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战千年【导语】没有自我约束,一个共同体也无法长久健康地生存下去,必然会在混乱失序中走向毁灭
与“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句话一样,“自媒体”这个词在当下很是火热,网民们常用这个词来“羞辱”不争气的传统媒体。这个词,因为迎合了公众在传播中的中心感和主体意识,满足了网友摆脱被动的受众身份而自立门户“成为信息发布中心”的想象,而一语风行。
人们都在赞美自媒体带来的传播革命和信息自由,可不得不说,如果自媒体没有“自律伦理”的约束,就会成为一个虚空的泡沫,在谣言满天飞、伤害天天有、暴力语言的狂欢、不负责任的情绪发泄中走向终结,社交平台也将在“谁更会耍流氓谁就是老大”的野蛮丛林法则中走向死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没有自我约束,一个共同体也无法长久健康地生存下去,必然会在混乱失序中走向毁灭。
虽然中国的互联网立法并不滞后,自媒体发展一直受到法律的规范,但由于其发展非常迅猛,自我规范的提升远远落在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后面,这导致自媒体缺乏清晰、刚性、公共认同的底线意识。野蛮生长中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没有“自律伦理”就没有自媒体。
相比传统的媒体,自媒体前面有个让人充满主体性的“自”字――这个“自”带来了很多传播福利,实现了传播的草根主导以及快速、病毒式的网状传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播节点,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谁是自媒体的把关人?
自媒体的革命之处,并不在于脱离了“把关人”的约束而奔向放任的狂欢,而在于将部分传播主导权从单位夺回到个人手中,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把关的流程,使网络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与自由。自媒体不是革了“把关人”的命,而是将对信息把关的权利从他人手中夺回到个人手中,让个体成为传播主体。
自媒体也是媒体,是媒体就不能缺少“把关”这个环节,因为媒体的基本属性就是面对大众,或者是大众传播中的一个媒介节点。自说自话,那是一个人的事,说什么都可以;而成为媒体,面向大众,进入传播节点,就与其他人的利益相关,就需要对信息的真假进行把关,对传播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衡量,并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自我把关”。
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是严格的出版流程,记者一篇报道的面世,必须经过编辑、检查校对、部门主任、值班副总、总编辑的把关,尽可能减少差错。自媒体的把关人只能是自己,这与自己的理性、良知、洞察力,以及从经验出发对真假、是非、利害的判断相关。一个自媒体的深度所在,很多时候不在于“什么话都敢说”,而在于经验判断下自我把关所形成的判断力。自媒体没有了传统媒体那样的总编辑,每个人成了自己的总编辑,通过审慎的把关对自己的“自媒体言论”负责,对公众和传播负责。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把关者,我们发在微博上的信息,跟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内容,或发在微信公号上的文章相比,虽然主导权都在自己,但定位并不一样,有些内容会发在微博,有些只发在微信朋友圈,而有些则选择“经过筛选的朋友圈”,这就是一个自觉的心理把关过程。所谓“三思而后转发”,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把关的过程。
网上有一句骂人的话,叫做“ 脑残”,说话不过脑子,也就是没有经过这个“用理性自我把关”的心理过程。有人批评自媒体上的一些人:在网上听了一半,理解了四分之一,进行了零思考,最后却表现出了数倍的反应。这其实说的也是缺乏伦理自律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传播的不是信息,而是情绪戾气。
2015年5月20日,成都,微信谣传奢侈品五折优惠,市民蜂拥而至。供图/CFP
常有人觉得,自我约束会形成自我设限,转什么都需要去核实,发什么都需要审慎思考,说什么都要经过三思,传播速度就会大为降低,言论的自由度也会大为缩减。这其实是一种对自律的误解,自律很多时候并不是障碍,恰恰相反,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我们看到一些人因为制造谣言而触犯了刑律,受到了惩罚,因为转发假新闻而被鄙视。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故意作恶,只是习惯发帖不过脑子,听风就是雨,听到有人说:城管打人了,警察打人了,官员打记者了……冲动之下就发出去了,还自以为代表着正义,自以为是英雄,哪知纯粹是谣言,带来了很多伤害。
有些人会经常转发假新闻和谣言,也是长期缺乏自我约束养成的一种恶习,总觉得“转发就是求证”,或者觉得“会有其他人去核实”。长此以往,心里缺少“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说是非”那根弦,即使转发真实的消息,别人也会带着怀疑的目光看――这人常转发假新闻,这次转发的消息靠谱吗?
自我约束就是自我保护,免于在缺乏底线意识下走向对法律红线的践踏。自律,就是在法律和伦理的框架内去经与“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句话一样,“自媒体”这个词在当下很是火热,网民们常用这个词来“羞辱”不争气的传统媒体。这个词,因为迎合了公众在传播中的中心感和主体意识,满足了网友摆脱被动的受众身份而自立门户“成为信息发布中心”的想象,而一语风行。
没有自我约束,一个共同体也无法长久健康地生存下去,必然会在混乱失序中走向毁灭营自己的自媒体,避免自己的言说对他人造成伤害。在规则之内言说,就是自由,就是对自己的保护。
如果自媒体缺乏自我约束,说话不尊重事实,转帖不进行核实,动辄攻击谩骂,那么在自己参与培育的野蛮丛林中,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受害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形成自律的自媒体文化,也能保护自己免受谣言和攻击的伤害。这也是另一个层面的“自我保护”。
随着网络信用制度的建立,自媒体的信用意识也在凸显,一个自媒体如果缺乏自律,很难建立起公信资源。一个自媒体如果没有信用资本,发展就会遇到瓶颈。
围观网络事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人因卷入某个丑闻而成为焦点,有关他在网络上的失信行为,从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到造过的谣言,有过的不轨行为,都会被翻出来“打脸”。随着网络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这些个人在网络上的信用信息将不再是散乱的碎片,而将被制度化地储存起来,记入一个人的网络信用档案。网络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因着强大的信息记忆能力,网络信用在一个人的信用资本中的分量将越来越重。良好的网络诚信记录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失信的代价越来越昂贵,绝不只是像现在这样,偶然出事后那些污点才被翻出来。网络信用破产,现实中更会寸步难行。
读者选择什么样的自媒体去关注?资本倾向什么样的自媒体去投资?什么样的自媒体更有生命力?信用应该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自媒体的成熟,就在于有一套成熟的自我规范,在这个规范之内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媒体的创造力。(文/曹林 《中国青年报》编委、著名时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