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与地狱魔族正式版30南都讯 记者陈盈珊 双11到了,在大家忙着填满购物车的时候,曾在各大明星主播间驻足的功能型护肤产品,已经顶着“胶原蛋白第一股”出道了。11月4日,重组胶原蛋白专业护肤龙头巨子生物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这个曾靠主播带货、后又被主播突击入股的巨子生物,麾下拥有可丽金和可复美两大吸金王,也是薇娅直播间的常客。而巨子生物的股东里,也有薇娅夫妇的身影。
截至11月9日,巨子生物收报35.15港元每股,总市值348.55亿。根据招股书,Qianyi Holdings Limited(下称“Qianyi”)持有巨子生物全球发售前0.86%及发售后0.84%的股权,而Qianyi的实控人便是薇娅的丈夫——董海锋。照此估算,薇娅夫妇目前持有的巨子生物股份市值近3亿港元。
巨子生物究竟是何来头?又因何走入公众视野?在护肤界,巨子生物被誉为“美妆界的华为”。成立于2000年,主攻功效性护肤品及医用敷料等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巨子生物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重组胶原蛋白生产企业之一。
其创始人,也是一对夫妇,不同的是,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都来自于学术圈。两人结缘于求学、任教的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官网显示,范代娣目前是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其主要从事的研究范围就是极难化学合成医药分子的生物制造,比如大分子胶原蛋白及四环三萜类物质的合成生物技术及生物学功效等。
2000年,范代娣及其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并于2003年发现一种接近人类的胶原蛋白,实现了在胶原类生物材料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巨子生物官网显示,2005年,公司专有重组蛋白技术,在中国获得行业首个发明专利授权,并于2016年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而巨子生物真正走入公众视野,还是在2019年,也是外界熟悉的“直播元年”。这一年,巨子生物频繁亮相直播间,其在淘系、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营收大幅增长,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店铺销量也迅猛增加,从2019年的16.5%增加至2022年前5个月的近44%。
而彼时的明星主播薇娅,正是重要的推手。以可复美为例,该产品多次亮相薇娅直播间,交易总额达数千万元。在2021年双11零点,可复美13分钟内累计成交额突破1亿元,高居天猫阿里健康类目敷料品牌TOP1。巨子生物作为薇娅直播间的常驻户,薇娅更在海口消博会为它站台推广。
靠明星主播的大流量孵化,巨子生物走入公众视野,实现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本化的路径。2021年10月14日,巨子生物以每股20元的价格开放成立以来、也是上市前唯一一轮融资,高瓴投资、CPE源峰、中金资本等投资方是抢着投注,37.98%股本融资额高达73.60亿元。当中,QQianyi便是此次投资人之一。
招股书中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资料显示,Qianyi由上海谦漪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其普通合伙人是青岛谦喵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青岛谦喵”)。天眼查APP显示,青岛谦喵实控人就是董海锋。从带货主播到股东,直播赋能品牌的路径越来越宽,也正式接轨了资本化的玩法。
缘何抢破头?按照当时资方的说法,巨子生物的投注坑位并不好占。不缺钱的背后,更看重资方自带的资源与背景。翻开招股书,高毛利与高净利的生意,确实会让资本眼红。2021年,巨子生物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87.20%、53.3%,超越同行;同期,贵州茅台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91.54%、52.47%。
在电商平台,一盒5片的可复美类人胶原蛋白面膜售价198元,相当于一片40元,而原料成本或许只有5元左右。
与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同行一样,最早靠医疗机构等B端院线起家,巨子生物也是近年才转型C端、面向消费者。随着同业竞争加剧、各大社交媒体的流量更贵,巨子生物也出现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下滑的趋势。
2020—2021年,公司营收为11.90亿元、15.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6亿、8.28亿,同比增速为43.65%、0.24%。而净利率也出现了明显下滑。2019—2022年前5月,巨子生物净利率分别为60.1%、69.4%、53.3%、43.4%,从高峰的近70%跌至40%出头。
反观营销投入上,2019—2021年及2022年前5个月,巨子生物销售费用分别为0.94亿、1.58亿、3.46亿、1.96亿,在营收占比分别为9.8%、13.3%、22.3%、27.1%,营销投入不断加大。
对此,巨子生物解释称:主要由于增加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线上销售及营销活动的支出,以不断扩张线上销售渠道,顺应行业趋势及抓住市场机会,从而使线上营销费用有所增加。
在可复美、可丽金、可预、可痕、可复平、利妍、欣苷、参苷等8大品牌线年,主营面膜、护肤品的可复美及可丽金两大品牌线%的营收。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线,后续的营收增长点,也对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不过,目前来说,2019—2021年,其研发成本分别为1140万元、1338万元、2495万元,仅占公司收入的1.2%、1.1%、1.6%。基于此前专利研发的投入基础,未来的产品开发上或许还有更长足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