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记牌器最后结果显然是卖掉了,而且一看乙方是长光卫星,我也惊呆了,合着你们这是双簧造人气啊,哈哈哈。不过也挺不错,算是中国航天又一次现象级科普,很赞。
淘宝发起了一个开玩笑性质的投票 薇娅也跟着开了个玩笑 CM一脸懵逼的说你们真要卖火箭么 薇娅说原来还真有干这一行的 私下沟通后成交
这事发生之后,我和CM在数个专业人士的群里,发现这事儿在行业内真的炸了,各个航天单位的各个人都在围观他!
我国航天有两大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这两个有鲜明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送人上天的,后者主要是送人上西天的。一字之差,但显然大不相同。
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运载工具,长征系列火箭家族,就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但是吧,在那个时候(还没有长征5、6、7、11、捷龙)中国火箭家族还缺一个非常核心的力量,也是美国空军在上世纪末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太空快速响应”。
说白了,就是如果有非常紧急的情况,自己家的卫星被攻击需要快速、高频率补充发射,要有火箭能及时补上。但绝大部分火箭都是液体燃料,准备周期特别长,普遍都需要数周时间,根本不可能快速补充。这基本就要求一个强大的使用固体燃料火箭家族,作为紧急储备,随用随发。于是自上世纪末起,美国很快有一个火箭家族崛起,叫做米诺陶,Minotaur,由诺格主要负责,拥有-C、-1、-2、-3、-4、-5六个型号,运力从几百千克到几吨,甚至可以直送月球。2013年,米诺陶5就将NASA的月球大气与粉尘环境探测器(LADEE)直送月球,固体燃料火箭做到这个地步,相当难了。因为它的燃料比冲(单位质量燃料产生的冲量)太低,一般只是出苦力的作为助推器大力出奇迹,但是没法持久工作。
中国显然也有这个需求,尤其是作为有东风快递的大国不弄这个也说不过去,而显然对火箭固体燃料研究最为透彻的一定是航天科工集团。于是乎中国也在十多年前开始研究快速响应航天运载器,航天科工集团也确实做得很好,早在2013年,快舟一号火箭就成功发射。
真正让快舟系列迎来转机的是2015年。2015年10月29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印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的通知》。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则突出强调“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从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战略布局也给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和指导方针。
于是航天科工集团就成立了火箭公司,将快舟系列火箭商业化,尤其是近两年内7发7中的快舟1A型火箭,成功率相当高了。快舟火箭目前的确完成了最重要的目标:快和稳。2019年12月7日,快舟1A创造了冷战后人类航天新纪录:一天之内同一型号火箭在同一地点连续成功快速发射。
快舟火箭商业化之后,尤其是在湖北多方给投资了一个巨大的火箭基地,确实带来了更多资金和机遇。现在也有快舟11马上发射,快舟21核心技术实现了突破(大型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结构)。如果简单列一下指标,大概是这样的,
快舟1和1A,30吨级,运力(近地)0.3-0.5吨级,已经10发10中,非常了不起
这次火箭售价仅为4000万人民币,也是非常不可思议了,这意味着每千克价格仅在10万人民币左右,非常便宜了。
以美国号称最便宜的电子号火箭对比来看,600万美元150-200千克,平均每千克25万人民币左右,快舟性价比更高,而且快舟目前是百分百成功(10/10)。
长光卫星。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培养出的商业航天公司,拥有中国最大的商业图像/视频遥感卫星编队,实力非常强了。
除了各种高清大图之外,长光的绝活之一就是视频了,例如这次我国商业航天公司零壹空间试射火箭时,长光卫星从“上帝视角”全程录像,是个足够说明实力的片段。
这次事情的确是中国航天现象级的一次“营销”,充分说明了坚持在网络上航天科普总会获得流量的回报,这离不开快舟CM坚持多年在网上发布火箭相关新闻和科普,流量终于“变现”了。此前,快舟1A也给别的厂家冠名广告过。
而目前看来,无论是哪种商业合作效果都非常好,这次卖火箭之后,淘宝也有意继续合作,甚至常态化(从专业人士群里聊天猜测的)。
这次甚至有很多爱国情怀的企业家和个人联系CM,想购买火箭,哪怕他们根本不知道能用火箭来干啥,但就想支持一下中国航天人。据CM说,后台都多到爆了。。
|