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漪娸老公近9万间门店,遍布全球66个国家,年营业额超500亿元。面对这样震撼的数据,你会想到被星期四支配的恐惧,还是哼出“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听到沙县小吃的大名,可千万别像跑男团一样惊掉下巴。扁肉还是熟悉的扁肉,蒸饺还是柳叶形的蒸饺,但沙县小吃早已遍布全国蜚声海外,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
当《奔跑吧·共同富裕篇》来到福建三明,不仅沉浸式体验了沙县小吃制作的人间烟火,也倾听到了共同富裕的百姓故事。90年代最早通过售卖小吃致富的沙县人,带领村民一同走上康庄大道。这其中的人情味和乡土认同感,远比独门独户打拼出的商业更让人感到亲切。
有人说,沙县小吃距离“国民小吃”只差一道招牌菜。在硬糖君看来,这道招牌菜早就有了,那就是隐藏在小吃里的百姓奋斗史、创业史、致富史。被各种创业故事包围的我们,可能早就忘了踏踏实实经营好一个小吃店,也是一种成功。
小小的沙县小吃,却用大大的能量折服了跑男团。当《奔跑吧》这样的国民综艺来解构国民小吃的密码,或许正是一个关键契机,让年轻人再次看到沙县小吃的沉淀与创新、精神与价值。这一次,不仅有沙县梗重新玩起来,更挖掘到了时代精神里容易被忽略的那些宝藏。
电影《食神》里,周星驰在少林寺的后厨找到了传说中的“中国厨艺训练学院”,速成了美食。而在《奔跑吧·共同富裕篇》第6期,跑男团也集体通过了“沙县小吃一日课程”。
别担心,正规的沙县小吃培训至少需要两周时间,咱们在外面是不会吃到跑男团版“速成沙县”的。通过巧妙地游戏设置,《奔跑吧·共富篇》将沙县小吃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经营实操、传承发展等信息,潜移默化地输出给观众,达到了宣传性与娱乐性的平衡统一。
游戏过程中,沙县小吃的制作流程清晰地被介绍给观众。经过烹饪的标准化,小吃成为了可不断被复制的佳肴。如在卷饼上涂上照烧酱,卷入两串丸子;用打包盒打包5个小笼包,浇上一包醋汁和油辣子。将每日拌饭海苔撒在米饭上,并放上两根骨肉相连等。
采购区这个环节也展现了沙县小吃的标准化:配料和原材料统一制作,保证其稳定出品和口味统一。曲街老巷的你演我猜,则带出了沙县的历史人文底蕴。
硬糖君最爱的,还是沙县小吃门店对抗赛,展现了小吃店的经营日常。两队为了招徕顾客互相“伤害”,让沙县小吃的形象愈加亲民。
制作100人的沙县小吃餐食,对于新手跑男团来说的确是不小的考验。但忙过累过之后,的确对“小吃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如何跑堂记住不同的点单,如何制作小吃顺利出餐,如何察言观色照顾好客人的感受,都需要实践出真知。
在《奔跑吧·共富篇》中,沙县小吃人的文化自信格外惹眼。扁肉是砖,拌面是钢,建起了沙县的高楼大厦。第三产业焕发的活力,一点也不比第一产业逊色。可见,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第5期的“沙县门店大亨”游戏,就生动勾勒了沙县小吃的发展史。上世纪90年代,沙县俞邦村一些思维灵光的村民开始走街串巷卖小吃。“四根竹竿一块布,两个煤炉两口锅”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创业之初筚路蓝缕,但总算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们无私地将开店经验传授给其他村民,掀起了集体创业的序幕。跑男团从NPC那里赢到的《沙县小吃制作经验汇编》,就是当年的历史资料。随后,1997年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的成立,标志着沙县小吃有了统一行业标准,更多人得到了公会给予的创业致富支持。同业公会将散布全国的沙县小吃聚拢成一股合力,形成了强大的集群效应,小吃从业者因而有了坚强的后盾。
“全国开店”也是《奔跑吧·共富篇》中最有代入感的部分。跑男团将小吃门店与厦门、杭州、上海等城市对标。通过挑战即可完成对该城市的占领,大家像超级玛丽一样在街道奔袭,喊的口号也是热血沸腾。
跟着跑男团一起将沙县小吃“开遍全国”,真有沉浸式的满足感。可以想象,当年的沙县小吃人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将沙县小吃发展壮大的。《奔跑吧·共富篇》通过创新设计,快速地历史重现,比文字和影像资料都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反映大产业更需要小切口。《奔跑吧·共富篇》呈现了沙县小吃、千岛湖全域旅游、淳安县最美乡村小学、建德的现代化农业场景等乡村振兴的正面范本,巧妙串联了三农致富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国民综艺在新时代应有的社会责任,营造了温暖的情感体验。
获得2022微博视界大会“创新传播作品”和“影响力作品”两项大奖的《奔跑吧》,显然找到了持续与大众共鸣的“常青密码”。节目通过新时代的文艺表达,讲出了非凡的共富故事,与时代旋律紧密共振。
大家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反正在同龄人都争当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时,硬糖君曾“不争气地”想开家小吃店。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再没有比“合伙开店”更有体验感的设定了。
看着《奔跑吧·共富篇》里杨颖询问客人菜上齐没有,白鹿给顾客安利扁肉是自己包的、饼是杨迪烙的,郑恺和小顾客互动撕名牌,仿佛他们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小吃店主。也许你是第一次进店,但面善的店主总会给你宾至如归的感觉。
其实,《奔跑吧·共富篇》讲述的不仅是沙县小吃人的故事,也是普罗大众为当下、为明天奋斗的生活群像。这幅群像中炊烟升起之处,有你有我。小吃人像前几期的“新农人”一样不起眼,面对镜头还有些羞赧。但他们可以做出喷喷香的拌面、形状精致的蒸饺,这足以令我们竖起大拇指。
聚拢来的是烟火,摊开来的是人间。小吃是市井长巷的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奔跑吧·共富篇》用个体化的微观叙事,展现了小吃经营者的精神风貌。
对跑男团来说,这是一段宝贵的生活体验。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真正易地而处的共情。李晨就感慨“以后我去餐厅吃饭再也不催人家,慢慢上,没关系”。白鹿则坦言从未狼狈成这个样子,因为队里只有她会包扁肉和蒸饺,不得不弓着腰全力以赴。郑恺跑堂跑得都“飞起来了”,沙溢则蹲在门口吃东西感受难得的惬意。
对小吃经营者来说,他们也有了向大众表达的话语空间。“木清小吃”的陆玮强是一位吃沙县小吃长大的80后,希望源远流长的沙县小吃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诚如节目展示的,沙县小吃不只有扁肉、拌面、蒸饺、炖罐这“四大金刚”,还有些小吃因为工艺复杂失传了。传统的饮食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
“李记小吃”的李贤椿夫妇讲述了为窘迫者免单的暖心故事,正因为大家都是在外漂泊的打工人,才能有深切共情。一顿免单或许让当日的账面少了十几块钱,却可以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真正的力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谁都有困难的时候。那位打工人,想必将来也会将李氏夫妇给他的善意继续传递。
“庙门扁肉店”的王盛滨夫妇因扁肉而结缘,妻子朱苏芳的告白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我爱我们家的扁肉实实在在,也爱我的老公实实在在。”一个实实在在,道出了生活的本质。
沙县小吃不是鲍参翅肚那样的珍馐美味,却可以实实在在填饱肚子。正如不起眼的沙县小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实实在在撑起了30万人的就业大伞,这是了不起的共富故事,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