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回家技巧原标题:68%的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能年薪百万!他们一定不知道,在中国年薪百万到底有多难……
“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再细说下,这个确切比例是67.65%。
欣慰在于现在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干,对国家的前路和自己的前路都有强烈的信念感,这绝对是好事。
到底该不该现在就告诉他们,他们所幻想的今年赚10万,明年赚20万,到第10年,赚100万的理想收入,在现实职场中大概率不存在?
事实证明,保护年轻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他们还不那么顽固和执着的时候,尽早告诉他们生活的真相。
这里,给大家安利一个网站叫globalrichlist,输入你的国家和年可支配收入后,就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世界财富排名了。
比如,我输入了1000000的 net income(可支配收入)以后,结果出现了:
很多人直到现在依然对西方国家有一种蜜汁崇拜,总觉得国外到处都是富豪中产,别墅香车。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2020年4季度的最新资料显示,美国全职雇佣的职工(工薪阶层)一周收入中值大概是984美元,月收入中值大约为3936美元。年薪算下就是47232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汇率1:6.5)大约为307008元。
即使在美国最有钱的州——美国的加州/马里兰州,年薪中位数也就是35万人民币而已。
所以这么看,人民币年薪百万≈15万美元,是美国打工人年薪中位值的3倍;≈13万欧元,是欧盟打工人年薪的5倍。
这种在高收入国家都绝对算高收入的财富水平,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竟然有人认为10年即可达到,我真的不知道是太不接地气还是高级凡尔赛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请注意,这些数据并不是月收入,而是一整年的可支配收入,这也和去年克强总理去年公布的“我国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精准匹配。
比平均数更有意义的是中位数,由于中国存在相当程度的贫富差距,平均数很容易被高收入者拔高,这时中位数就更具有代表性。
中国202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只有27540元,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的可支配收入超过27540元,就已经超过了一半的国人。
再说一个信息,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升到5000元后,新浪财经曾经进行过测算,纳税人数从1.87亿人下降至约6400万人。而中国有13亿人,这是什么意思?
西南财经大学还有一份调查报告展示的更加明确,在中国年收入超过100万的人群,大约有70万。除以我国的13亿人口,也就是1万人当中只有5个百万精英。
当然,如果你想测算下自己的收入在中国是怎样的水平,我再安利给大家一个网站叫HuiWealth。
网站中有一个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测试,是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CHFS中国居民收入数据和HuiWealth百万年薪调研数据综合测算的。
全国排Top 0.07%,每一万人中只有7个,超过了全国99.93%的劳动人口。(对,广场舞大爷大妈和上学的小朋友们不算)。
如果这个排名还不能安慰你那颗焦虑不安的心,那我也真的不知道该拿什么拯救你了。
很多人总有个误区,觉得自己赚的少,是因为没在大城市。只要去了大城市立马就能年薪百万。
你看2020年全国31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能看出来,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232元,紧随其后的北京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9434元,广东省则为41029元。
再来看看2020年各省市的平均薪资和中位数,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工资中位数也大都在5000到7000区间,乘以一年12个月,年薪基本就是6万到9万区间。
统计数据中的中位值基本是排在50%中位的数值,所以从这个角度测算,尽管在一线城市有很多高收入人群,但仍有至少一半人月入不到五千。他们被少数高薪者一平均,收入就被动提高了。
什么“2020年中金平均年薪115万”,“2021年腾讯员工平均年薪81万”这些新闻下面,堆满了大家的柠檬:
它囊括了公司支付的员工工资、奖金、福利、年终奖、各种现金、非现金形式的补贴、以及公司代缴部分、个人缴纳部分的社保公积金等等。对了,还是税前工资。
所以年报上的真实数据,与其说是平均薪酬,不如说是公司平均人工成本更合适。
另外,平均薪酬里的“平均”二字也大有门道。什么是平均?类似于我和姚明平均身高1.98米,我和马化腾的平均财富几十个亿。
薪酬分布这个事,在所有行业都存在28分布,内部员工的”贫富差距“极大,而且越是赚钱的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就越严重。少数高管的超高年薪甚至能将整个公司的人均薪酬拉高一个量级。
高管薪酬到底有多高,我就告诉你,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金公司高层总薪酬,大约为1.7亿元,而腾讯去年13位高层(包括执行董事在内)总酬金大约31.64亿元,总裁刘炽平一人的薪酬就达到了4.28亿元。
以我对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了解,和对不同一线城市的整体观察来看,这两个行业虽然是财富新贵或者说离钱最近的地方,但年收入百万以上的从业者,大概也就在3%以内,且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差异很大。
而更多A股上市公司,虽然已经是行业的佼佼者,但从3827家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上可以看到,超过85%的企业普通员工平均年薪少于10万元。
在A股财报四个“标配”高管职位中,任一职位年薪达到百万的比例都不超过40%,“打工一族”最高阶的总经理中,百万年薪的人数占比达到36%,而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则分别只有13%和17%。
所以,你看到了,想赚到年薪百万,不仅在世界难,在中国难,就算进入到大城市,好行业,大公司,依然很难。
据我观察,年薪百万的人群在中国虽然稀缺,却拥有极其统一的特征,他们基本由以下几类人组成的:
这部分人成功的比例并不高,因为创业最难的其实是每年持续赚100万,我就见过有人头一年赚数百万,第二年负债累累,这时候如果个人的认知和能力跟不上财富增值的速度,到手的钱也会哗哗流走。
通常集中于发展速度快,行业红利高的行业,岗位离市场或者客户越近越赚钱。这些高管的收入非常多元,除了固定年薪,还有年终奖,股票期权,投资收入等。
比如网红,流量明星或体育明星,以及一些高端服务行业的从业者。这些人所从事的赛道,一定存在赢者通吃的特点,要么做到头部赚钱如流水,要么在底层挣扎难以生存。
这种不多说了,只要能老老实实不折腾不败家,按时存2500万到银行,保持稳定4%收益,一年到手稳稳100万,还是税后的那种。
你发现了么?除了投胎小能手不是主动选择,其他的百万精英,都做了同一件事——
选择去最大的城市,到最有潜力的行业,做最能产生复利的事,然后抓住时代红利,敢折腾 ,不惜力。
可以100%确定地说:年入百万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任何行业,都是极其顶尖的存在和小概率现象。
别说工作10年年入百万,就是一辈子,100万都是大部分人难以企及的天花板。
更别说,这里所说的年入百万,并不是某一年、某一件事上的人品大爆发,而是指“每年收入都能平均稳定在百万以上”。
千万不要因为所谓的“幸存者偏差”和网络上的聚集效应而不自觉调高认知基准,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与其去对薪酬盲目期待,侥幸乐观,不如相信逻辑,相信数据,实打实地去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12岁男孩沉迷黄片怎么办?这位校长的回答让我自愧不如 2021-09-25
作者:毯叔盘钱(ID:bigmoneyball),懂金融,更懂你,关注后台回复“财富自由”领取财商干货;作者:毯叔,有故事的金融老司机,有深度的财富观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