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汇军品当前毒品犯罪呈现出网络化、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合成素类新型毒品常被伪装成电子烟、糖果、饮料等,好奇心强的青少年容易成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俘虏。
海淀街道联合中关村西区派出所走进八一学校(东校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北京晚报记者 王海欣摄
一种能“上头”的电子烟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进行着非法交易。这种烟外表精巧、细长,与普通电子烟看起来没有多大差别。然而,这可不是烟,而是一种新型毒品。北京法院审结了一例贩卖合成素电子烟及烟油等新型毒品犯罪案件。
田某因涉毒品犯罪被北京警方抓获,主动交代曾多次从王某某处购买一种含有毒品成分的电子烟及烟油。
经调查,王某某是某公司的职员。田某以1400元的价格从王某某处购买了两支“上头”电子烟和两瓶烟油。付款后,王某某将东西通过“闪送”快递给了田某。
民警从田某家中搜出了电子烟和烟油。经鉴定,当中含有合成素类毒品。次日,警方在王某某的住地将其抓获,并起获电子烟129个及罐装烟油141瓶。经抽检鉴定,素检出率高达95.6%。
据田某交代,刚接触这种电子烟时,并不知道里面含有毒品成分,后来日渐上瘾,不抽就感觉特别难受,他怀疑里面含有毒品,上网一查得到了确认,但为时晚矣,无法自拔。而王某某卖给田某的“新货”比“老货”劲儿更大,毒品含量更高,也更容易成瘾。“抽完一会儿还想再抽,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田某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警方调查发现,王某某是北京地区合成素电子烟油制品的重要“代理”,不仅囤货数量大,更在餐厅、KTV、健身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推销,社会危害巨大。经法院审理,王某某被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万元。田某被另案处理。
2021年7月1日,合成素类物质被列入我国《非药用类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正式被列为毒品进行管制。此类毒品作为一种合成的新类型毒品,相较传统具有制作、获取成本更低,致幻作用更大,成瘾性更强等特点。其以电子烟作为载体之一也更具隐蔽性、迷惑性,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这也是国家强化对新型毒品打击的关键所在。
“合成素等新型毒品还会以糖果、饮料等形式出现,伪装性、欺骗性极强。”北京高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肖江峰介绍说。
在北京三中院审理的一起涉电子烟的贩毒案件中,被告人杨某从网上购买合成素粉末和其他“佐料”自制电子烟油,装入电子烟杆制成电子烟。为了扩大销量,杨某给自己的产品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魔仙堡”,通过微信进行网络宣传及销售。因贩卖毒品罪,杨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1年,罚金8万元。
因为新型毒品极具伪装性,甚至被包装成潮流商品,导致毒品犯罪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好奇心较强的青少年容易成为新型毒品滥用的高危人群,有些人吸食的同时也参与贩卖,而且逐渐向大学校园渗透。
以北京法院为例,近三年来,北京法院审结的涉合成素类毒品犯罪案件中,贩卖对象多为大学生群体,涉案人员平均年龄24.5岁。在丰台法院审理的3起跨省贩卖“电子烟油”关联案件中,5名被告人均在18岁至25岁之间,其中4名为在校大学生。
相对于传统毒品,新型毒品辨认难度更高,尤其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要慎重交友,出入娱乐场所不要随意尝试来路不明的“新产品”。对于电子烟一类的产品或其他食品,如果宣传中提到“上头”“快感”之类的词,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2021年6月至7月间,林某通过网络从马来西亚购买可疑液体25瓶,共计200.89克,通过DHL邮寄到海淀区某大厦。经鉴定,这些可疑液体中均含有毒品成分GHB,又称“听话水”“神仙水”。
该案中,林某通过网络向上家约购毒品,并通过支付宝向对方支付毒资,使用虚假姓名通过国际物流快递渠道收货,之后将所购毒品信息在其推特账户发布,通过微信群组进行销售,使用虚假身份邮寄毒品。涉毒人员在网上交易过程中经常使用密语交流,交易完成后还会删除聊天记录及转账记录,作案手段隐蔽,加大了侦查取证的难度。林某因犯走私毒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罚金人民币2万元。
王女士在国外旅行时接触到了一种“叶子烟”,就是将毒品和普通烟丝混合制成的卷烟。王女士觉得抽烟可以缓解工作焦虑和压力,便沉迷其中。
后来,王女士通过微信联系上了以贩养吸的刘某,开始从刘某处购买。每次有客户订货,刘某便步行到距离居住地两三公里外的一家超市,通过同城快递寄送毒品。警方从刘某处起获的烟丝中也检出了合成素类物质。刘某因贩卖毒品罪被西城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王女士被另案处理。
据北京高院统计,近七成毒品犯罪交易依托互联网实施,采用“互联网+物流寄递+电子支付”等非接触方式较为普遍,毒品交易“人、钱、毒分离”特征明显,犯罪手段更加隐蔽,证据收集和案件查处难度进一步加大。法官提醒,在代他人邮寄或者收取快递时,一定要“睁大眼睛”,提高警惕,以免沦为贩毒人员的工具。
北京高院近日通报了一起陈某某走私大宗毒品案。移居巴西的男子陈某某在境外染毒,并结识了贩毒集团成员。2019年,贩毒集团让陈某某从巴西捎毒至中国深圳,承诺事成付酬。陈某某乘坐国际航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准备转机前往深圳,入境时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
然而,海关工作人员机检时在陈某某的行李箱中发现了很多奶粉罐,里面是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蜂胶味白色粉末,非普通奶粉的味道,用毒品试纸检测,竟是可卡因。经查验,陈某某两个行李箱中共装有内含可卡因粉末的奶粉罐30个,可卡因含量从57.5%到59.4%不等,净重超过24公斤。陈某某被当场抓获,毒品被全部收缴。
鉴于陈某某走私毒品数量大,毒品含量高,社会危害性大,罪行极其严重,法院不予从轻处罚。经北京四中院判决,陈某某犯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陈某某认罪服判,未提起上诉。经最高法核准,陈某某被执行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