章,就是对这些耳熟能详但轮廓模糊的妖怪的一次考据,最初作为专栏文章刊登在《时尚先生》杂志。
作者游走在东方与西方、流行和古典的对比中,分析了这些神话形象的起源、演变以及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差异。
《搜神札记》中,有着不少令人咂舌的“冷知识”,比如“凤凰涅槃”的典故出自郭沫若,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扎实的材料、流畅的文字和作者大胆而精妙的推理,令这本小书充满了阅读的乐趣。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认为,“白蛇传”属于“集体共享型故事”:它内含人生的某些典型情景和生存困境,能够引发共情,这使得它被反复讲述,也被一再释读和改动。
本书即是关于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纸上纪录片”,由主创访谈揭开幕后故事,由黄天骥、董上德等学者梳理“白蛇传”故事的流变史,并探讨粤剧表演传统的现代重塑。
白蛇形象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唐代小说《李黄》中的“白衣之姝”,即白蛇所幻变成的美女。这位“白衣之姝”,以及宋代话本小说《西湖三塔记》中同样由白蛇幻化成的“白衣妇人”,都是古代“色欲禁忌”的一种具象化。
明代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不曾杀生害命”的白娘子,则脱去了“妖性”,有了“人性”。她“冒犯天条”,因为她对爱情的追求,违背了当时礼教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她的人生经历也成为了世俗女子的缩影。迄今,“白蛇传”故事还在不断出现新改编的版本。
在董上德看来,《白蛇传·情》在“人妖之辨”等问题上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创新意味。白素贞有着对真情的执着:“莫再说,我是蛇儿不能恋。为了他,求仙草;为了他,漫金山;为了他,舍生死;为了他,我愿塔里再困千年。”
而许仙也不再是懦弱怕事、是非不分的性格:“娘子她纵是蛇,为我拼却九死一生,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通过新演绎,启发人们对当今情爱关系诸种新形态的反思,这正是《白蛇传·情》的意义。
日本是一个妖怪学盛行的国度——关于妖怪的传说层出不穷,妖怪学甚至被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谱系繁杂。这和日本的自然环境有着紧密关系。日本四面环海,多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对于这种人类无法抵抗和战胜的现象,人们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感的崇敬,孕育了各类妖怪传说。
《妖怪事典》按照神怪、鬼怪、女妖、山海之怪、家居建筑之怪、器具之怪、动植物之怪和人里之怪八个篇章,以写意的笔法,向读者说起了近百名妖怪的故事。在鸟山石燕、歌川国芳、葛饰北斋、月冈芳年等妖怪画大师的笔下,魑魅魍魉显得怪诞且迷人。
在日本妖怪的身上,读者能看到佛教和中国故事的影子,也能看到封建礼教对人们的创伤。如书里所说,“绝大部分的妖怪活在人们的心中”。
活着的人被某种执念强烈困扰而无法排解,于是创造出了相应的妖怪,希望它们能代替自己完成某种夙愿。日本著名的“百鬼夜行”传说,那些被虚构的百鬼,不过是人性的小小缩影罢了。
《今昔百鬼拾遗·月》是日本小说家京极夏彦“百鬼夜行系列”的最新作品,也可以理解为“京极堂宇宙”的衍生之作。与其说京极夏彦写的是披着“妖怪”外衣的推理小说,不如说他是用推理小说的壳来讨论妖怪。
这本书的主角是京极堂之妹中禅寺敦子,以及存在感相当突出的少女吴美由纪。中禅寺敦子是科学杂志《稀谭月报》记者。和哥哥京极堂一样,她相信不可思议之事总有合理的解释,破案——或曰解谜,就是祛魅的过程。
通过中禅寺敦子之眼,《今昔百鬼拾遗·月》揭示了人的执念多么可怕:《鬼》中执念于家族诅咒的少女,《河童》中执念于“效忠天皇”的父亲,《天狗》中执念于所谓武家传统的祖父,他们的执念,正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因”。
传统推理小说有一个规条是“不可出现超能力事物”,“百鬼夜行系列”却从头到尾由现实中不存在的妖怪贯穿——姑获鸟、魍魉、狂骨、铁鼠、络新妇、涂佛、阴摩罗鬼、邪魅,等等。
京极夏彦独树一格的“妖怪推理”的逻辑是:扭曲人心的恶意凭附在人类身上,导致他们犯下罪行或举止怪异;所凭附的恶灵以妖怪的形象具体化,使事件变得不可思议。具有阴阳师身份的京极堂解开谜团,不可思议之事得到合理的解释,“妖怪”也就在解明真相的同时被驱除。
《怪谈百物语·暗兽》是日本推理作家宫部美雪《怪谈百物语》系列的第四本作品。和很多以猎奇为卖点的妖怪小说不同,宫部美雪的妖怪小说温暖且疗愈,充满了人情味。
经历了人生悲剧,活在阴影下的阿近姑娘在聆听了一次棋友的倾诉后,沮丧的神情不同以往。没过多久,打着“倾听江户各地的怪闻奇谭”的三岛屋开张,携带着奇幻故事的行人纷纷到来,阿近姑娘“一次一人,一人一则故事”的百物语搜集,也就此开始。
《逃走的水》《竹林里冒出一千根针》《暗兽》《吼佛》这四个怪谈,揭示了潜藏在人们心中的想法。阿近在乐此不疲地收集各地的奇闻怪谈,里面有与暗夜之物相伴相随,只因可以相互纾解孤独寂寞的温情故事,也有家族表面和谐实则充满纠葛怨恨的情节。
宫部美雪善于用妖怪引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故事。在小说结尾,阿近和假和尚之间的对话道出了漂浮于世间的道理:心中的光晕生自黑暗,同时也会招引黑暗。而敲定光晕和黑暗边界的,从来都是人心。
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人类世界传唱了千年,地中海小岛上的故事成为了我们了解西方文明的入口。
这本《希腊众神:特洛伊之歌》是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考琳·麦卡洛根据史诗、传说、文献整理而成。麦卡洛最有名的作品是《荆棘鸟》,虽然她的这部成名作聚焦在个人和家族之中,但是也展现出了史诗之感。所以她重述西方家喻户晓的传说,也并不令人意外。
与其说她在重述希腊神话,不如说她在对希腊神话祛魅。如果你喜欢乔治·R.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你一定会喜欢这本《希腊众神》。神祇、半神与人不同的视角展开细节丰富的画卷,上一秒还略显平淡的故事,在下一页就会迎来惊奇的转折。
麦卡洛在重述故事的过程中也借主角的视角,对充满雄性书写以及荒诞崇拜的历史叙事提出了质疑。
对于担心主角名字难记的中文读者来说,这或许并不应该成为问题。如果你能记住《冰与火之歌》里的丹妮莉丝,这部小说里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的故事也同样会让你难忘。
如果你去看遗迹里的壁画,你会经常看到那种上半身是人类,下半身是公牛的物种。实际上,关于人兽变形的神线万多年前就出现了。直到现在,从格林童话中的《青蛙王子》、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蟑螂人,再到漫威的《蜘蛛侠》,我们都能在电影与文学中看到不少变形故事。
《超自然变形动物图鉴》是一本以科学口吻介绍变形动物的百科全书,作者剖析神话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分析不同物种的生物特点,比照人与雄鹿、狼,甚至是苍蝇等物种之间的相通之处。这不禁让人思考: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边界真的是固定的吗?
带着一丝反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这本书尝试传递这样的观点:人们借助变形,逃离自己的生命,打破物种之间的边界,获得了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搭配插画,“科学地”掀起了超自然世界帘幕的一角,盛情邀请读者进入这个超脱现实的超自然世界。
独角兽已经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上千年之久。它们以美丽的姿态出现在人类的艺术品里,它们的神奇力量也被人类所渴望。
随着时间推移,世界的迷雾在科学中散去,独角兽依然代表着美好的品质和强大力量——那些极具商业价值而未上市的新企业被称为“独角兽”。
2016年后,出于对纯真童年的怀念,一股独角兽热潮在千禧一代中袭来,印有独角兽图案的商品引领着新的美学。
绘本《独角兽魔法全书》架空在地球之上。作者介绍自己是魔法独角兽协会的第101任主席,这个神秘的组织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收集、整理与独角兽相关的资料。
《独角兽魔法全书》则是他们撰写的一部沉浸式的独角兽纪实百科。这份来自幻想世界的地图构造了一份真实的“虚假”,也许诺了读者一片安全的疆域,在这里与独角兽同眠共枕,共享这一份乡愁。
《幽女出没的地方》是日本女性作家松田青子以日本歌舞伎、落语等传统曲艺和民间传说为蓝本创作的故事集。松田青子根据日本的传统怪谈异志,对故事中遭遇不幸而死去的女人的幽魂进行重新创作。
她让为情赴死的清姬、被投河害命的女子、帮助单身母亲的育儿幽灵等古老故事中的各色幽女,来到现代都市,经历自在普通的生活,拥有自由独立的思想。
书中的17个短篇故事看似独立,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建了一本女性主义怪谈集与一个略显神秘的世界。怪谈中的女性与现代社会中的女性跨越了时间壁垒,超越了物种限制,呈现着女性在社会中共通的困境:陷于男性凝视的审美怪圈、遭遇性骚扰、难以平衡家庭与事业……
正如松田青子所说,本书“为故事中死去的女人们创造一个能放心活下去的地方”。对于故事外的现代女性,本书也给予了我们自由、勇敢、野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