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钱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来源。然而,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侵权问题。本文就从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短视频领域的侵权行为进行论述。
随着短视频用户数量快速增加,短视频平台上侵权内容也大量出现,严重损害了内容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热门电视剧、综艺节目、电影经常成为侵权的重灾区。例如,在抖音平台上就曾经存在大量用户非法传播热播剧《云南虫谷》的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上的侵权视频数量持续增长,仅2019年至2020年10月间,就监测到超过1600万条疑似侵权视频链接。北京互联网法院三年共受理超过1200起涉及短视频的侵权纠纷案件。
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造成的侵权视频泛滥,最终将导致创作和传播的源头枯竭,不仅损害用户利益,也损害创新文化发展。具体来说,算法可以捕捉用户兴趣并推送相关内容,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持续向特定用户群推送侵权视频;算法提高了侵权视频的曝光量和传播力度,提供了经济激励;相似内容推荐导致侵权视频群体效应;热门违法视频被推荐至首页进一步扩散;算法难以判断合法性,推荐力度不降反升;算法不透明增加了监管难度。
一些短视频平台常以“技术中立”为由,声称己尽“通知-删除”义务,借“避风港原则”逃避侵权责任。但是,“技术中立”不能成为规避责任的借口,正如前文所说,平台算法决策过程中隐含其价值观和主观决策。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短视频平台不能再以“没有能力”为由逃避责任,现今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较高,短视频平台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关键词等技术手段进行侵权检测。
根据风险与收益应当相一致原则,短视频平台应承担更高注意义务,主动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侵权。平台可以利用技术,将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查相结合,进行版权过滤,承担热点作品的过滤义务。
当前,短视频侵权案件的司法赔偿数额普遍较低,无法起到遏制侵权作用。合理提高赔偿数额,可以体现作品的市场价值,有助于减少侵权行为。
此外,行业可以考虑引入类似于“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一样的集体管理模式,建立授权机制,为创作者提供授权渠道;或短视频平台可以作为版权交易枢纽,与长视频平台开展授权合作。
内容创作者应尊重知识产权,提高法律意识,获得授权后再创作,选择有授权资质的平台发布,注意作品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范围,避免触犯法律红线。
综上所述,防范短视频领域的侵权问题,需要平台提升主体责任,利用技术加强内容审查;司法部门合理提高赔偿数额;业内实行集体管理,建立授权机制;内容创作者提高法律意识,在规范使用授权内容基础上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