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夜夫锁命妻封姓是我国的小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人口约50万。在琼北地区,也零星分散着一些封姓村落,人数约有200。
2020年初,来自杭州的封国强先生在琼组织了第一届封氏宗亲联谊活动,海南也有封氏后人之事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封宅村封尊民珍藏的道光甲午年(1834年)重修的《封氏族谱》残存本分析,封氏先祖当年是从广西迁到福建,又从福建迁来海南的。据广西容州的封氏家谱资料记载,封氏六世祖封仁仲于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以军功任营州(雷州)左卫,诰授武毅将军、左骑尉,卸任后落籍雷州。
封氏来到海南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目前有记载的海南一世祖是封山良,在明代万历年间,带着家眷和族人从雷州驾着小舢板漂过琼州海峡抵达琼北,从此定居下来。
海南目前已知的封家村共有四个,都在海口市,同属美兰区,分别是演丰镇的南白村、封宅村、博文村和三江镇的福山村,相距并不遥远。
据海口封氏族人介绍,当年封家人历尽千辛万苦抵琼后,没想到刚到不久就遭遇了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琼北大地震,相传有72个村庄陷落成海。初来乍到的封家人大多数都住在这些村庄周边,躲过了一劫,从此他乡为故乡,在当地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由于封姓是小姓,加上族谱资料不全,他们在海南古代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今天能知晓的并不多,但是在20世纪的战争年代,琼州封氏投身革命,为海南岛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南白村、封宅村、博文村和福山村这四个琼北封家村,很多人家都挂着“光荣之家”的牌匾,它们距离冯白驹的家乡云龙镇长泰村不远,在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些封家村都是环绕长泰村分布。
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南岛,冯白驹领导抗日独立队打响了琼崖中共武装抗击日军第一枪后,不久部队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他任总队长。
据福山村等封姓村庄的年老村民讲述,1942年冬的一个黑夜,日寇突然对冯白驹家乡周边进行大扫荡,指挥官野田三郎一边挥舞着刺刀,一边歇斯底里地叫嚣:“见冯就杀!一个不留!”由于封家人从小受冯白驹宣传的革命思想影响,很多人都参加了琼崖革命队伍,跟随冯白驹出生入死。在日寇大扫荡时,因“封”与“冯”发音相近,于是在“见冯就杀”的疯狂叫嚣声中,几个封家村成了屠杀的对象,封家男人几乎全被日寇杀害。
海口市党史研究室编著的《红色苏寻三》证实了村民的记忆。1942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七日)天刚亮,日军300多人就对包括福山村在内的苏寻三乡(下辖今演丰、三江二镇交界处村落)28个村庄进行血洗……
常言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那次大扫荡中,有六位怀了身孕的封氏媳妇幸运逃脱。当时,她们听到日军的枪弹声非常害怕,在紧张和慌乱中穿过椰林和草丛,钻入树洞中藏了起来。
大扫荡过后,那几位孕妇才小心翼翼地回到村里,看到昔日宁静的村庄不但处处断壁残垣,而且遍地尸体,在万分悲痛中将亲人埋葬在村后。由于房子被烧光了,又担心日军再次来扫荡,她们只好躲到后山破旧的妈祖庙里艰难度日,靠芭蕉叶遮身,靠椰子水充饥,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先后生下了六个遗腹子。
海南解放后,这六位封氏媳妇一边从事农耕,一边抚养孩子,后来的海南封家村各族群,主要靠这六个遗腹子繁衍生息,发展至今有两百余人。
南白村村口有一棵参天榕树,浓密的树叶铺展出了数百平方米的树荫,榕树下是个红色交通站遗址,刻有碑记。原来,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共琼崖特委在苏寻三乡南白村秘密开展工作,并在此建立云道中心交通站。1941年初,顽军“围剿”南白山,站长符必耀和南白村10多位地下交通员惨遭杀害。
碑文中提到的三位交通员中,封万仕和封万保是堂兄弟。南白村村民小组长封明昌的叔叔封尊美就是日军屠刀下幸存的遗腹子之一,他的爷爷就是被杀害的交通员封万仕。
除了南白村是红色村庄,博文村、封宅村和福山村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入伍参军的男儿也不少。
福山村有一位琼崖纵队老战士封尊锦,今年2月28日去世,享年103岁。封尊锦和许多封家人一样,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都忠心耿耿地跟随中国。他遗留下一只木箱,里面珍藏着他的入党、入伍证书,还有金光闪闪的军功章。
2022年5月,时年101岁的琼崖纵队老战士封尊锦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留影。受访者提供
古语有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族谱是记载一个家族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献。来自广西容县的封平山是一位退休干部,自从对接上海南封家人后,得知琼州封氏残缺不全的家谱,上一次修谱还是在晚清时期,本着“天下封姓一家人”的心态,他数次来琼,赴演丰、三江调查,了解这几个封家村的历史,并义务为海南封氏修订《琼州封氏家谱》,协助这些宗亲寻找祖先来时之路。
封平山说,人们常讲的做事是否“靠谱”,真是一语双关,说明“有谱”跟“没谱”的是截然不同的。
“封姓本来就是小姓,那么多年过去了,海南的封姓人口数量尚未复原,说明战争和天灾人祸使人丁稀少,换代时间延长。”封平山说。
确实,散落琼北的封家人从古时一上岛就遭遇琼北大地震,后来又遭遇日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数量有限的局面,还有一些人漂洋过海去南洋谋生,大多已失去联络。
据封氏家谱资料记载,明代中后期,封氏一世祖封山良从雷州渡琼后,先是居住在今东寨港附近,即现在龙头村委会的封宅村,以打鱼为生。
封山良有四个儿子,长子国瑸、次子国芳、三子国达、四子国球。国瑸到第二代无嗣,国芳生二子,琼北大地震后,国芳的长子天德、次子天义迁居南白村,后来次子天义又迁往福山村,封山良的三子封国达一族则留在封宅村。
清代,在六世祖封文綬、封文学的主持下,琼州封氏于道光庚寅年(1830年)在福山村修建祠堂,甲午年(1834年)重修族谱。
封氏祖祠目前虽破败不堪,但遗址尚存,道光年间续修的家谱虽断墨残楮,但尚能辨认。逢年过节,封宅村、南白村和博文村的封家子孙都会去福山村拜祭。
对琼北地区四个封家村的一番考察下来,来自杭州的封国强欣喜不已,他一直在为海南封氏的文化和教育公益事业出资出力,也希望将海南的四个封家村建成新型的、和美的“封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