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自媒体网红排名网红八卦网红名字网红零食网红收入娱乐八卦网红主播网红明星
相关文章
 入围揭晓!第二届三联人文城…
 《天道》林雨峰最后的审判
 祁天道直播被打 此前是因为什…
 大树被利器刻字:“我爱你”…
 丁元英为什么被判死刑天道主…
 网红祁天道诈骗700万最新消息…
 “网红城市”要长红终究不能…
 全网最火名字
 最红的网名 网名排行榜最火的…
 2022最火网名
 2021年最火最潮昵称 2021年最…
 2020年网红小零食大汇总这些…
 下厨房2020最火十大零食菜谱…
 2020年度10大网红零食大盘点…
 网红零食排名 十大最好吃的网…
 这20款人气网红零食好吃又不…
 网红假扮NPC直播爆火、日收入…
 一份被辟谣的网红主播收入排…
 网红真的赚钱吗?
 唐尚珺直播收入曝光有成高收…
 网红主播粉丝减少收入下降 网…
 【天涯神贴合集完整版】网上…
 股市八卦-爱卡汽车网论坛
 演出、抽奖、互动…… 八卦街…
 电竞频道-专注服务电竞爱好者…
 逆水寒0830更新公告 版本更新…
 《怦然心动20岁》第三季 直球…
 快手人气爆棚的4个网红小姐姐…
 性爱自修室第三季无删减全集…
 《怦然心动20岁》第三季定档…
 快手网红被c网站免费观看
 我才知道原来90%的女生都有美…
 揭秘!上海今晚“全球大直播…
 天天有时间沈梦辰衣服是什么…
 拼多多返利app叫什么?拼多多…
 明星同款合集!鹿晗、杨幂、…
 那些辞职做自媒体写作的人现…
 劝大家今年千万不要裸辞做自…
 不懂这些千万别辞职去做自媒…
 辞职转行做自媒体靠谱么?
 记者辞职干起自媒体:你真的…
 以高质量培训汇聚中国品牌向…
 “网红”城市再次爆火全球即…
 2023智造预制菜新锐城市50强…
 吓一跳!楼市泡沫最大的城市…
 2020网红城市TOP10热辣出炉!…
 梦幻西游:二狗回应武神坛决…
 明星【林更新】又叫林二狗扒…
 梦幻西游:二狗名言名句160穿…
 挺不住了~心悦八卦一哥宣布永…
专题栏目
湖南视觉网络"模板城"--汇集CMS、EShop、BBS、BLOG等系统模板
您现在的位置: 网红资讯网 >> 网红排名 >> 正文
高级搜索
入围揭晓!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27个新样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8 5:09:00 | 【字体:

  终极一家游戏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五个子奖项——公共空间奖、建筑贡献奖、社区营造奖、生态友好奖、城市创新奖的入围项目已经产生。

  在65位提名人提交的192份有效提名中,每位评审对单个子奖项进行独立投票,分别选出五个入围项目。经由指定计票机构普华永道中天对票数进行统计,产生每个子奖项的前五名(含并列)入围项目。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7位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组成的终审团将对27个入围项目将实地考察及终评。各奖项最终获奖名单将在10月底于成都举行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现场揭晓。

  五个子奖项、27个入围项目体现了城市更新的多样性,也在不同层面以多种方式呼应了本届三联人文城市奖“流动的公共”的主题。入围项目中,既有传统的单体建筑项目,也有对老厂房、城镇旧空间的更新,更有建筑历史影像、城市传播事件这类概念型内容。在标志性建筑之外,小尺度项目、多主体共同参与成为这些项目中显著的趋势。

  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碰撞中,无论是城市里的公共空间,还是城市周边的新型社区,都在呼应多样化人群和多元价值观的需求。打破人类中心的优越感,当代城市中单一生态的境况正在改变,自然正以一种更原生的方式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金啤坊是深圳第一例在工业遗存保护中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模式融为一体的复合式旧工业区更新项目。

  金威啤酒厂位于深圳罗湖区,这里曾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发展成熟的片区闻名于世,是深圳唯一的本土啤酒品牌,金威啤酒是深圳人的共同记忆。随着深圳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其占地面积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成为深圳城市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印迹。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团队负责项目整体改造,改造团队自研究策划之初就提出的“即地制造”策略,希望工业遗存不仅可以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大众消费品,其浓缩的城市记忆更应被发掘、显影和放大,并且在未来持续生产新的创意、制造无限新的可能性之中重获新生。

  都市实践改造团队采用整合、插接、介入性的改造策略,统合原本散落的工业遗存建筑单体体量,将零散的厂房遗构在场地中串联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在对原工业遗存原建(构)筑物进行加固,并适当进行空间插建介入的基础上,对交通流线进行优化。在保留现状混凝土建筑、原啤酒厂发酵罐罐体等基础上,进行节点性空间介入,创造灵活可变的活动场地,为空间功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将原来单一的工厂生产线改造为未来多元的文化场域。

  项目委托方:黄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黄浦区绿化管理所、上海市黄浦区市政工程管理所、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

  项目设计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作为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在百年的时间跨度里孕育了上海的民族工业和百态生活,也曾遭受严重污染,一度成为“城市背巷”。从1990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河水逐渐清澈、空间逐渐复兴,苏州河沿岸将转型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

  项目位于上海市苏州河黄浦区段江河交界处,占据“最中心”区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浓度。场地周边历史建筑密集,人文活动丰富,是持续转型的核心段落。

  外滩段以“上海辰光,风情长卷”为主题,激活场地内包括吴淞路闸桥遗址、划船俱乐部旧址、中国最早加油站在内的核心地标。改造前,场地内的部分建筑与设施遗存,虽然呈现空间逼仄、凌乱的状态,但亦提供了可挖掘的历史和空间资源。设计方通过路径梳理、新老叠合、空间创新、地形重塑、功能复合等方式打开滨水公共空间、唤醒场地记忆,营造丰富开放体验,激发日常性的滨水生活。在更加珍视相遇和共同经历的时代,这个历史而现代、多义而开放、城市而自然的空间将以记忆的疗愈、功能的疗愈、自然的疗愈共同构成对“人”的疗愈。

  文庙城隍庙街区位于松阳县城正中,自古便是松阳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与精神中心,历经百年变迁,遗存有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色建筑。它们记录并形塑着老城中心的功能演变与生活情景。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令昔日的精神文化中心重新链接当代生活,成为设计重点。

  植入的更新系统——一个蜿蜒连续的深红色耐候钢廊道,对于现状树木和保留遗存进行了审慎退让。窄处为廊,串联保留老建筑;宽处为房,容纳新增业态。整体营造出一个既公共开放又富于传统情致的当代园林。延续两庙街区原有的庙堂文化和市井文化脉络,植入书店、咖啡、美术馆、非遗工坊、民宿等业态,为周边社区乃至整个松阳提供一个公共的文化交流活动场所。失落的老庙经修缮,继续延续市井烟火,成为人们文化活动的舞台。新旧界面的交互间,生活长卷次第展开,重聚老城人气。整个街区转型为展示绵延百年的建筑遗存与动态文化生活的泛博物馆,以开放之姿拥抱周边社区,再度成为松阳的精神中心。

  自2017年起,致正建筑工作室持续在上海的景观基础设施型公共空间更新项目中设计市民服务驿站。驿站虽小,但是却连接了社区、各个阶层的市民交往及其日常生活。驿站作为日常性的公共空间,所能发挥的效应不仅限于单个小品建筑,更以此构成一个系统。因此,致正建筑工作室称其为“日常生活基础设施”,其设计和建造的目的是对公共生活提供日常支持。

  2020-2021年陆续建成的苏州河普陀段三座驿站,采用了模块式、组件化的空间构形方式。武宁路桥下驿站利用桥洞下城市道路两侧的有限狭长场地,在设置了驿站必要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多地创造了城市看台、社区看台、桥下剧场等主题开放空间;顺义路口袋公园驿站,通过线性布置的驿站及其一侧的通道空间整体,形成了狭长的口袋公园,将城市道路和沿河的公共空间串联起来,发挥了空间倍增的效应;普陀公园驿站则对公园入口空间整体进行改造,驿站回廊即公园入口前庭,在一侧并置休息室、庭园天井和小展厅,并结合紧凑式卫生间改造了门房。同时,我们在顺义路驿站与普陀公园驿站的休息室和展厅的屋顶都布置了天台花园,成为面向城市开放的星空剧场,在近处的树冠掩映下透过河堤上的树丛,河湾风光隐约尽收眼底。

  在一个普通的珠三角工业村落——黄涌,一座市集建筑成为重新塑造村落内部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关键。

  在过去40年间,黄涌村经历了急速变革。在珠三角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逐步脱离了典型的传统农耕聚落形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传统肌理被道路网络取代,村落中的宗祠等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公共空间逐渐衰落。不同时期扩张产生的道路路网在黄涌村落中央交汇,切割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空地,位于菜市场、超市、村礼堂、村委会和幼儿园的包围之中,由于处于村落的地理中心,这一空地天然地具有了公共市集的属性。

  2021年,黄涌村市集的建造被提上日程,由多重建筑负责。如何在一个消极、空间特质模糊的村镇街区场地中,以建筑塑造积极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显著特征的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师通过运用当地成熟的工业化建造体系,营造出一个具有高度标识性与开放度的拱棚。一段总长30m、跨距12m的开放圆筒钢结构肋拱置于10根圆柱上,建筑师希望通过赋予这种珠三角地区常见的工业结构一种纪念性的尺度与经典姿态,能使其从周边的街道背景中浮现出来。这个简单轻快、高度开放,同时能被一眼看见的乡村公共空间,为当地村民与外来务工者提供了一个富于活力的多元活动场地。

  作为国内第一座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由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博物馆伫立于东钱湖北岸。俯视之下,建筑呈三角形状,由连绵的墙体勾勒而成,使博物馆整体呈现延绵的曲线感。

  博物馆外墙采用蜂窝复合波纹铝板双层幕墙,在环境中整体呈现为较暗的色调。随着光线射入角度及视角的变化,颜色也会由黑色变至银色,上层建筑采用结构悬条设计,首层则采用“内退式”设计,与漂浮的建筑体块形成巨大的轻重反差,呈现一种未来建筑般的“漂浮感”,由此传递出未来艺术教育的空灵意象及精神表达。

  一个宽敞的三角形通高空间贯穿于建筑的东南角,顶部的天窗引入天光整个空间便由一条贯穿一楼至四楼的坡道所环绕。白色的墙体上强化了自然光的明暗变化,光线又通过特别设计的窗洞和门洞进入到周围的房间内。

  场馆外,人行坡道将博物馆入口与附近居住区和酒店的道路系统连接起来。项目的初衷是让其与自然景观、既有建筑以及规划建筑和谐共存、水乳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成为一个既可满足公共日常使用需求,又能承载文化建筑职责的“多功能”主角。

  项目合作设计方:Planungsburo Deyle GmbH(赛道工艺设计),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道路岩土设计),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制冷系统设计)

  项目主创设计师: 李兴钢、邱涧冰、张玉婷、刘紫骐、高治、任庆英、刘文斑、申静、祝秀娟、王旭、曹阳、关午军、史丽秀、丁志强

  作为中国第一座雪车雪橇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围绕延庆赛区的核心设计理念——“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设计中综合考虑了山林环境对场馆规划、建设带来的挑战,力图通过赛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联合创新,使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交互融合,在满足精彩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特定体育运动与生态山林环境相融共生的冬奥场馆。

  为解决南坡场地阳光辐射等气候条件对赛道的影响问题,设计团队研发了赛道地形气候保护系统,结合自然与人工地形、遮阳篷等对赛道冰面进行全方位、全时段保护。并结合遮阳篷单向超大悬挑钢木组合结构的配重系统以及服务观众跨越屋顶观赛的设施,设计了平行于整个赛道上方的超长屋顶游览步道系统,从而使雪游龙既以近2公里的建筑长度呼应了地理尺度的山水环境,又以身体尺度关照着进行体育运动或休闲漫游的人们。

  由于赛道和场馆依附狭长、紧凑的山体地形设计建造,设计团队自主研发了复杂地形室外场地与建筑BIM融合设计技术,既保障了赛道气候保护策略的有效落实,又精确控制不同功能分区的场地和建筑模型,以满足复杂山地条件下赛道和各种功能分区的有机高效组织,并使场馆和场地高度拟合,也以新的数字化设计手段实现了人的身体感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高度拟合。雪游龙的设计建造大规模采用了屋顶木瓦和利用施工碎石的石笼幕墙等自然材料。

  雪游龙作为专业的车橇比赛场馆,在赛后将以奥运遗产向公众全面开放,游客可以通过大众出发口乘坐专用赛车体验赛道或是沿屋顶步道徒步参观的方式全方位游览整个场馆并观赏周边山林环境。与雪游龙毗邻的西大庄科村经过了全面的改造,在保留原始村庄格局的前提下,增加了冰雪服务产业设施为赛后大众雪场运营提供基础,村民被就地安置并成为园区的大众冰雪产业从业者,改变了祖辈相传的山村生活和生产方式,因冬奥而受益。雪游龙与周边设施之间的共生、共享关系将为延庆这一地区带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春城”昆明举办,深远地影响着昆明城市建设乃至云南旅游业的发展。2021年,以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COP15为契机,昆明世博园联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和昆明当代美术馆,在世博园区内选址原有空置场馆进行艺术赋能“活化”再利用,改建一座专业展示动植物博物画的小型美术馆。

  项目位于世博园友谊路北侧——原国际室外展区内巴基斯坦园和越南园,占地面积2510平方米,其中主展厅在巴基斯坦园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改造。布局的开始在于思考如何看待场地上的既存物。项目内既有的内容作为历史的线索,仍可被识别和阅读,新书写的部分如同拷贝纸上叠加的新图层,旧与新的并置,带来了过去和现在的连通。

  钢结构满足了快速建造的要求和对现有环境最小的干扰。最终的方案没有砍伐一棵树木,原有的巴基斯坦风格凉亭、碑文、大理石栏杆和壁龛、石头座凳都被完整地保留并成为美术馆的一部分。曾孝濂的花鸟画分别被放置在四周的展墙上,展墙则挂在轻盈的结构系统上,墙体交错弯曲形成了丰富的内部和外部。画作之间有节制地开放面向庭院的观景框——内和外的边界被模糊。在圆形取景框后面的草坡上预植有各品种高原野花种子,随着时间将逐渐呈现出野性自然的 “四季荒野之境”。而在临近的越南园,美术馆在保留越南风情建筑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为主展厅配套的休闲活动区,设置有咖啡馆、曾孝濂工作室和艺术商店。

  项目委托方: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主创设计师: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刘会英、Tiffany Dalhen

  嘉兴火车站所在地是嘉兴主城区、老城市中心南湖区的核心。嘉兴火车站初建于1907年,于1909年投入使用,是当时沪杭线年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乘火车来到嘉兴,火车站成为中共一大召开的重要历史见证,但后于1937年被日军炸毁。

  改造前的嘉兴火车站,建于1995年。其区块基本仅为交通功能提供服务,存在片区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割裂、交通状况欠佳等问题。2019年,嘉兴市就火车站及周边区域开展提升改造,期望达到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市容市貌的城市更新愿景。

  针对项目愿景与诉求,MAD建筑事务所突破了常见的恢宏纪念性建筑思维,让火车站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自然生态、文化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人民公园升级改造,将公园的绿色自然延展至更开阔的站前广场;遵循历史资料对老站房进行复建;设计建造引入自然光、明亮高效、尺度宜人舒适、突破国内交通枢纽固有形态的新站房;主要交通及火车站配套商业功能收置于地下,南广场引入文化业态,站城一体,片区运行效率提高,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形态及层次。改造后的嘉兴火车站片区,不仅是多重维度并置的“森林中的火车站”,更是日常、开放、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丁蜀位于江苏宜兴,这座太湖之滨的小镇,有数千年的制陶史,出产的各式陶器闻名中外,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由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壶。随着需求的扩大和产业的发展,作为紫砂壶发源地的丁蜀,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紫砂陶器制作与贸易中心,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也与陶文化息息相关。

  丁蜀成校是全国乡村成人教育体系中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陶艺教学和培训的学校,学校既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期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同时学校也面向缺乏公共设施的乡村社区开放,是开展公众教育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通过对当地陶文化和制陶工坊进行历史研究,建筑师深入了解了传统师徒传承式的制陶匠人培养方式,并与周边社区群众、业者、教师、匠师进行了研讨,沿着“工艺学校”的线索,逐步确立了以“制陶工坊”为中心的低密度校园的设计目标。砖、混凝土和砂岩,是丁蜀成校的主要材料。砖的烧制、墙的砌筑、混凝土模板的支护都与当地工人熟知的制陶过程有着相似的手工属性。这些日常的建造材料,与新的构造方法结合,让校园自然地融进了小镇的肌理。

  有别于惯常的以综合建筑与集中场地为主的学校,丁蜀成校漫游式的校园,有着传统工坊式的松散布局。大工场、小工场、多功能厅和陈列厅四个最重要的单体,被放置在校园中心,由它们围合出的榉树广场成为了举办室外活动的中心场所。与此同时,这所学校持续举办的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当地社区从中受益,也让历史悠久的制陶活动在丁蜀生生不息。

  基地长近一公里,宽度介于10米至15米之间,前身为真如货运铁路支线,后改为曹杨铁路农贸综合市场。2019年市场关停后,这个空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被重新规划建设为一个全新的、多层级、复合型步行体验式社区公园绿地。曹杨百禧公园以“3K”通廊为概念将艺术融入曹杨社区生活,以从多维度回应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设计通过挖掘场地文脉、建构空间场景,得以重塑街道绿网、形成“长藤结瓜”般的南北贯穿的步行纽带,进一步拓展曹杨社区的有机更新。

  作为曾经的铁路用地和随后20多年农贸市场,这个超大城市里的“边角料空间”被利用、活化,曹杨百禧公园的案例为进入存量时代的城市家进程提供了一个鲜活案例。

  南京小西湖街区地处老城南历史城区东部,被认为是南京为数不多比较完整保留明清风貌特征的历史社区之一。经过时代变迁,小西湖街区的价值逐渐淹没于激增的人口和衰败的环境之中。历史文化保护与居民生活改善是迫在眉睫的双重需求。

  该项目设计遵循“小尺度、渐进式、管得住、用得活”的基本理念,7年来,通过历史研究、现场调研、规划编制、政策机制探新、遗产保护修缮、市政管网和街巷环境改造、参与性设计建设等探索,形成一系列多元主体参与的小尺度、渐进式保护再生路径与成果。保护与再生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历史街巷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居民与游客共享的公共空间体系。2)改造或翻建居民自愿腾迁后的沿街院落,激发街区活力。3)完成平移安置房、许宅自主更新、刘家共享花园改造等10余处不同类型居住建筑改造示范项目,增加厨卫设施等,有效改善居住生活品质。

  项目委托方:衢州柯城礼贤未来社区试点创建推进办、衢州绿城城投未来社区置业有限公司

  衢州礼贤未来社区是一次对在“城市大型高密度新建住区开发项目”中,是否有实现新型社区营造可能性的探索。

  以资本主导的城市大型新建社区存在:社区类型单一、固化,社区封闭、生活氛围缺失,人群阶层分化、固化,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住宅缺乏生活尊严等问题。

  未来社区“政府主导、设计先行”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开发逻辑,政策给予设计在创新突破的支撑,政府开发过程的全介入,政策对社区运营的加持及住户权益的保障,进一步放大了设计力量。安置房组团熟人回迁、新老混居的人群结构,在提出“如何实现一个真正公平、公正社区”的设计挑战时,也给予设计新机会。

  设计以传统内向的半围合院落作为空间原型,在满足“好分、好卖、好用”的诉求下,也解决了当代社区存在的部分问题,挑战了固有的社区印象,证明“好社区不是只有一个样,也可以完全不一样。”

  礼贤未来社区安置房并非建筑师的独立创作结果,而是项目决策方、设计方、建设运营方、使用方多方合力协作的成果。我们期待它唤起社会对社区 “多样性” 的再关注与新认知。

  项目设计方:广州市竖梁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项目主创设计师:宋刚、钟冠球、朱志远、钟展宁(建筑设计),刘洁、余倩雯、余灏深、涂文(规划设计)

  先锋社区位于市桥之心,自古以来是番禺政商中心,是千年番禺历史文化的缩影,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近二十年来,因番禺积极融入广州主城区发展,向北形成经济、教育、居住集聚区,导致城市重心北移,市桥的功能和空间日渐衰落,成为番禺城市发展的洼地。

  在中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背景下,本项目以历史文化保护与集体回忆再现为导向,探究不同于一般老旧社区微改造的新路径、新思路。

  项目在规划上尊重原有街区历史风貌,保留传统街巷肌理;从街区提取风貌片段元素,形成街区协调统一的建筑形象;细分立面尺度,改变原有现代建筑粗放的立面风格,形成连续统一的历史风貌街区。项目还对场地部分带有岭南特色的民居进行保护修缮,对周边违建加建建筑进行拆除或改造,重现历史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针对社区北部面向外界的残旧围蔽外立面,项目通过拆除封堵建筑物的围墙,使建筑面向环城西路开放,便人流于通达;还也在先锋原有的特色砌砖形式上进行新形式的改变,使红砖建筑更具魅力。

  在先锋社区改造的过程中,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共同缔造活动,从社区交通、公服、开敞空间、灯光照明、游览标识、文化展示等多方面,为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出建议。社区内的部分私房业主也在规划设计导则的指引下,对其房屋进行自主改造。针对社区内年久失修丧失功能的私人产权房屋,设计以保护与尊重的态度为其专门制定了加固方案。居民在改造过程中获得强烈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字游民是一种被数字信息技术赋能的全新生活方式,它的受众特指那些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并借此打破工作与工作地点间的限制,达成地理位置自由和时间自由,并尽享地理套利红利,全球移动生活的人群。

  DNA数字游民公社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横山村,距离上海2.5小时车程,距离杭州1小时。作为国内第⼀个专门服务数字民的创意园区,DNA数字游民公社的建设基于“在一起”的理念,依照数字游民的Co-working和Co-living需求而建设。安吉盛产竹子,横山自然村是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地。DNA数字游民公社由一间废弃的竹木加工厂改造而来,主体建筑是原来的老厂房,里面设置了共享办公区和宿舍区,配套了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各种功能。

  从2021年12月试运营开始,DNA数字游民公社先后吸引700多名年轻人前来生活工作,平均居留时间3个⽉。累计举办各类活动50场,参与游民青年累计达450⼈。这里相继落户了多个小型工作室,生发了多种文创衍生内容,形成了多样立体的文化氛围,推动了白茶原在地⽂化的传播。

  项目设计方: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LOOK Architects Pte Ltd(锐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福道”是深受百姓喜爱的城市山水生态人文步道。其东北向衔接左海公园绿道,西南向衔接闽江绿道,步道沿金牛山山脊,还串联了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等多个公园节点,及七座地标性服务建筑物和两座特色景观桥。步道系统长约21.2km,由9km全钢结构架空森林步道、6.2km车行道和6km登山步道组成,共规划10个出入口与城市对接。“福道”项目有4项技术达国际水平,项目为国内的山体步道生态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在步道领域率先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

  项目以“生态人文之道”为核心理念。克服了用地少、高差大、地质脆、观景难、城中孤岛及部分生态受损的场地困境。通过十多项相互支撑的综合性策略,实现生态设计、微创建设和全民友好的目标。以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升级了同类工程的设计标准、建设模式、材料运用和无障碍标准等技术级别,进而定制设计了城市中心区的“超长全钢结构山地密林无障碍步道”。在工程上打破了开山填路破坏大、污染山火风险大等传统建设模式,打开了山地步道项目“巧、美、省”的绿色建设新思路。创新了对自然、城市、全民友好的城市生态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把城市的自然资源更有效、安全、零距离地导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黔东南地区,传统村寨是由木构建筑组成,传统的建造仪式与建造技艺共同构成了该地区重要的掌墨文化。随着村寨中传统木构居所大量被其他结构形式替代,传统的掌墨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受到挤压。

  無名营造社是一家扎根在贵州黔东南乡村的建筑事务所,自2017年以来,無名营造社秉承“挖掘在地民俗建筑营造智慧,传承并实践新乡土建筑营造可能性”的工作理念,与包括掌墨师等乡村营造人士及普通村民共同劳作,进行了一系列在地营造实践。

  在实践中,無名营造社尊重在地的营造智慧和营造习惯,形成一套以建筑设计为媒介联动多元学科交叉的方法,主张设计的社会性、普世性、人文性及地方性。通过“传统村落更新计划”、“为老百姓造房子计划”、“社交空间营造计划”等空间生产计划,以及“無名有展”、“無名青年”、“無名研究”等事件生产计划,持续探索并实践黔东南地区木构建筑更新。在一系列实践中,建筑师们联动地方掌墨师群体以传统木构技艺营造新木构,积极开拓木构建筑的生存空间,使传统木构技艺恢复活力,重新活跃在黔东南的土地上。

  深圳罗湖区洪湖公园是一个以荷花为主题的市级公园,公园于1985年建成开放,既是深圳特区成立后最早建设的一批公园,也是深圳市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城市公园之一。

  为解决城市突出的水环境问题,2015年开始,深圳市决定新/扩建19座污水处理厂,改造24座污水处理厂。其中,新建的洪湖公园水质净化厂每年可为周边区域净化生活污水约1800万立方米,约等于杭州西湖水量的1.3倍。但洪湖公园水质净化厂的立项引发了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主要集中在净水厂建设对洪湖公园形象的颠覆和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上。面对市民的质疑,洪湖公园水质净化厂决定采用全埋地式先进净水技术消除视觉污染,同时释放地面景观。如何将工程技术元素和公园景观有效结合,超越工程逻辑,还给社区和市民一个更好的洪湖公园?

  在介入伊始,刘珩及她的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就面对多方不同诉求:政府方要求地面层恢复绿化率至86%,符合湿地规划标准,处理好水质净化厂与周边原生态鸟岛和公园景观的关系,并要结合“海绵城市”概念进行设计;公园方要求地面景观须让出近7000㎡作为荷花苗圃培育基地,恢复自然的湖岸线㎡;运营方则要求打造“去工业化“的野趣景观,结合公共科普参观,转化公众对“污水厂”的刻板印象;同时还要面对全地下工程性质给设计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难点或规范限制。

  是限制还是机会?面对这些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设计师的主动努力,这个日常生活中无法缺席的工程净水生产设施,变成了城市中一个带有仪式感的公共体验和教育场所,重新赋予基础设施在精神、生态、空间美学及城市公共生活四个维度的意义。洪湖公园地下水质净化厂及地面景观恢复项目完成后,被重新命名为“深圳荷水文化基地”,成为了基础设施公共化的一个全新案例。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位于福田区,南侧与东侧紧邻城市次干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其中南北高差近3米,东西高差近10米。建筑利用自然地势,将校园的“地面层”与西侧高地衔接形成“平台层”,在垂直维度与南北两条城市道路自然分离,从而保证了校园的私密性和完整性。外围水系、植被与平台层的落影共同形成的柔性边界,既构成了环绕在校园外围的保护屏障,也丰富了边界区域的空间层次,形成校园建筑向城市空间的缓慢过渡。

  项目建筑用地面积2.18万㎡,建筑面积10万㎡,容积率接近4,包括8层的教学楼、13层宿舍楼以及25层教师公寓。在紧张的用地条件下,利用场地的高差通过垂直、水平两个方向组织空间,实现不同尺度的空间之间的调和,同时最大化的利用基地现有条件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拓展,满足学校对教学、生活、户外活动等不同空间功能的需求。进而,通过两个维度的空间线索,交错生成多种空间组合机制,创造更加丰富的校园空间形态。

  负责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新校区设计的李晓东工作室认为,深圳当下的教育建筑设计,是新时代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教育需求和“高密度”、“亚热带”这一双重现实所构成的地域本质的整合与汇聚。因而设计师以“城市生态多样性”为线索,展开设计思考,反思当代城市中单一生态的境况,并重新诠释了高密度城市中生态多样性的定义:不仅仅是指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还应包含社会人文与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以此丰富“生态”的内涵,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丰富的链接。

  对川茶场,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国营茶场“高明县农业示范场”,茶场依山而建,四周有湖泊环绕。作为珠江三角洲范围内最高产的茶场之一,所产的“对川茶”亦曾盛极一时。新世纪以来,由于市场竞争多元化,对川茶的产量和销量开始下降,茶园也开始部分荒废或被挪做他用,仅余下制茶工厂的三幢厂房所在的小岛以及周边的茶田。

  对川茶场的重建项目试图通过新的空间模式恢复原线濒临破产的生产关系,重建当地生态,把原来对外封闭的茶厂生产转化为一个同时兼具生产、文化观光、餐饮功能的全新环保型社区,为当地重建出一个以前未曾设想过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并为珠江三角洲城镇更新树立全新的发展模板。

  作为一个多方参与的综合型更新项目,建筑师在理解当地政府、新业主、管理方、运营方等各方意图后提出了全新的空间概念,力图平衡在地生产于商业运营、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

  在复杂、充满历史要素的场地和空间中,建筑师提炼出“亭“与“台”的概念。在三幢厂房的屋面上用竹竿编织了一个空中的廊院组织,立竿为亭,形成了一个涵盖生产和游历的聚落。在地景层面环绕原有厂房群落积石为台,并由此区分出原有空间衍生出的文化和公共空间,以及外围恢复的茶园种植以及原生态的林木。通过此时此地的建造还原场地和记忆的纪念,创建一种属于当下的景观地理学。

  项目主创设计师:庞伟、张健、薛源、李娟、侯晓璠、陈瑜璟、黄征征、季晓玲、卢庆希

  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为纪念2017年7月在深圳召开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而建设。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内,面积约5公顷,周边生态环境包括入海河口、滩涂、红树林和陆地四部分,这里紧邻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城市建成区,是连接城市人工生境和自然生境的过渡地带。

  该设计挑战并放弃了一般的空间纪念手法和模式,替代以一个实验性的大胆尝试,即放弃我们通常不假思索、“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人类意志、人类挑选,交由自然本身去选择植物,去形塑大地。

  纪念园不种植一株植物,设计者说,人不种,风会去种、鸟会去种、昆虫会去种,或由沉睡在士壤中的种子自己去萌发,将设计的主动权交还给自然,成为国内第一个尝试“信任”自然的公园,一个真实、充满生态伦理思想与启示意义的公园,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笔记” 公园。

  项目落成后,深圳市政府出台了“2121”计划,意在用100年时间,开放该公园给自然观察机构、植物和生态爱好者、青少年,持续观察这块土地上的生态演替,景观春秋。

  位于杭州临安区三口村的林家杨梅大棚,因极具未来感的独特造型,而在网络上走红。林家杨梅大棚并非由专业建筑师设计,而是杨梅种植者林家父子的“作品”。依着山势,大棚从山脚就势延伸,覆盖了半个小山,面积达到数十亩,远看像丘陵上拔地而起的一片冰山,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壮观景色。

  每个大棚看似一个独立个体,又紧密相连、错落叠加。大棚之间的高度和连接方式有所差异,给人形成了一种既单调又丰富的差异。白色半透明大棚由钢管和薄膜搭建,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状态,营造出一座包覆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观感。当晨起的阳光越过山丘、穿透晨雾、映照在薄膜上的刹那,更带来未来科幻片的即视感。

  林家杨梅大棚在网络上意外走红之后,吸引了许多建筑界人士前来“打卡”。其中一位前来打卡的摄影师梅可嘉拍下了一组照片,取名为“山下美术馆”。建筑业内人士分析,无论从美观、经济还是实用的角度考虑,这片大棚都堪称杰作。其中一位建筑师评价:“这是我见过的最自然的建筑,真正意义上的依山而建,没有设计,超越了设计。”

  项目承办方: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2”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是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的首次完整呈现。南海大地艺术节以“最初的湾区”为主题,运用在地化的艺术创作方法,讲述南海故事。从2021年夏天开始,艺术家团队便开始陆续入驻,通过逾半年的调研和创意开发,把“大地艺术节”核心理念及方法论融入实践中去。

  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主会场在西樵镇全域176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按照“一山一湖之山湖对望、一岛一墟的江岸相守、三村一园的村田辉映”三大组团、八个分区进行布局,实现全域型、全景式艺术覆盖,同时链接周边既有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全域性旅游,带动本地发展,激活乡村活力。在物理的空间分布之外,策展团队还将文化要素归结提炼,构思出四个观览篇章线索:文明的探訪 、生态的巡礼 、耕读的智慧和美食的迴廊。

  艺术节共邀请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4位(组)艺术家参展,创作了73个艺术作品。不仅众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在南海展开创作,音乐家、美食家、文化学者、社会工作者也跨界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激活了西樵山周边文旅资源。艺术节招募南海当地居民担任志愿者,在94天的集中活动期共吸引了110名志愿者参与,他们如同艺术节中没有编号的流动艺术作品,为全国各地朋友带来热情的讲解和真诚的问候。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双)历来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思想的试验田。在全球气候危机和城市发展模式生态转向的背景下,第九届深双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为主题,回应城市与建筑设计在这种系统性变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更完整的生息城市。

  第九届深双于2022年12月开幕,延续深双“城市即展场,展览是实践”的原则,深双主展场落地深圳罗湖,选址于由金威啤酒厂旧址。由工业遗存改造后的粤海城·金啤坊成为了本届深双的“0号展品”。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鲁安东、青年建筑师王子耕和设计策展人陈伯康(Aric Chen)共同担任了本届深双的总策展人。本届深双邀请到15个国家的318位参展人参与,共同呈现239件作品。从宏观的生命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多样的生态认识论、跨领域的对话与实验,到环保理念下城市与建筑实践者持续的创新和行动;聚焦城市气候、生态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同时也关注当下生活方式、流浪动物等日常相关的话题,共同探讨未来城市新前景。

  策展人认为,“生息”这一概念既包含着空间上的多元共生,也体现了时间上的生命节律;它既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宇宙观,也富有中国文明的传统智慧。“生息的城市”是一个共生之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深圳将成为一座以生息的观念和价值为导向的城市,而本届双年展将是展示这一城市愿景最恰当的时间与地点。

  “中国建筑遗产三部曲”是由导演雎安奇发起并执导的大型院线纪录片项目,是全球第一部以中国建筑遗产为主题的大型系列院线纪录片。雎安奇以个人的力量和崇高的信念希望建立一个中国建筑遗产影像档案库,践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他用己所长自2019年起将镜头对准中国建筑遗产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建筑历史、乃至世界建筑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完整地用影像纪录中国建筑遗产的纪录片项目。

  三部曲影片分为《楼》、《厂》、《乡》三部,分别对应中国的城市建筑遗产、工业建筑遗产和乡村建筑遗产。影片纪录了中国建筑遗产的过去和现在,展开了中国建筑遗产的传承与未来,雎安奇导演希望通过“中国建筑遗产三部曲”成为全球了解中国建筑遗产的窗口。首部影片《楼》已入围包括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内的多个影展、并获得第12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提名。

  2017年5月,上海首次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这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对城市历史表达了高度尊重的表述,激起了广泛人群的共鸣与兴趣。专业人士和广大市民自发掀起了打卡热、微游热、写作热,由此诞生了大量有关上海历史建筑的打卡攻略、书籍和网络文章。

  2018 年,政府正式启动“建筑可阅读”工作,由市文旅局主导推进。此项目迄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完成了若干次迭代升级:从设置二维码方便市民游客了解建筑背后故事的“扫码阅读”1.0 版,到扩大各类建筑开放让市民游客走进历史建筑的“开放建筑”2.0 版,进而升级为深度利用数字化方式、激发全民参与的“数字转型”3.0 版。至 2022 年初,开放参观的建筑数量及达到1056 处,可扫码阅读的二维码数量从400余处增至2957处。扫描二维码,通过中英文导览、语音介绍、视频播放、VR互动等方式,市民可以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

  在五年的时间里,“建筑可阅读”通过开展“全民评”、“全民讲、“全民拍”、“全民游“、”全民创“的“五个民”活动,扩大社会参与,吸引更多互动。2021年,上海旅游节以“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为年度主题,由二十余家本地视听平台、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共同策划推出了24小时直播。推出“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线路覆盖黄浦江两岸,途经上海经典的城市地标,配备专业讲解员。“建筑可阅读”不仅成为了上海的文化新IP,其运作理念逐渐被引入包括“一江一河”重点工程在内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领域。

  项目设计方: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三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日源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汇乘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万科城市研究院等

  烟台山位于福州古城传统中轴线之上,被闽江南北两港环抱,位置优越、水上交通便利,自明朝起就是福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数百年间一直是福州乃至闽西北的食盐贝宁运中心。曾经的烟台山是近代中国海外经济贸易中心,中西文化、不同风格的建筑在这里汇聚,因而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这一地区不断延生的历史文化脉络也见证了福州近代城市的演变历程。

  围绕烟台山进行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力求既留住城市的传统文化与记忆,又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功能与活力。在设计规划过程中,万科用“集群设计”汇集了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的创作。来自不同事务所和设计院的建筑师、规划师,克服项目早期阶段各方认识不统一带来的困难,带领团队探索出尊重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烟台山模式。

  在改造进程中,项目设计方以遗产建筑为基点,通过尺度控制来把控全局,把地块分为东-中-西三个段落,每一段落确立一个大体量的历史建筑作为“山上制高点”,以及若干保护建筑作为“山下锚固点“,作为该段落的标识性元素。同时以山巷为龙骨,通过网络控制来把控全局,新设半山步道横贯九巷。以山体为基石,用小建筑单体的方式,让城市空间与自然耦合。

  项目对破损的古建筑先行修缮保留,在有限度的创新、复原古建的同时,赋予它们全新的时代生命力。在保留城市历史肌理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探索融合商务、商业、生活、时尚等多功能新元素,用新与旧的化学反应让烟台山焕发出不一样的复合活力。烟台山“重生”是城市新生的想象,是旧建筑中装了新城市的活力,而新建筑又装上了一脉相承的城市历史文脉。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网红排名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网红排名:

  • 下一个网红排名: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网红排名 入围揭晓!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27个新样本 (08-08)
    普通网红排名 以高质量培训汇聚中国品牌向上合力——记2023…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网红”城市再次爆火全球即刻参赛拿下全新iP…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2023智造预制菜新锐城市50强榜单公布 青岛排名…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吓一跳!楼市泡沫最大的城市出现了?杠杆率竟…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2020网红城市TOP10热辣出炉!都各有什么特色?…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2021中国红人新经济发展报告》 显示:20年中…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网红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1网红经济行业市…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2022国内网红经济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分析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2021-2026年网红经济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网红经济赋能传统会展业:提升曝光、激发商业… (08-07)
    普通网红排名 国内5网红女神选一位做女友?网友:第三养不起…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抖音网红焕儿不雅视频外网传疯了网友:看过没…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抖音女神合集晨妍的嘟嘟嘴陈意礼的腿还有小甜…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抖音最美女神”凭颜值圈粉500万王思聪都关注…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相互成就后开始提防?东方甄选旗下抖音直播间…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2021十大热门歌曲名字(2021最火的歌曲是什么…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日报2021年十大热歌公布;快本被曝将改名;张…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抖音最火100首歌曲分别是哪些?抖音最火100首… (08-06)
    普通网红排名 2021年全网很火的十首歌曲前5首在哪听过?找到…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