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王公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
据阿里数据统计,淘宝上每年都有210万人挑选临期食品。“酸奶能打5折,零食能打3折,便宜,肯定得买!”哈尔滨市刘女士经常会网购一些打折的临期商品。对于临期商品的态度,刘女士是肯定的,就是因为便宜。但市民陈先生对临期商品的态度则比较保守:“万一买回来就过期了怎么办,不安全。”近日,记者走访哈市部分超市、商场,采访了部分市民。
小王刚大学毕业,她就对临期商品非常热衷,经常网购临期零食。“我平时经常吃零食,看到便宜的就多买点,反正买回来没几天就吃光了。逛商场也经常会买快到期的,一般酸奶比较多。”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刚毕业时间不长,还没有太多收入。因为价格十分划算,她便对临期商品产生了好感。“真的非常便宜,对我来说能省钱就是最棒的。”
小王算了一笔账,自己购买临期食品,每个月至少能节省300多元。小王说:“像酸奶我经常喝,买临期的每瓶就能省至少3块钱,一个月算20瓶,就能省下60元。以前每个月买零食至少要花200到300元,现在都买打折的,经常有半价的,这样就能节省100到150元。再加上平时吃的方便面、自嗨锅什么的,现在我也基本都选临期的买,这样又能省下来100元,加起来每个月至少能省下来300元。这对现在的我来说,手里就能宽裕不少了,可以再给自己买点小首饰、衣服什么的。所以买临期打折的东西还是很划算的。”
小王告诉记者,在淘宝平台,只要在搜索栏中输入“临期”两个字,就会出现很多热销的临期食品。记者在平台搜索看到,只要输入临期两个字,下拉菜单就会出现零食、啤酒、饮料、巧克力、奶粉等,甚至还有临期面膜。还有不少商家把临期的零食做成大礼包、甚至盲盒的形式低价销售。每个礼包中都有数包零食,整体价格是市场价的七折至三折。
哈尔滨市市民张女士已经工作了数年,她平时比较爱保养,经常网购临期的面膜。张女士说:“最开始就是买一点试一试,都已经做好了东西到家就过期了的心理准备,但是收到东西后发现保质期并没有那么夸张,有的面膜还有两个多月才会过期。而且用着也挺好,之后就经常买了, 因为很便宜。”记者在网络平台搜索临期面膜看到,一些专卖店也会将临期的面膜、护肤品等物品打折出售。因为距离保质期限比较近,原价189元的面膜,只卖88元,相当于打了5折,如果买得多甚至还会更加便宜。
对于长期食用临期食品是否会有损健康,小王认为,临期就是还没有超过产品的保质期,既然没有超出保质期限,那就还可以食用。“毕竟还没过期呀,至少现在我还没吃出问题。”
王先生也会经常购买临期商品,他对食品的保质期限并不是很在意。王先生说:“这样的东西确实便宜,很划算。你像那些零食、调料啥的,就算过期个一两个月,其实也不会影响啥,又不是过期好几年,就算吃也没什么问题。我是觉得只要没变质就行,而且还卖得这么便宜,真挺好的。”
而白女士对临期商品的态度却比较怀疑,白女士说:“一般临期的东西,我肯定不会买。尤其是像酸奶这样的乳制品,万一变质了,把肚子喝坏了怎么办,还是买保质期比较新鲜的商品,吃着更放心。”
市民陈女士对于网购临期的商品并不很肯定,但她偶尔也会在商场、超市内购买临期的食品。陈女士说:“网上买的东西不太敢相信,但是偶尔在超市里会买。”
在哈市某超市的酸奶展柜附近,一名销售人员不断向过往的顾客推销货架上的一款酸奶:“买二赠二,临期酸奶,就这些了,卖完就没了。”大部分经过这里的顾客听到销售人员的话后,都会转过身来看一眼卖的是什么酸奶。陈女士也走过去看了一眼,她很喜欢喝这个牌子的酸奶,为了确认酸奶的保质期,她打开包装,看了一下每瓶酸奶的保质期,“今天是22号,还有5天才过期,这一盒是4瓶,肯定能喝完了。”随后,她高兴地把两盒酸奶放进购物车中。
记者走访哈市部分超市、商场,临期的食品一般都会设有专门的柜台进行展示。在一家大型商超内,临期商品被设置在一个角落,里面的商品基本都是食品,酱油、调料、零食等商品全部打折销售。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商品基本都是市场价格的七折至五折左右。记者随手拿起一件商品看了一下保质期限,保质期并没有非常“紧张”,还有3个多月才到期。
哈市张先生是专门做临期商品销售的。据他介绍,哈市现在有好几个货仓,就是专门存储、销售临期商品的,自己经常会去那里找货源,然后再零售。张先生说:“临期食品主要是靠流量挣钱,确实有很大的市场,就是因为价格便宜。但是做销售的话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货源不稳定。地区不同,销售的临期商品的种类也会不同。再有临期商品的日期,也是需要注意的,根据日期不同,产品的价格也会有变动,如果期限把握不好,就会变成过期产品了。现在临期产品的主要客户,大部分还是学生、刚毕业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我现在也是刚开始做临期商品不长时间,感觉这个市场正在越来越大,还是能挣钱的。”
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1月,艾媒咨询发布了《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从供给侧来看,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巨大。从消费端来看,中国相当一部分人群对商品价格仍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以“低价、去品牌化、物美价廉、基本功能”为特征的消费降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所以202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驱动力是低价购买到需要的商品,性价比较高。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35岁的占比47.8%,大部分消费者主要是由于冲动消费的原因而购买了临期食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渠道比较分散,通常是在购物过程中偶尔遇到就会购买,目前养成定期囤临期食品的习惯的消费者相对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