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桦凹路璐央广网三明2月21日消息(记者龚雯)近日,福建三明夏茂镇俞邦村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十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典型案例,于2月20日正式亮相发布仪式。位于沙县小吃发源地、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的俞邦村因小吃产业声名远播,如今村中“人气”回流聚集,村庄发展显现出强劲活力。
随着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俞邦村旅游业回升、暖意十足,铆着的劲儿在这个春日得到肆意绽放。面对央广网记者时隔一年多的回访,沙县小吃经营店主俞和传笑意更浓了——这一年,在外地开店的儿子回来帮忙,修缮过屋前屋后,有了崭新店面,迎客的锅炉愈发滚烫。
“我们在家里就考虑把小吃的事情做好,生活也是越来越好,好在家门口就会赚钱,非常幸福啊。”俞和传说。
拌面、扁肉、芋饺、炖罐……傍晚“食”分,俞邦村寻根追味小吃街迎来几个旅游团,在此品尝最地道的沙县小吃。俞和传的儿子俞其宝就在自家门口当大厨。俞其宝一边包扁肉一边说,现在自己和父亲轮换着打扁肉,好的扁肉馅料要精选猪肉经过两千多下捶打,包扁肉也考验速度,自己一分钟能包百来个,这样做出来的扁肉深受食客称赞。
跟随沙县人经营小吃的外出闯荡浪潮,俞其宝前十几年间在全国多地开过小吃店。回到家乡和父母一同开店后,他们仅扁肉一天能卖出三、四十斤,节假日座无虚席,不少客人特意打包带回家烹饪。“家里旅游业好起来,生意也挺好,可以照顾父母。”俞其宝说。
步入俞邦村,宽敞的柏油路夹道飘香,田地里春耕正忙。俞邦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松说,从去年国庆小长假起,俞邦村凸显小吃元素,用菊花展、瓜果长廊、观光小火车、观影展等打造乡村乡愁特色,为独特的乡村风貌增彩。
以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为理念,俞邦村从2013年起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了56个提升改造项目。现在,俞邦村里古樟树群、龙峰溪与田园风光相互映衬,完成了风貌统一的新房建设,现代化配套设施完善,正逐步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并结合“沙县小吃第一村”延伸文旅康养产业链条。2022年,俞邦村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人均收入2.8万元,村集体收入38万元。
“我们依托俞邦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实施跨村联建,构建小吃产业、文旅康养、创新经济多点融合的发展格局。”张昌松告诉记者,俞邦村近两年带头走出一条“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的路子,打造乡村建设“红色引擎”。
据介绍,“跨村联建”党建引领机制的建立以俞邦村为主,联合周边5个村党支部和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俞邦片区党委和联村产业公司,推动产业联营、共同治理与发展。俞邦片区党委牵头流转800亩土地,引导村民发展红芽芋、黄精等特色种植;去年1月成立的联村产业公司则着力打造“俞邦”系列产品和品牌。2021年,联建村的村财收入160万元,比增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万元,比增18%。联村的产业规模正不断壮大。
良好的发展模式和态势吸引人才入驻回流。俞邦片区借机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大学毕业回乡5年多的俞邦村青年邓惠娟,和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的长阜村“95后”饶启圣都是其中一员。二人在夏茂俞邦村片区农贸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同事,分别负责财务会计和产品对接广告工作。对他们来说,虽然公司正在起步阶段,但仍满怀信心。
返乡大学生、夏茂俞邦片区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饶启圣(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饶启圣说,目前公司开发了“俞邦”品牌的矿泉水、特色面干和“网红”零食等产品,2022年实现销售额近百万元。他带着经营跨境电商的经验,于2021年返乡加入了联村产业公司。“帮助了村民销售产品,每个村的村财都有一定程度增收。”饶启圣坦言这个平台有很多机会,既有新鲜感也有成就感。
在饶启圣看来,年轻人返乡、为家乡注入新鲜血液是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以后的趋势,“大学生返乡要打破在村里无所事事的刻板印象,我们有很多年轻人的想法跟点子,能与经验丰富的干部们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俞邦片区以培育乡村人才为发力点,推进“人才回引”,完善乡贤人才库,聘请优秀乡贤担任俞邦片区乡村振兴指导员,还建设俞邦村科技特派员试验基地。如今,俞邦片区许多人才回村任职,宏苑茶业、香之源小吃配料等乡贤企业不断增产增效。沙县香之源调味品厂负责人罗奋忠介绍说,其工厂新增生产线吨,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将扩产争取带动100位以上村民就业。
夏茂镇党委书记张卫华总结道,俞邦村向外发力,结合小吃、红色等本地资源禀赋谋划系列精品项目,多方争取资金扶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实现质的提升。同时深化改革,盘活农村资源统一经营管理,用于打造民宿、特产店、餐饮店等,把资源真正变成资产,让老百姓获得更多改革红利。
张卫华表示,夏茂镇将紧抓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沪明合作等机遇,打造“俞邦沙县小吃第一村”金字招牌,依托沙县小吃原材料种植基地,扶持特色富民小吃产业“接二连三”,带动全镇共同发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
夯实特色产业基础,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组织推动资源整合,释放强劲发展动能。在福建,富民强村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村庄推陈出新、活力奔涌。目前,“跨村联建”机制已全面推广,建成869个跨村联建党组织,覆盖3039个行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