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解说优酷空间“包容性城镇化”概念,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重要理论创新,奉行包容性原则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包容性是城镇化道路创新的核心。
“包容性”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其首先体现在“包容性增长”这一增长模式上。经济发展是包含经济增长等多个经济社会目标在内的过程。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规模的扩大,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是否兼顾了其他经济社会目标,却往往因发展模式不同而不同。由于发展模式的粗放,增长可能导致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发展不可持续,同时也会导致贫富差别扩大,社会矛盾激化。也就是说,经济规模扩大意义上的增长,不能包容其他经济社会目标,甚至以牺牲这些目标为代价,因而发展的整体效益是低下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对包容性理念的另一个创造性运用是“包容性发展”,这是中国在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的新概念。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扩大,对资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以自身增长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其他特别是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竞争压力。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把自由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创造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因此,包容性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与中国合作共赢的国际战略主张是一致的。
参照包容性理念的上述内涵,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原则,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意义,也具有实践上的战略意义。这一理念可使我国在未来城镇化道路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使城镇化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创新城镇化道路之所以必须提出包容性,在于传统的道路体现了严重的不包容性。
首先,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以工业化与服务经济的发展为特征,当大量资源流入城市后,城乡差别可能扩大。在缺乏有效政策协调的情况下,城镇的发展就可能以农村的衰落为代价。因此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以积极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为支撑,是城镇化进程包容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城乡一体化与包容性城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同一主题。
其次,城镇化一般表现为城市空间的扩大,人口数量增长。但是如果片面推进这样意义上的城镇化,那么必然产生严重的问题。当人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与发展来到城市后,却找不到就业机会,也无法承受高昂的生活费用,于是就会流落于城镇,为城市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造成城市边缘地区产生贫民窟现象,与中心城区的繁荣形成巨大反差。城镇的新增人口成为一个“多余的群体”,因此,城镇化必须以城市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以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平稳吸收从农村释放的劳动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员,这就是包容的意义。
第三,包容性城镇化意味着城市的所有新老群体共享发展的成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但是,城市的承载能力可能有限,特别是大城市,各类社会服务与保障能力发展可能是滞后的,一时未能为新进人群提供同样的条件。在中国,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或居住证制度往往限制了新进群体对社会福利与服务资源的享受,这并非户籍制度的问题,而是体现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无奈。只讲对新增群体的共享可能形成大城市的过大压力而使社会服务体系不堪重负,但拒绝对这一群体提供服务又不符合共享与公平原则。因此,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和推进新老社会群体对发展成果的共享,体现社会的包容性。
第四,包容性城镇化也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均衡与和谐之中。城镇化过程是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建设与商业中心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城市升级换代发展的同时,旧区改造也必然提上日程。在国际上的许多城市中,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百年旧房相邻,现代大都市中长期保留着落后生活方式的死角。一方面,现代楼宇与基础设施大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管理与公共环境水平十分低下,大城市交通严重拥堵,出行困难,空气污染。包容性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城市软硬件建设同步发展。
第五,包容性城镇化就是所有不同社会群体各得其所,共享繁荣。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高品质的生活,而不同社会群体有不同的追求。城市是现代工业、服务业的集聚地,中青年就业者在这里谋求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老年人要养老和医疗,青少年要就学接受教育,所有群体都有娱乐和体育等需求。城镇化的包容性就应当兼顾所有群体的不同需求,要追求经济增长,更要追求社会和谐,特别是适应我国老龄化等新社会特点。今天许多城市中存在着的养老、医疗、教育资源的短缺都是城镇化进程缺乏包容性的表现。
上述分析表明,只有以包容性为原则推进我国城镇化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才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