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外慧中小说随着艺术自媒体的兴起,一种更加轻松、活泼甚至不无八卦的陈述艺术的方式正在流行。每天打开手机,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一篇图文并茂的小文章就可以教会你“一口气读懂米开朗基罗”、“学会鉴赏15种画派”……这些文章读多了,不仅在茶余饭后和朋友的吹水中有了更多有品质的“谈资”,也让读者感到自己和曾经高高在上的艺术变得更加接近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有些人却认为,这种有趣但是碎片化的“艺术科普”,其实充满了各种“误读”。它们与其说是让你更加懂得艺术,不如说是加深了对艺术的偏见。
近日,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微信公众号“打边炉”共同主办的“日常连接与艺术主张——艺术自媒体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的近十家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自媒体齐聚一堂。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诸多目前走红的自媒体运营者及一些观察人士,共同探讨自媒体所创造出来的这种“艺术科普”语言的利与弊。
顾爷原名顾孟劼,“80后”,学设计出身,非常善于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艺术史中的各种现象。2014年,他的第一篇网文《幸福的画家——雷诺阿》刚一诞生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在这篇文章中,顾爷不仅细述了雷诺阿的身世和创作轨迹,还以雷诺阿笔下的“女人们”为切入点,八卦了一回雷诺阿名作中的模特背后的故事。如在《游艇上的午餐》中出现的抱狗狗的女人,后来成了雷诺阿夫人;举着水杯的女模特是诸多印象派大师爱用的知名模特……长微博一夜走红,被转发1369次。
从此顾爷一发不可收拾,他写宙斯的生活作风如何有问题,老婆赫拉又如何专职抓小三;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卡拉瓦乔除了是伟大的画家之外,还有几个自己“引以为豪”的头衔——流氓、赌徒、杀人犯、逃犯,基本就是个“古惑仔”;他在分析伦勃朗的光影如何美妙的同时,告诉你当时所有重要的画家基本都是伦勃朗的徒弟;还有“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梵高,隐约有些变态倾向的德加……曾经难以理解的西方艺术史中的诸多细节,在顾爷的描述中变得诙谐有趣。
在顾爷的引领下,目前有很多自媒体,包括机构的公众号,甚至是艺术书籍都开始采用此种表述方式。“意外艺术”以“你比你想象中懂艺术”为宣传语,每天用10分钟的视频来聊艺术史中的一个作品或者现象,它以“艺术史上最离奇的凶杀案”来解析卡拉瓦乔的《提着歌利亚头的大卫》,用十分钟的视频来教你读懂蒙娜丽莎,以及“一口气读懂米开朗基罗”。
“调侃式”艺术科普,其活泼生动的好处自然不必说,但也有人提出异议,比如知乎网友、艺术学院大三的学生尹慌表示他对这种现象很看不惯。在他看来,这种对艺术的描述方式,与其说是进行了艺术启蒙,不如说是加深了群众对现代艺术的偏见,“然而偏见和低俗笑话的传播范围永远比课本要广”。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艺术科普”,进入的门槛很低,让高大上的艺术“史无前例”地变得轻松愉悦,一时之间吸引了大批读者。还是拿顾爷举例,他现在在自媒体上推送的文章几乎每篇都能获得10万以上的点击率,而高点击率带来的是广告投放。于是顾爷的粉丝都会发现,最近这一年,顾爷每篇高大上的艺术故事的结尾,总是会千回百转落实到一条广告上。比如,一篇解析《拿破仑加冕图》中皇冠情况的文章——《女王范》,最后就链接了某珠宝品牌的广告。而这篇文章的科普性后来被一位资深珠宝设计师质疑:顾爷为了刻意抬高某珠宝品牌的地位,犯下的基本常识性错误“一箩筐”。他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篇为了吹嘘品牌而罔顾事实的伪“艺术科普”。
依托自媒体进行艺术科普的陈述方式由此陷入一个“怪圈”:轻快的、活泼的、八卦的话语方式获得最大的点击率,进而获得资金支持以维持自媒体的运营,而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对于艺术的陈述方式将会更加媚俗甚至媚商。
对此,艺术市场资深从业者季涛表示,无需太过紧张,因为它只是“历史特有阶段的正常现象”。
“头几十年我们都还在忙着挣钱呢,谁会关心艺术?现在社会有了这个需求,已经是个大进步。不过因为我们大部分的老百姓对艺术还知之甚少,在这个普及阶段,‘碎片的、八卦的甚至是媚俗的讲述方式肯定更受欢迎,更吸引广告,都是正常甚至是必要的。但是过了这个普及阶段,大众的阅读品味自然会分化,也自然会有更多有品质并且受欢迎的艺术科普方式应运而生。”季涛说。
自媒体IART的运营者张慧认为,“调侃式”艺术科普有点类似于古装电视剧,“历史学者可能会很轻易地指出《芈月传》中的一堆错误知识点和穿帮镜头,但电视剧主要针对的受众群体却是对史实不那么精通的普通大众。你若把它当做严肃的艺术史料看待,则其中无处不有bug(漏洞)。它的定位本来就是一种‘戏说’,而非严肃的研究,产生误读不可避免。所以,读者怎么看待这些文章很重要:你若认真,则其中全是不那么严肃的史料和线索;你若娱乐,则其中也不乏颇有启发性的亮点。”
“蒋勋先生讲《红楼梦》、讲美学,也有不少人批评讲错了。我其实很怀疑,究竟有几个人能把艺术普及讲得人人服气又生动有趣?虽然我并不认为顾爷、意公子聊绘画很专业,但他们至少让公众对美术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这是有价值的。当然,如果一个人天天去吃快餐食品,会营养不良。所以我其实更期待的是,有更多艺术自媒体从不同的立场、角度、视野来普及公共艺术教育,生态越多样性越好。”广州肆艺空间创始人贺美艳表示。
在“调侃”艺术变得极度流行的当下,致力于进行严谨的、学术型的艺术科普方式的自媒体也并非不存在,但相形之下,它们获得的点击率,数字的确没有那么“好看”。
这次广美美术馆举办的“自媒体”论坛上,参与者包括了不少在艺术圈内有良好口碑,但圈外人士所知不多的自媒体公众号。比如打边炉、泼先生、IART,以及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南京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运营的公众号。而在论坛的提问环节,一位观众请各位自媒体报一下各自的粉丝量以及阅读量最高的文章点击率是多少。对此提问,相当一部分自媒体的运营者并不太愿意回答。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会是一个很‘可怜’的数字。”一位在现场旁听的业内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只有三个运营者大方地给出了数字:做当代艺术家作品销售的“绘画艺术坏蛋店”的运营者“底特律”说有三万粉丝;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众号的负责人透露点击率最高的文章是一个论坛的公告,有四千多点击率;而致力于收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跟当代艺术有关的文献史论的IART的负责人张慧则表示自己有六万多的粉丝。
但张慧也表示,做自媒体到了今天,她也确实在“娱乐自己”还是“娱乐大众”这个定位方面越来越困惑。“我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做这个自媒体,没有经济上的收益。但在持续更新的过程中,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问题就出现了。单凭情怀和热情能走多久?当我越来越多地思考这个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地失去了自如的状态。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答案。”张慧说。
“打边炉”的负责人钟刚表示,虽然他也认同自媒体的写作方式需要考虑手机时代带来的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但一味地讨好读者并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可能是我个人的趣味所决定的,但我认为艺术其实不是针对普罗大众的,尤其是当代艺术。”他说。
但钟刚也承认,“靠情怀能走多远”也是他所考虑的一个问题。“‘打边炉’一直都是一种比较克制的状态,特意按照一个放缓了的节奏来推送,目的就是为了让‘情怀’能维持相对长的时间。但究竟能有多久,就难说了。”
张慧在她的实践中发现,其实惯常被认为小众的关于西方理论方面的学术型文章,经常也会获得很高的阅读量,这让她感到惊喜。“事实上受众对于‘干货’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只是我们专注于做‘干货’的人太少了。”她说。
同样发现大众对艺术的需求趣味没有那么庸俗的还有贺美艳,“艺术当然可以轻松面对,但如果照着现在的路子进行传播,会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艺术最终被过度娱乐化、平面化?就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面的警示一样?我们未来的‘巴赫’、‘毕加索’们会不会都被停留在这种‘轻松的艺术’上,对艺术那种更深层次的追求和探索渐渐被淡忘、被边缘?而深层次的、高雅的艺术真的没市场吗?去年我们肆艺空间邀请古典音乐评论家焦元溥来广州大剧院演讲,两百张门票被一抢而空,差不多有几十位听众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坐地板都OK。所以,你会发现精品内容是有很大的市场和需求的。尤其是你看到台下老老小小的观众,听着一些冷僻的古典音乐时,都会心地笑,频频地点头,我会想:会不会我们太低估大众的品位了?”
“我关注了很多非艺术的公众号,发现其他圈子里都会有一些有经验的人士愿意通过这个公开的平台无私地提供自己的经验,公众对于这种真正的‘干货’是非常有需求的。而且这种文章也能实现很高的利润转化率,大家会非常心甘情愿地‘打赏’,一天收入几千块钱。所以我比较期待有越来越多艺术圈的前辈加入到进行艺术科普的队伍当中来。”张慧说。
艺术维C创办人陈晓勤也觉得,与其寄希望于艺术圈外的个人去进行有品质的艺术科普教育,不如由艺术圈内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美术馆、高校等机构承担起这个工作。因为他们本身就掌握资源,专业性更强,而且有财政支持,没有媚俗、媚商的内在需求。“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些机构专业性不缺,但缺少做媒体的经验,不知道怎么去做美术史的传播。它们的公众号,要么就是主要聚焦于报道自己做的展览,自娱自乐,完全没有意识到现在受众最想了解的信息是什么,要么就是跟在现在流行的‘调侃式’艺术科普方式的屁股后面跑,无法找到一种既有品质又有效的信息转换方式,不懂怎么去表述。这都是非常令人遗憾的。”陈晓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