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奇迹虽然我自己不是大V,但是认识的自媒体大佬还是有几个的。把下面的文章完整读到最后,保证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中有每个月写5篇稿子,就能拿到3万稿费的单身小姐姐;有做自媒体最后开了公司,给其它公司做代运营的95后年单身男孩;有通过自媒体积攒粉丝,最后做知识付费的房地产咨询……
卖广告位是最省力气的变现方式,至于其它的变现方式我慢慢写出来,长期更新别催更,发现新的就更新。
最近认识了一个从自媒体起家,靠业余做付费社群就1年多赚了50万的大佬。我那个羡慕啊,可以一边上着班,一边玩好社群就能多拿一份收入。
比单单卖广告位复杂一点点,将广告位卖给金主爸爸后,参与分销提成,卖得越多提成越高,需要有足够的粉丝粘性。
既然是赚红利,就会有红利消退。在多个平台注册,可以采用微小宝,西瓜助手这种可以一键分发的工具,让你的内容可利用价值最大化。很多平台如大鱼号、百家号、头条号,阅读量与广告收益正相关,越多人看收益越高。而且今日头条有头条电商,可以做内容电商。如果专于一个平台,只要内容优质,还可以得到平台扶持。
知识付费领域,需要一定的粉丝量,而且自己必须有能教给别人的知识储备。粉丝量与知识储备两者缺一不可,目前可以入驻的知名平台有:荔枝微课、千聊、小鹅通、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
将自己某项技能打磨得足够好,而且要达到能通过你的一对一教学,将需要提升这项技能的小伙伴教懂能进步。通过教给别人技能获得学费的小姐姐,我所认识的就有两个。
目前很多课程都开设了分销,分销比例从20%到50%都有,一门49元的课程,只要发朋友圈,朋友通过扫你的码购买,你就能获得9.8元以上的分销奖金,这是一般人就能赚到的钱。那么自媒体可以怎么玩呢?
自媒体可以让自己的粉丝成为自己的好友,带着他们一起冲分销榜(榜首的奖金都是5000/1W起),接着再把奖金分给分销团队的小伙伴,那这些自媒体人,他们其实还有一点隐藏收入:二级分销。也就是说,团队内其他小伙伴卖出的课程,他还能再拿一次分销提成,通俗点说就是,A卖给B,B就是团队成员,B再卖给C,A也能从C赚到分销的钱,这就是法律允许的二级分销。现在很多课程榜首卖课的团队都是一下子卖几百份的,其中收益大家可以估算一下。
自媒体人做付费社群好处很多,特别是在订阅号改版后,阅读量大量下降的趋势下,能躺在自己好友列表里的用户对自己都是极其感兴趣的,这些人都是付费社群搭建起来后的第一波种子用户。同时因为订阅号中与读者互动不方便,通过社群的形式与读者进行互动,用户的粘性就大了很多。
而好的付费社群,又带着付费的筛选机制,经过筛选的用户,既能让自媒体人获得变现,同时也真正成为了自媒体的朋友,有了合作的进一步可能,很多付费社群都会有一个旗号:我们一起做一件牛*的事情,让社群里的每一个人都变成牛*的人,通过绑定利益让一个付费社群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人的势能有限,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通常都能在圈子里形成一个话题。
如果你要问我,一个做的一般的付费社群能赚多少呢?就按照99元1年来算,仅仅是兼职来做,我认识的一个自媒体人能做到,每个月招募4次就1万多到手,他的公众号粉丝规模在1万5左右。
但是这个模式,我不太建议所有自媒体人去做,很多人一股脑去做,结果一般是1个月就凉凉了,根本没法继续运营,这样去做,我们也叫:割韭菜。所以我就请那个大佬吃了一次海门鱼仔,捞到了一份社群设计框架体系文档,值了!
近年来,自媒体逐渐兴起,从博客到微博大号乃至微信公众账号,互联网及媒体从业人员纷纷加入其中,探索其盈利模式,其中不乏业界精英。对于自媒体商业化的讨论,唱衰者有之,对其满怀信心者亦有之。笔者虽为一文科生,但对互联网科技兴趣浓厚,每天混迹于虎嗅网、36氪、雷锋网等科技新媒体,看各家观点竞相争鸣,开始做当下中国自媒体商业化相关问题的思考,遂写成本文。本文在写作之初所研读的40多篇文章皆为虎嗅网、36氪等新媒体两个月之内刊载。
关于自媒体(we-media)的定义,百度百科的阐述复杂而不够清晰,故不采用,简单说来,自媒体就是一个人或一小群人做的媒体,它必须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和风格,比如张三建一个博客,可能这个博客是原创文字为主,也有可能是转帖为主,但需要有张三自己的强烈的个人风格。没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自媒体”,其实只是一个媒体而已,谈不上“自媒体”。此外,自媒体须具有独立的特性,媒体人罗振宇将其定位为“U盘化生存”方式——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不属于任何组织,没有任何名片,由此,可为其贴上“独立”二字。这两个特性(个人风格、独立)业界讨论者基本没有争议。关于商业属性是否为自媒体的必须属性,还存在争议,这里暂不做判断,因为本文的主题即为自媒体的商业化,那些没有经营欲望的个人博客和微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需要补充的是,业界普遍认为如韩寒主编的《one一个》不属于自媒体,因为其编辑团队已达到十个以上,如虎嗅、36氪等也非自媒体,而是一个自媒体的聚合平台。
关于自媒体的形式,以文字图片为主流,自媒体所发新闻、评论、小说大多是这种形式,此外也有媒体人希望有声有色,提出音频视频的想法,并建议做独立APP。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形式,当然一些人已经在做,如罗振宇已经在做视频方面的探索。
自媒体能否找到其商业化模式,实现盈利,这在互联网业界存在很大争议。如魏武挥曾撰文阐述“我为什么反对自媒体有商业模式“,认为自媒体人玩个票容易,做成事难,支持者则放话,”全世界自媒体联合起来,收入千万不是梦“综合各家意见,笔者认为,目前自媒体获得商业通道的可能性有这么几个:广告收入、付费阅读、线月,腾讯网科技总监程苓峰,发布微博宣布离职迁居南方小镇,“我选择不打工、不创业,专心做个人媒体,关注互联网。通过微博和各媒体专栏发布信息,通过稿费和咨询获取收入。”
几个月后,程苓峰把微博里的话变成了现实。更靠谱的是,他为其他也准备做“自媒体”,但苦于没有盈利模式的同行指点了一条明路:卖广告。
1月25日,程苓峰对外宣布:以他为主笔的自媒体“云科技”推出微信广告,报价每天1万,或是每3天5万,向中国乃至全球业界开售。此后不到2个月,他就做了10单生意,入账13万。
有了程苓峰的成功案例在前,乐观者认为这条路前景已经可期,“个人媒体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微博、微信这些社会化媒体前所未有地让个人直接获得自己的用户,而且能帮助好内容扩大10倍、100倍的传播。”程苓峰认为,传播力的增加,能带动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向这个新领域转移,即使转移的数量有限,也已经足以养活一定规模的自媒体人。
不过,也有质疑者认为,程苓峰的“销售业绩”更多是在于第一块试验田带来的聚光效应,以及他个人的人脉资源,但并非可以推而广之的可持续模式。一旦自媒体如杂草般快速出现生长,公众会很快陷入新闻疲劳,行业内也会因为争夺商业化资源争夺陷入红海。
一个被引用的反例是,早在博客时代,自媒体就已不乏商业化尝试,很多博客主甚至博客平台都曾试图将博客的公众影响力变现为广告收入,并进行分成,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关于付费阅读,也有不少媒体人持乐观态度,有人撰文对微信公众平台满怀信心,认为当微信打通支付功能,如果自媒体微信公众账号采取免费增值的方式,还真有可能走得通,一算下来可能年收入过20W。“微信公号时代同样如此。微信公号是一个机会,很多人借此造势,有了知名度后再去其它方面赚钱。“微信不只在毁灭旧有商业秩序,它还为其他群体提供创造新商业价值的机会,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自媒体既是其一。所谓微信公众号,是商家或个人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应用账号,并与订阅用户进行文建个人自媒体,探索盈利之路。如果说博客的兴起开启了自媒体时代大门,微博等使之勃兴,那么基于手机的微信公众号模式,或将会成为自媒体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少在中国大概会如此。
如果微信5.0真的推出移动支付和公众账号付费订阅,自媒体的商业价值将更加放大,因为付费阅读将直接成为现实,甚至可能引发一场自助出版浪潮。另外,按照现有版权法,文章被网络转载均应支付作者稿费,但现实中免费却早成潜规则,而自媒体的崛起将有助于作者改变弱势地位,收回应有权益。
此外,豆瓣阅读的作者丁小云最近撰文《我如何在豆瓣阅读月入两万稿费》,阐述豆瓣阅读这一平台为内容提供者打造内容付费或广告分成的商业模式。
当然,也有人认为,鉴于国内受众免费阅读习惯,版权意识薄弱,最终因手机自媒体受益的永远是两种人:介入早者和公众热度高者,大多数作者仍将处于打酱油状态。
关于线下收益,程苓峰在一篇博文中指出:“为什么人人都在写微博,获得注意力,制造影响力。因为注意力和影响力可变现,可以变现成‘任何东西’。”以正和岛为例,它可以借自媒体作线上营销,而线下收取会员费。近日虎嗅也刊载了一个案例,“一位律师将微信当做营销平台,受益若干,先从无形资产——扩大品牌知名度起步,最终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盈利,并由此改变了处事模式的格式。”微博红琢磨先生,他先是以微博为自媒体进行创作,吸引读者,在因写“微博三国”小有名气后,开始在北京一些剧场举办脱口秀表演。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媒体只能是只是精英的商业化,线下的活动比如讲座和咨询都需要自媒体人极强的素质和影响力。
第一,速度优势。提供干货速度快,出了一个事件,传统媒体记者以及网媒记者还在花费大量时间来求证,自媒体可以直接开始深入分析。
第二,内容优势。媒体要有更严肃的写作原则,容易枯燥,而自媒体没有这些束缚,如果是记者的自媒体,可以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态度,更多吐槽和爆料,自媒体背景多元化,有很多来自行业内部从业人士,经验和知识结构都比媒体记者更强。
第三,信誉优势。媒体环境原因,公众对有信誉的自媒体信任度没有问题、甚至比官媒更高。在相当多的情境下,受众更趋向于相信个体,人际传播力量更有效。
第四,受众优势。一些自媒体可以产生意见领袖效应,另外通过微信和微博组织起来的用户渠道,更容易进行量化分析,你甚至可以知道每一个受众的大致身份。一些自媒体的受众水准很高。而且,“与其弱弱的影响10万人,不如深深的打动1万人。”
劣势:一是量产水平偏弱,每天一篇供应几乎已是极限,一些自媒体只有遇到自身领域的事件或者感兴趣的事件发生时才会动笔,一周一篇甚至一个月一篇。
二是渠道能力弱,自媒体个人影响力巨大,不需要渠道传播,属于极少情况,甚至这部分自媒体为0,因为所有自媒体都有不断扩大影响力和传播渠道的需求,微博+微信+个人网站+给自媒体聚合网站投稿+给网络媒体投稿+给传统媒体写专栏,这几个都需要上。但自媒体单打独斗,受众增长速度不快,领域容易被局限,容易遇到瓶颈。商业化能力还很弱,议价、定价能力弱,数量多价格乱,无法被大型广告机构代理。
一个自媒体,做好产品是最重要的,自媒体人应该根据自己兴趣,找到相似的坐标,提升用户体验,扩大影响力。同时如媒体人小欧所言,抱团子、壮胆子和接单子。选择适合的平台。“比如,你是一个大美女,喜爱搭配衣服,你可以考虑去美丽说。如果你是文艺青年,喜欢读书,能写书评,可以去豆瓣。如果你喜欢对商业发表自己观点,经常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你可以考虑去微博。有时候,多种平台可以综合利用,比如你在有微博的同时,也可以开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同时规避内容生产和实际经营混搭所引发的一些伦理问题:比如公关稿或者收取所谓“保护费”,不能拥粉自重,避免被保养还应把握内容品质与发送频率的关系 , 情怀与市场的关系,在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作品水准。 创立自媒体聚合网站,除了聚合展示自媒体们的内容外,花大力气为自媒体带来粉丝,推动自媒体们微信、个人网站和微博粉丝的增长,乃至帮助自媒体建站,微信和个人网站作为主要广告位提供源,微博等其他渠道作为推广平台,届时只要统计微信和个人网站展示效果即可。自媒体聚合网站可以聚合这些广告位,统一进行广告销售,与自媒体进行分成,为自媒体发展和繁荣提供商业模式的基础,从而形成生态循环。
邵飘萍等一批媒体人博得大名,甚至出现猛人梁启超,一个人做出了N个媒体,媒体史上屈指可数,与其身处乱世有关。
微信公众账号,扁平化的传播结构和高质量的粉丝互动,正在印证“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的正确性。
虎嗅、创业家、雷锋网等科技自媒体平台,已经让不少作者靠文章觅得新工作;《晓说》这样的视频脱口秀,硬生生让一个过气明星重新回到了巅峰状态。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可以通过内容打造个人影响力,并以此变现,过上独立而体面的生活,并专注于内容的生产和研究。这自然是极好的。
渺小的我,也许是先驱,也许是先烈,因为,和许多自媒体的先行者一样,我们认为,自媒体是一波浪潮。每一波的浪潮,总有一部分利益获得者,总有一部分空手而归者。
郭全中《自媒体 “野百合”能否有春天》——中国新闻出版报寻空《自媒体真的没有商业模式吗?》——虎嗅网
作为一个创业5年的新媒体营销运营从业者,从公众号二次开发无意入门,到后来一直在这个行业给企业做起了第三方运营的事情一干就是4年,这几年接触过各类大大小小的企业号,各种类型的号都玩过,爬过的坑也很多,如果没有这些意识我现在可能还是一个“小白”,整体徘徊在如何吸粉,如何做活动上面,可能最终都是一些无效的动作上面。基于这我总结了一些观点,关于如何定位自己。
现在很多大型网络公司都建立了自媒体平台,筑巢引凤,吸引自媒体入驻,给自媒体人广告分成,像著名的百度百家,上线才半个月,就有一部分自媒体人收入过万了,当然,这种方式适合于比较能写的自媒体人,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
既然自媒体当中有媒体二字,自然就具有媒体属性,之前在传统媒体当中,电视台、报纸、杂志靠什么赚钱呢?我相信,最大的一块肯定是广告费,自媒体也不例外,很多自媒体人的第一笔收入可能就是广告费。
广告有两种:硬广和软文,硬广是赤裸裸广告性质,容易引起关注用户的反感;软文就好很多了,写得好的软文,甚至你都不觉得这是广告,一般自媒体收费以活跃度及关注量等因素收费。几百上千不等。
公关宣传主要就是软文了,目前有不少自媒体以写专访的形式区别于软文,于是专访比软文高端不少,对于找不到媒体能专访的小公司,这种自媒体无疑起到重要性作用。在传播的时候,自媒体除了文笔费可能还有些推广费用。
严格意义上来讲,品牌植入也是广告的一种,但是它更加润物细无声,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硬广、软文和品牌产品/服务植入的区别。
例如:变形金刚3里边不少都是软性的广告,让用户产生不少的直观映像。如舒化奶就是一个软性的例子,而直接显示地方的时候,直接点明位置,也是一个硬性的广告,其中的车子就是相当于品牌的植入。
注意:知名品牌的品牌植入一般只有自媒体的大咖们才有资格参与,大多数自媒体人只能望而兴叹。
自媒体不一定就是专门写文章的一群人,也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买各种东西的体验,因为他们是有独特的见识,对这个感兴趣的人就会关注他们,后续推荐点产品什么的,很多人都会买单。
自媒体赚钱越多,一般都是意见领袖,能影响很多人,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会直接购买东西,也就是他们的自媒体价值观。
目前,也有不少出售服务的自媒体人,比如:微信公众号:和谐电商 是在网上开展网络代运营业务,前期已经有和谐设计的现有品牌,再有其它相关服务,我们发现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有用户,卖什么都成!
这个服务的钱一般来说非专业人士不好做,因为你在某个领域做得好,同行也认可,然后找你咨询一些项目问题,完全是可以收费,自媒体人相当比较难,也许专访比较可靠点!
媒体人多方面发展,也可以从写的好,再慢慢开讲,再慢慢的去做演讲和培训,一般参加一场商业演讲,看行业影响程序,可以少至几千块多至几万不等的辛苦费,
自媒体做得好,一般就会有学习者,比如用户粉丝或者企业需要一些内训(效果一般是要好于社会上的那些讲师),价格也不便宜,一次5000到几万,一个月能有几次,收入也不错哦!
其实做付费会员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付费的人数多还好,可以多请人维护,会员少的情况下,请不起人,全凭自己服务会员一至两年,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罗辑思维就是会员制,两万会员一共收了960万会费,还有一些是采用会员制,会员可以享受到免费参加一些版块或者赠送热门书籍及咨询服务等等。
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客户端的费用,其中搜狐可以达到500-1000,如果自媒体的产量一个月20篇,也有二万的收入,有很多时候稿子也不能只发独家,当然如果你专心在一个平台上写个十篇八篇,也是大几千一万的收入了,加上客户端有新的广告及分成计划的,也许可以做一些格外的收入。
有些写作能力比较强的,感觉只有自媒体平台的广告分成太少,也可以自己出版书籍,但这要求写作能力相当更高。目前也有用低成本的电子书模式,很多微博及微信公众号都有销售电子书籍售卖。
这是目前不少企业与自媒体的关系,自媒体形成一定的品牌价值之后,会被一些大的机构注或收购,自媒体做得好,然后被挖走跳槽的很常见。
现在也有将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账号直接转卖掉的,据说,有人用一个20万关注用户的微信公众号换了一辆价值四十万元的越野车不在少数。
目前很多自媒体常用活动方式:组织线上用户参加线下活动,比如,对于食品类自媒体可以食品分享大会;对于旅游自媒体可以组织旅行的集会,这种线下活动都可以向商家申请赞助费或者场地支持,如果不想商家加入,也可以用AA制的形式向参加活动的人收取合理的费用。
其实还有不少的方式,当然我们的自媒体定位建议:最好只做推荐,不做推销;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才会赚钱;自己一个尽的写稿子,版权要求各种,未来发展方向不大,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想给别人创造价值!
以上这十五种自媒体赚钱的方式,往往不会是单一的,常常会混合,比如:招募会员的方式吸引一批忠实用户,然后给他们提供线上培训,或是咨询服务,再比如:一些自媒体表面看起来是做会员制,但实际上是一种称之为广告费前置的模式,先收取大家的会员费,然后让商家给会员发福利,自己并不收取商家的赞助费,这种方式非常高明,把钱先赚了,然后光明正大的发广告,也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是给会员发福利嘛。
公众号的头条文章打开率已经很低了,普遍在10%左右,流失也很厉害,不推文不行,一推文就掉粉!陷入了两难境地。
在人人都说红利期过去的这几年(从13年开始接触新媒体就以及开始有人在说红利期过去了),照样有很多大号之后做起来。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反观过?
为什么别人就有红利,而你的红利过了?其实红利一直都在,只是没有那么粗暴了,13年前随便去网站里面转一些内容过来就能做成一票大号。目前公众号有2000万个左右,各种各样的号充彻其中,你的号想冒头太难了。不说冒头难,想养活自己都是有点困难。
流量号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成型,跑完整个产业链,一个号流量号的收益可以到达10万左右。当然这个是一个号的收益,流量号玩家,一般都是几个号,十几个号大批量大批次在玩。(不懂规则的不要玩,不懂跳转防封直接就上,就等着被封把)
行业号就会有一定的水准了,需要你有行业的深入理解,或者需要你有兴趣分享(核心点就是分享价值),这个典型的模式总结了下面7个核心要点;
5.卖服务(比如你是做网络推广的,客户因为你的文章找到你,购买你的服务,有个朋友文笔很好,一直也在微信写写文章,客户都主动接到微信,电话。不远万里跑到他面前谈合作,“你服务要多少钱!打完钱再说!”,就这么任性,这个时代你需要这样的发声。就如现在我们的山炮社的目标一样:打造10万网咖)
6.卖产品(这个就很好理解,比如你的定位是女性粉丝,卖点护肤品,卖点美妆销量也是很不错的。)
7.卖傲娇(这个其实就是“打赏”,很多号在拿到原创标的时候,之后几天就会被邀请开通文章的打赏功能,这块收入也是比较傲娇的,你喜欢我就买我吧!)
这里说的企业号,不是真正意思上微信类型里面的“企业号”,说的是企业级别的微信公众号,类型就会比较多,有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现在还多了个小程序,也是根据定位而来,类型会有不同。
1.卖产品(这个也是很多企业一上来会做的,因为企业一般都会有自己的产品嘛)
2.卖服务(企业的服务,比如有做客服作用的,智能酒店还能用微信来控制,有售后问题都可以通过这里去解决,餐饮的话也有用这个来下单)
3.做平台(比如汽车站用来卖车票、餐饮用来排队领号、直接用来嘀嘀打车等)
企业级别的号,变现的方式也是根据他们的自身定位,围绕产品,服务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公众号,这里的例子会有很多就不再累赘了。
其实这个还是13年我就在玩的模式,战斗一直没有停过,不断的跟规则捉迷藏,第一批玩这个流量号,这些已经不是什么比较隐蔽的玩法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下一篇文章写写流量号的玩法,以及如何规避规则(如果你要做,我所说的不为结果负责,毕竟这种方式我不赞成去做!)
为什么说公众号的类型,只偏重去讲流量号,因为不管哪种号,吸粉的方式都是可以共通的,之前跟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很多会做的一些民间大神,但是不会写,有些很会写的大神又不会推广。流量号却是永远不缺流量的那种,一天几千几万的粉丝流量是再正常不过,但是在内容质量上面几乎为零(做的就是一个搬运工的职责),导致了变现很困难,也很局限。
(公众号名称主要跟隐形的“性”相关,当然也有其它定位的号这里只那这类号来说,本质是一样的)
公众号的名称就会跟这种性别,女人,让很多人联想到一些偏情欲的名称。(大俗但是不大雅)
下面说这类泛流量的玩法,这里截图附上,文章的内容主要都是偏向低俗,又有一定大众传播性的文字,视频等,这类的文章更多的是偏向视频以及图片。
文章的标题又是这类文章的标题党套路,这类标题也很好收集,去百度搜索100个标题党的标题,或者去找这类公众号,并关注他们,然后把标题收集起来。
这类号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多流量,因为满足人性的层面的一些问题,运营者会进很多的群,加很多的人,这类文章就会从这里地方流传,如果大家知道病毒的传播原理,就会明白他们的套路。
接着就是内容的批量复制,文章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一批次几十个这类账号发布统一发布内容。高级一点不同类型的号会发布不同内容,为了后面能够稍微精细一些。
所以的号都会有关联,关联的形式有很多个入口,比如说关注回复语,引导关注到另外一个号里,你从第一个号开始关注,可能一连关注需要十几个号才能关注完毕。最终的导向可能是一个大号。比如下面这个号就是这批号的最终流量导向号。
因为微信对诱导关注打击很厉害,从13年开始的粗暴方式,到现在猫抓老鼠的方式,上演的是一场场的猫抓老鼠的游戏,这类号都会在原文阅读里面加入跳转关注链接,在最终的引导关注链接会有一个中转跳转站,在微信的评估机制里面根本没法这样评估诱导关注。
大家都明白一部电影的流量有多大,尤其跟爱情动作片类型的流量也是巨大的,今天这个类型的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今天我们主要说说正经一些的电影类账号(对的是正经的电影)。
首先肯定是说如何规避版权问题,这里会用到第三方链接,在链接里面房百度云盘链接,在公众号里面不会出现关于资源的链接。
关于流量来源,懂点流量思维的应该都明白怎么来,比如去百度贴吧,相关热门上映的电影吧,去吸粉。方式也很粗暴,需要看XX电影的留邮箱,在邮件里面埋公众号信息,在电影贴片上留公众号,在文件名称里面留公众号。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上传资源,不断推广。(这里可以参考我之前这篇文章《 用营销视野返观运营,寻找流量源》)
看完这些你会发现我用了很多的篇幅去把盈利模式说清楚。如何定位,就已经确定了你将来可以在哪些地方盈利。这个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苦口婆心的说这些所谓的大道理,术只是手段,1万种手段不算多。
公众号无外乎这两种分类,当然也有两种结合的,做个加法就可以,只要把各个比例的权重设定好。不管是流量号、自媒体号、企业号都跳不出这个分类。
你可以总结一批做的不错的公众号,哪些是产品驱动、技术驱动、内容驱动。(不要懒自己去看看~)
四、数据分析能力(每日数据一总结,同行每周数据一清晰,每月一次行业走向汇总)
这里只是单独拿内容层面里面一个环节来说(请注意分开来读:只是、单独、内容里面、一个环节)
首先根据分类写不同风格的图文,内容。(问问自己定位想明白了吗?)每一种类型后面编辑文案都是可以有一番作为,门槛最高的是行业细分号,需要你在这个细分领域里面有一定的理解。
不同类型,需要掌握的都会有一定差异化,这里就需要有高度的市场敏感度。可以强化学习的技能也不仅仅只是写作,写作是世上最锋利的武器,如何打磨?
性格塑造如果你接触过新媒体应该会有感觉,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说直白一点就是感觉,谈男女朋友要说感觉,我感觉你比较符合我气质,你说话风趣,你句句都是金句虽然很毒舌,你竟然把黄段子说的这样一本正经……这里的例子就会特别多,大家可以找一些不错的大号去匹配,这个大号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这样自然就能得出,你将怎么去塑造这种感觉。感觉怎么塑造?自然是在你的字里行间来体现。我的文字给你传达的是喜怒哀乐,用户是可以感知出来的,文字需要温度。
说说仪式感,仪式感的意义是什么,就如春节了想到的就是回家过年,过年了就应该一家人团聚。
新媒体也有仪式感,比如说某个配图,某个头像,文章的开头结尾都是可以有仪式感的地方,还有就是特定时间内容上面的仪式感。不同版块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内容都可以设定不一样的角色以及仪式感。
这里引出上面的一个梗,流失是正常的,因为用户在成长,被流量号洗过,自然会流向更优质的内容号,这个循环不会停止,当然这里也有个特例也会出现这个情况就行前期定位策略问题(这个次再讲)。
做高质量内容的难度同样是不要低估的,日更出高质量的内容更难,就像罗辑思维背后的一批读书人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咪蒙的投稿也好。就是因为这个这个问题。
你需要不断的输入,输出,在这个行业里面,信息量会是巨大的。需要你不断保持空杯心态去学习。
这篇文章没有按照套路来讲,需要你自身去带入体验。不同类型,策略都不同。你懂了上面逻辑,自然就知道出路在哪!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梳理下思路,而不是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文章。
从最早的博客到后来的微博,再到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热潮从开始到现在依旧“高烧不退”,papi酱、咪蒙等现象级的内容创业案例更是此起彼伏。
如何变现,一直是许多自媒体人的困扰。平台分红?广告入驻?电商引流?前边几个答主都讲得很清楚很明呗了,道理都懂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呀!
其实,对于有一定知识输出能力的自媒体而言,知识付费是所有盈利变现方式中,最容易实现,也最有持续性的一种。从朋友圈隔三差五的付费听课海报,到知识进修小达人的打卡种草 ,“知识付费”已经造成好几波刷屏,这也让越来越多人们见识到,知识付费搭载微信渠道,已经实现传播量广泛、时间灵活、社群性质等特点。吴晓波频道、十点读书、咪蒙、张德芬空间就是成功的典型。
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有那些骨灰级的专业大佬,或者坐拥千万级别的粉丝之后,才能实力圈粉,借助知识变现走向人生辉煌。
披露一下独家数据~在小鹅通超10亿元的客户总收益案例中,中小内容创业者贡献占比超过60%以上。早在2017年底,中小内容创业者数量已经超过总客户的50%。从这些数据来看,各行业自媒体、机构或个人,尤其是中长尾耕耘内容的群体,已经成为知识付费行业的中坚力量。孔老夫子不是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无论是专业知识、职场技能,只要内容做好了,内容变现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所以,题主真正想问的重点,可能并不在“哪些”上,而在“模式”上。
单就知识付费来说,用什么方式开设课程?怎么推介自己的课程?怎么管理后台日益壮大的粉丝社群?如何从数据分析用户对服务内容的偏好?内容创业者擅长做内容,却不擅长技术开发,高昂的技术开发成本,也让许多内容创业者望而却步……归纳起来,如何“去中心化”、沉淀自己的流量、打造自己的专属知识形象,成为内容创业者变现道路上绕不开的难题。
和平台型的知识付费产品不同,小鹅通选择了工具型产品入场,内容创业者只需登录小鹅通官网,一键即可实现自己的知识变现梦想。对内容创业者来说,这既免去平台对收入的抽成,也能把各个渠道的流量和用户汇聚沉淀,直接了解自己粉丝群体对于内容的需求及偏好,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增加用户粘性,提升复购率。目前,小鹅通提供了音频、视频、直播、社群、问答、活动等多种主流付费内容形态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小鹅通还提供了社群运营、营销推广、用户管理、数据分析等一站式的内容付费解决方案。可以满足知识变现的各种需求。
同时,为进一步解决“找优质内容”“找流量渠道”的难题,小鹅通推出全新的内容分销市场,帮助优质内容和精准流量进行联结。对内容方而言,内容分销市场有20万知识店铺帮助销售,轻松找到内容分发渠道;对渠道方来说,海量优质的内容可以大幅减轻内容生产压力,赚取分成的同时还能提升用户的留存。另外,我们在2018年初上线的拼团、分销等营销功能,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拼团功能内测期间,科普类自媒体“科学队长”就开启了五人拼团19.9元机制,在活动当天销售额达到了之前的十倍(骄傲脸)~无论是内容分销市场还是拼团营销,小鹅通在内容变现上进行了很多尝试,探索出一条自媒体变现“模式”。稳定高效的技术服务,切实地解决内容变现上的难题;对内容变现多方位的尝试,让内容创业者接触到更多新的玩法。像上面提到的吴晓波频道、十点读书、咪蒙、张德芬空间、还有豆瓣时间、网易科技公开课、樊登读书会、华章书院、华尔街见闻、宋鸿兵鸿学院、冯仑风马牛、小能熊学院、半月谈教育等等众多知名媒体、内容创业大V都在用!
「做自媒体不赚钱了,做自媒体的这么多,你看看现在有多少人是能月入过千的? 」自媒体“红”了这么多年了,真的不能赚钱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要打脸了,
,更别说只是月入过千了。我自己就是一个做自媒体的人,平时在运营过程中会通过商务合作接触非常多其他做自媒体的人,有刚起步的,有步入正轨的,也有非常成功的自媒体人。做自媒体的门槛很低,像公众号、微博、知乎,只要有手机,任何人想做都可以去做,但能否盈利就看你是否了解自媒体盈利的方式和方法了。其实,一开始我打算做自媒体的时候也是非常忐忑的,毕竟这个行业竞争力大,而且还在不断地爆炸性扩张,我凭什么让大家愿意看我的内容,我没有文采,又凭什么让大家信服。一直到现在,不仅在微博知乎等平台上收获了几万的粉丝,还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而且通过运营带来了不错的收入。现在回过头想,我才知道,这些担心大多是多余的。
文字能力并不是盈利的关键,懂得盈利模式,再针对性的输出内容,投入到正确的盈利渠道
。简而言之,就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之后,再探讨它的盈利模式以及如何通过这种方式盈利,这篇文章我会讲讲我总结的下面这6种常见的获得盈利的模式:写作流量收益:在自媒体平台写作获得的奖励广告合作收益:依靠出租广告位获得广告收入
如今有很多媒体平台,像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家号等,是以赚取流量为主的,这些平台会广泛的征收各种能为他们平台带去流量、用户的文章,他们会根据这些文章带来的收益向你支付相应的费用。在这些流量平台投放文章只需要你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中创建一个账号,登陆后,在后台编辑你想发布的原创图文信息或视频信息。一经发布,所有的阅读、播放记录都会被记录,各平台就会以他们的规则将这些记录换算成你应得的报酬。靠写作获取流量赚钱赚的其实是广告费,只要你写的内容被用户看了,然后用户顺便还看了你文章后面的平台广告,比如浏览1次10元,你和平台二八分,你2元,它8元。以今日头条为例,你只需要登陆“头条号“,将你想要发布在今日头条中的视频、文章、图集等编辑在后台,然后发布投放到今日头条的平台上,今日头条就会根据你发布内容的阅读量、视频播放量来按标准(今日头条中,视频播放收益约:0.37元/千次,阅读广告展现收益约:1.24元/千次)为你赚取相应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