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7500软件旅行给Dr. V一个最深刻的体会是,近些年的“网红照”真是侵略性地暴涨。
很多原本极其大众化的景点,甚至是你家门口的公园,都开始在小红书上标榜着“好看”“小众”“文艺”的标签。以至于几乎每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程序化分解的“网红照”教程,无数人拿着号码牌等着打卡。
在社交媒体上,同一个“网红地”的照片往往大同小异。但却有更多的人因为网上的美图前去“朝圣”,拍完同款“网红照”,即算是“打卡完毕”。
可每一股风潮后面,都有源头,你可以想象,很多人苦心孤诣打造的“网红形象”,背后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很多人对这套语境熟稔于心,只要在小红书上搜“网红照”,就能收获上百万条结果。
不仅干货满满,而且“如何拍出网红照”“小众拍摄地网红拍照秘籍”等教程铺天盖地,大有占领首页的趋势。
由博主亲身示范,从场景、拍照姿势、道具,再到穿搭、角度,乃至她的滤镜调色,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还不算,阅读后的网友们还会提交自己的“打卡作业”,力求整套工程分毫不差。
以前,你以为野餐只是休闲,后来才知道,它还包括选材、置景、道具、摆拍......野餐早已不是为了吃喝而已。
曾经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就这么因拍照热被贴上“装腔”“做作”之类的标签,完全将一种简单的消遣抬高成小资品味的作秀。
那些轻易虏获万赞的“网红照”,其实就是“野餐照”的再版,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看似随意的照片,背后大多是相机通过精细打光及调色后的结果,为了显得细节清晰自然,还要用修图app再调整一遍。
当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是时尚的弄潮儿,接下来的目的就是手把手教大家成为同款女孩,成为千万网红模版中的一个。
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率先缔造风尚的人,的确掌握了传播流行学知识,且抓住了人们追赶潮流的心理。
尤其是Instagram的不少“网红”们,作为真正的潮流制造机,她们逐渐将美丽变成了生意。
小到美食分享,食物的意义不在好吃,而在构图的精心,将食材拍出“吃不起”的样子,是不少“网红”们对它们最大的敬意。
大到健身自拍,有没有运动根本不重要,要如何精准露出人鱼线、拍出蜜桃臀、凹出曲线感,才是入门级的必修课。
更不必说环球旅行的拍照技巧,最开始发牵手旅行照的Nataly和Murad Osmann已经是Instagram百万级网红。
再比如风靡全球的“摔跤照”,一开始只是俄罗斯几位名模发起的“Falling stars”挑战。
后来甚至出现了“阶级之争”,有人认为普通人根本挤不进这一摔就是几百万的潮流里。
再往近一点说,微博和小红书也流行过“茶艺照”,万千女孩各有说法,教人如何做作地“切磋茶艺”。
发现没,被标签化的审美一旦形成,就变作生意和闹剧,只会鼓励网红们持续不断研究下一波热潮。
也早有人习以为常,并找到了一些规律:社交媒体红极一时的网红照最后都免不了被骂。
我们先厘清一下二元论者的逻辑,他们通常认为多样性世界有只存在两个不分先后、彼此独立、平行存在发展的学说。
之前Dr. V写过,女团审美制霸社交app的这两年,像泫雅风、BM风、Jennie的“高颅顶”审美大行其道,“潮流女孩”们趋之若鹜。
要知道,有多少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在被猛推,抢占,等到热度过去,又急剧回归惨淡。
当然,审美本来就是见仁见智,Dr. V并不是说不追求爆款就是政治正确,而是说,要理性对待每一场风潮,同时搭建自己的审美体系。
追逐“拍照风格”,沉迷“网红打卡”的途中,你可能早就失去了感受真实的乐趣。
或许当我们在看待各种“网红爆款”的时候,该回过头细想,30年前的“港风”为何仍在风靡。
如何接受自己,培养自己审美,有见地与独立思想,比起趋之若鹜地跟风更重要。
最后,Dr. V认为,真正的潮流在于你能构建自我态度与价值,即便到了60岁,依然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