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仑大杂会1月16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突发布消息,一年多来,滴滴出行认真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
后续,滴滴出行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平台设施安全和大数据安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2021年7月以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属的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随后“滴滴出行”和“滴滴企业版”等App也遭到下架。
旋即,滴滴旗下“滴滴出行”等26款App被下架。半月后,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审查网络安全。
观网财经今天报道,截止发稿前,某软件商店上仍显示:因政策原因,暂不提供滴滴出行相关下载。
据第一电动王鸣幽报道称,1月13日,就有外媒报道称,滴滴出行APP将在1月22日春节后重新上架应用市场,同时解除新用户注册限令。不过截至报道时还未得到证实。
知危财经随后也报道称,从近期的各种趋势来看,虽然时间点不好说,但滴滴近期重新上架的概率较大。
比如,1月7日,蚂蚁集团的整改靴子落地。在公告中,蚂蚁集团公布了一项重大调整,核心是蚂蚁集团主要股东投票权的变化,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此前,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行使股份表决权,借此间接控制蚂蚁集团53.46%表决权,调整前马云为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调整后,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
随后( 1月10日 ),传出了 “ 杭州市与阿里巴巴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 的消息,根据杭州日报的报道:“ 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支持阿里巴巴健康高质量发展,强化 “ 店小二 ” “ 保姆式 ” 的服务意识,健全 “ 全方位 ” “ 全天候 ” 的沟通机制,落实 “ 包容 ” “ 审慎 ” 的综合监管,全力支持阿里争当创新发展的引领者、融合发展的支撑者、规范发展的示范者。”
根据中国证券网的消息,2022年12月26日的杭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会推出平台经济专项政策包。同时,杭州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已在制定中。
而着眼于更高层面,2022年2月17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之前,根据 2022 年 7 月 21 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的《 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互联网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 》,滴滴公司此前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
三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
四是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
五是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
六是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
此前,网络安全审查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7月21日,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对此,滴滴出行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诚恳接受,坚决服从,严格按照处罚决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深入自查,积极配合监管,认真完成整改。
知危财经的报道称,我们可以看出,监管对互联网巨头公司的态度,在相关公司整改过后,开始变得积极。
首先,距离上一轮监管约有两年了,相关公司都已逐步做出了整改动作。包括腾讯对京东、美团的减持;腾讯取消其主导的虎牙与斗鱼合并;腾讯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阿里、美团等停止二选一;蚂蚁集团把放贷业务拆分到 “ 蚂蚁消金 ” 等。
其次,相关公司也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包括阿里巴巴因涉嫌垄断产生的 182.28 亿罚金,美团因涉嫌垄断产生的 34.42 亿罚金等。
从已知的公开信息来看,前述的互联网平台公司遭受监管,基本都与垄断相关,而滴滴则是 “ 扩张时有些无序,导致了更大的隐患”。
根据网信中国的表述,滴滴公司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总数量,高达:647.09 亿条。
此外,根据网信中国的表述,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具体信息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那么,这个看起来犯错更严重的滴滴也整改完毕并能够重新上架,可以看做是一个里程碑。中国互联网环境可以是说 “ 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